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1-31
/ 5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黎桂梅  张妹萍 冯春桃 陈国钦

(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心研所,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在番禺区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设置进行为期6个月的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统计试验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心功能、生活质量、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与干预前相比,试验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6WMT)、运动依从性评分与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左室重构指数(LVRI)、抑郁筛查量表9项(PHQ-9)评分、广泛焦虑问卷(GAD-7)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尼古丁依赖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可显著增强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依从性,且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词 微信平台;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冠心病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continuou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model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Lai Gui-mei Zhang Mei-ping Feng Chun-tao Chen-guo qin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the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continuou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WeChat platform 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Pany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a tertiary-level A hospital, from March 2021 to September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set up to undergo a 6-month WeChat platform-based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continuou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n own before-and-after controlled experiment was used to count the cardiac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dherence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tes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intervention,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6-minute walk test result (6WMT), exercise adherence score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questionnaire (MMAS-8) score, and short form of health questionnaire (SF-36) score of the tri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re-intervention period, 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index (LVRI), 9-item Depression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PHQ-9) score, Generalized Anxiety Questionnaire ( GAD-7) scor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score, and nicotine dependenc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intervention (all P<0.05),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100%.

CONCLUSION: The continuou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WeChat platform can significantly enhance cardiac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and adherenc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is high.

Keywords: WeChat platform;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continuous cardiac rehabilita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长期以来一直位列各国死因榜的前列。统计资料显示,近十年来,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持续攀升,增长率达到21%[1]。心脏康复对于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复发和病死率十分有效。然而我国目前以医院为主导的心脏康复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患者出院后缺乏有效的持续指导,依从性下降等[2]。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微信等新型社交软件凭借其便利性与强大的互动功能,使跨场所沟通成为可能[3]。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强调三级场所信息化衔接。在该模式下,医院制定系统性的康复方案,社区为患者提供持续的指导,家庭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管理。鉴于此,本研究拟构建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并评价其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服务体系发展提供借鉴。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9月在番禺区中心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0例,设为试验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4]诊断;②具有一定的阅读交流能力;③为番禺常住居民,有相对固定的出院照护者;④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得分为≥60;⑤可自行外出活动;⑥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心功能IV级;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③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疾病;④中途退出。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构建干预方案,并进行预试验

(1)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明确该模式的具体组成部分、运作机制及已证实的效果。

(2)组建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心内科医生、护士、社区医生、心理医生、运动康复师等专业人员,共同设计干预方案。

(3)在正式干预前,选择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1个月时间的预试验,根据预试验结果修订完善干预方案。最终确定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的最终方案,见表1

表1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实施方案

实施地点

具体实施内容

医院

1.定期评估患者心功能、血脂、血压等指标;

2.根据冠心病危险分层,制定相应运动方案(低危:有氧+抗阻;中危:监护下有氧;高危:被动运动);

3.出院前制定心脏康复五大处方(运动、用药、饮食、戒烟、心理);

4.通过微信小程序、微信群、私人微信号,发布教学视频与文章并随访;

社区

1.运动方案指导(低危:有氧+抗阻;中危:监护下有氧);

2.膳食营养指导,控制钠、油、糖摄入;

3.心理指导,调节负面情绪,树立自信;

4.戒烟指导,帮助患者戒除烟瘾;

5.用药指导,监测用药依从性;

家庭

1.家属根据微信教学,监督患者每日做康复运动;

2.家属监督患者养成规律作息、戒酒限油等生活方式;

3.家属与医生保持微信联系,随时反馈患者各项情况;

4.患者家属通过微信群,分享交流康复心得;

进行家庭/社区/医院康复的患者,根据病情变化进行适时转诊;病情稳定者可以回归上一级康复,注意定期随访。

1.2.2 应用干预方案

试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进行心脏康复,干预时间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功能,包括超声心动图结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构指数(LVRI))与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6WMT)。

(2)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包括抑郁筛查量表9项(PHQ-9)[6]、广泛焦虑问卷(GAD-7)[6]、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健康调查简表(SF-36)[7]

(3)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依从性,评估工具包括运动依从性数字评定量表[8]、服药依从性问卷(MMAS-8)[9]、尼古丁依赖评估量表(FTND)[10]

(4)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康复模式整体评价、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康复指导的内容和形式、病情控制效果、继续坚持康复的意愿等5个方面。评价结果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结果

2.1 基线资料

50例试验组患者中,平均年龄(60.94±12.52)岁;男性40例,女性10例;平均BMI(24.71±3.54)kg/m2;冠心病确诊年限:3年以下41例,3年及以上9例;心功能分级:Ⅰ级14例、Ⅱ级30例、Ⅲ级6例;伴其他主要脏器疾病21例,不伴其他主要脏器疾病29例。

