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2

现代智能化建筑的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邹伟

身份证号:430404197212131117

摘要:我国已经正式步入到智能化时代,在建筑领域,在建筑工程领域,智能化建筑频繁出现在各类大众媒体、专业厂商的解决方案、行业会议和学术刊物中,这一切似乎都在向世人宣告“智能化建筑时代已经来临”。近年来,互联网领军企业已跨界进入到智能建筑领域,他们具备ICT下技术背景及资源优势,理念先进、较少受现有建筑智能化设计规范的束缚,并且首先在其自建物业上开展了智能化建筑的有益尝试,为建筑智能化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建设管理;思路

引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利用科学技术正在蓬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智能建筑逐渐出现。智能建筑的出现让人们对传统建筑的追求向科技应用转变,越来越追求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捷。这时就急需一个系统将智能建筑各方面的信息和数据有效的进行整合,避免资源的浪费。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与控制应用逐渐成为智能建筑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进行探究。

1现代智能化建筑发展

中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前期主要是以设备的智能化为主,如警报系统、智能门禁等一系列的设备智能化,这种以设备为主的智能化是低效的,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智能化建筑系统,这种设备智能化是低智慧化的,但它是大众对智能化建筑的前期探索,它是智能化建筑的基础。随着物联网、5G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也从设备低智能化到系统高智慧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系统化的智能化建筑将前期设备智能化进行升级,将它们与智能化建筑组成一个协调控制的系统,将建筑全面转向智慧化的方向,这种拥有智慧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建筑能满足大众的个性化需求。这与传统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智能化建筑以较快的速度进行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研究的方向开始向用户体验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倾斜,智能化建筑研究的侧重点在各个国家并不相同,美国智能化建筑更加注重技术方面,欧洲国家强调环境的重要性,而中国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始终以用户的体验为主。智能化建筑在我国的发展与国外相比较晚,它是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中,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它是因为传统建筑不能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出现的新型建筑。中国对智能化建筑的研究在国际上处于较领先的地位,除了用户体验,还倾向于人文与环境友好发展,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现代智能化建筑工程建设管理思路

2.1加强设备安装方面监控

设备安装属于较为精细的工作,一定要严格遵照相应标准来进行,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设备机理、结构特性等,严格遵照标准安装流程进行安装。智能建筑的相应设备精密度较高,设备运输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防止因为螺栓松动等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另外,确保设备所处环境的适宜性,保证温湿度满足设备运行标准,同时要对周围粉尘进行严格控制。设备安装过程中严禁简单粗暴的安装,一旦出现难以连接的情况,需要对各尺寸进行认真核对,严禁采用蛮力进行野蛮安装,避免安装后设备受力不均衡而影响正常运行,也避免出现应力疲劳损坏等问题。完成设备的安装之后一定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尤其是对于室外设备来说,在没有彻底安装结束时要采取必要的防风、防雨措施,防止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破坏。坚持检验批质量验收,按划分的检验批及时检查验收,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检查中,用观察、量测、测量、试验等手段,按规范要求完成施工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做好工序交接和检查验收工作;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令其整改,直至合格。上道工序不合格或未进行验收者严禁进行下道工序。

2.2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相关措施

智能建筑中的数据信息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同时还会涉及到建筑产权的拥有者和使用者的隐私信息。在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与控制应用的设计工作中,要注意完善网络安全防护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不仅仅包括对外来黑客攻击的抵御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安全意识的管理,让人员真正的意识到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针对于外来网络黑客的技术攻击,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加强对网络攻击的抵御设计,强化网络信息的保护措施,让网络防火墙可以安全有效的运行,使对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作用得到有效的实现。针对智能建筑中的网络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且将这些不同的信息内容进行分级别管理,让智能建筑中的网络信息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内进行有效传输。同时,对于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其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相关的操作,确保内部人员不会因为操作失误导致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针对不同的信息进行分级别管理时,重要的信息要分配不同的人员进行监管,不能将这信息的安全交到一个人员的手中。针对网络信息中的内部人员泄密问题,管理单位一定要加大内部的惩治措施,对与涉及国家法律的问题,管理单位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处理,切不可包庇泄密人员。

2.3科学应用BIM技术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BIM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为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大量的组织机构开始投入到智能化建筑的基本理论研究中,BIM技术与智能化建筑相结合,可以通过BIM技术和智能化建筑各自的优势,更好地为用户打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加入用户信息,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用户群体创造出更为舒适、智能、环保、安全和高效的生活工作场所,实现民生、科技、建筑在智慧城市中的协调发展,为绿色城市的建造做出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可以促进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存。这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业的重大体现。基于BIM技术的智能化建筑是以建筑工业化为主导方向,坚持以求真务实,科学创新为发展理念,专注打造设计、研发、生产、运输、销售、安装、租赁、维修、养护、回收等一站式智能化建筑服务项目。主要由规范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标准化施工、数字化运维、绿色化拆除等几个重要部分组成。这个流程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业的模式。当智能化建筑建成以后,与传统建筑不同的是它需要充足的运营和维护手段,在物业管理方面可以通过一种基于数字化的管理手段,营造一种安全、高效的管理系统。在人机交互方面,进行线上线下双监控系统,在线上使用PC监控,在线下让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实行双重管理;同时与手机端APP进行关联,使管理人员管理更加便捷。这大大降低了运维阶段的费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基本上完成了从设计到施工售后的“一条龙”服务,响应国家政策,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满足市场需求。与之相配套的产品材料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它属绿色环保型建筑,可再生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结语

总的来说,智能化建筑在施工時涉及的内容较多,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通病。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对这些通病进行认真分析,严格遵照设计图纸、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最大程度防止出现质量问题,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宇.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与监理管控方式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1):88-91.

[2]张栋山.智能建筑工程监理技术的应用与任务研究[J].居舍,2022(06):106-108.

[3]王春宏.现代智能建筑信息化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05):132-134.

[4]陈法峰.智能建筑施工中的通病与监理措施分析[J].四川建材,2010(0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