2.2 心功能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LVEF、6WMT结果显著高于干预前,LVRI结果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患者心功能比较(

时间

例数

LVEF(%)

LVRI(g/ml)

6WMT(m)

干预前

50

38.76±9.09

1.20±0.17

350.82±46.60

干预后

50

46.23±7.49

0.95±0.14

406.87±37.12

t

4.486

7.991

6.653

P

<0.001

<0.001

<0.001

2.3 生活质量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PHQ-9、GAD-7、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SF-36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时间

例数

PHQ-9

GAD-7

PSQI

SF-36

干预前

50

7.20±1.41

6.14±1.81

14.16±2.74

53.90±7.26

干预后

50

6.02±1.18

4.98±1.35

10.04±2.63

69.36±6.73

t

4.500

3.639

7.672

11.041

P

<0.001

<0.001

<0.001

<0.001

2.4 依从性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运动依从性、MMAS-8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尼古丁依赖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比较

时间

例数

运动依从性

(分,

MMAS-8

(分,

尼古丁依赖(例)

非吸烟者或轻度

中度

重度

干预前

50

3.96±1.12

4.19±0.97

28

12

10

干预后

50

5.88±1.15

6.23±0.88

39

8

3

t/2

8.426

10.990

6.375

P

<0.001

<0.001

0.041

2.4 满意度

干预后,患者满意度结果为“非常满意”45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0例,总体满意度为100%。

3.讨论

心脏康复包括运动训练、膳食调养、心理支持、戒烟、用药指导等多项干预措施,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目的是降低病死率、改善心血管功能[11]。但我国现行以医院为主导的心脏康复模式仍存在一定局限,建立患者出院后连续有效的心脏康复服务体系,是优化心血管病患者管理的关键。

3.1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冠心病患者的LVEF、LVRI显著改善,6WMT结果显著提高(均P<0.05),说明基于微信平台的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左室功能损伤,导致活动耐量降低、生活质量下降。传统心脏康复难以实现对患者的持续指导,患者出院后依从性下降,致心血管功能恢复效果欠佳[12]。本研究中,医院心脏康复重点在于评估患者心功能状态、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出院后,社区医生指导患者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家庭成员监督患者按要求坚持运动。三级康复的衔接配合,保证了患者形成持续的运动习惯,运动处方得以贯彻执行。微信平台实现了场所间的畅通沟通,因此该模式充分发挥了每一期康复的优势,显著提高了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3.2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冠心病患者的PHQ-9、GAD-7评分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冠心病患者常合并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和睡眠障碍,严重影响生命质量[13]。方阿嫦[14]指出,连续性护理干预可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安慰、提高患者Barthel指数,、有利于患者重新适应社会。而本研究中,医院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心理干预方案,指导患者规律作息、进行轻体力活动等,帮助其调节负面情绪。而患者出院后,社区人员进行定期电话回访,继续进行心理指导;在本模式的三期康复中,患者还可通过微信群与其他患者交流。同时,冠心病患者家属可通过聊天宽慰、陪同散步等方式帮助患者释放压力,并督促患者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

3.3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冠心病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尼古丁依赖均较干预前显著改善(均P<0.05),表明基于微信平台的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可综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依从性。多项研究证实,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运动依从性、尼古丁依赖程度等指标对症状控制至关重要

[15-16]。在本模式的一期康复中,护士可随时指导患者严格执行康复计划;二期康复中,社区医生可通过定期回访,提醒患者按时用药、规律运动,检查其戒烟进展;三期康复中,家庭成员可监督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且微信平台方便患者随时向专业人士咨询,有助于巩固患者的依从性[17]

3.4 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对冠心病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的冠心病患者满意度达到100%。李世琼认为,服务的连续性和个性化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18]。分析本模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原因主要为,一方面,本模式实现了出院后心脏康复的连续性,可有效增强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借助于微信平台的远程康复指导,可实现个体化病情监测且利于良好的医患沟通。

4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心脏康复模式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依从性,且患者满意度高。该模式实现了一期、二期、三期康复的有机结合,通过医院制定方案、社区指导落实、家庭长期监督,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优势,且微信平台保证了不同场所的信息对接与交流,为模式应用提供了可能。但今后仍需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考察不同人群的适应性,进一步推进医院、社区和家庭康复资源的整合,以满足更多患者的康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晶涛,苏荷,秦小金,等.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相关指南的系统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23,26(19):2323-2331.

[2]宋文馨,严凤娇,万丽红.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Ⅱ期心脏康复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3,38(8):95-97,105.

[3]王静,徐进,叶梦蝶,等.基于微信平台微视频教育对再次剖宫产孕妇术前自我效能及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5):184-187.

[4]赵亚男,成杰,唐启群.双耳差频音乐疗法对CCU冠心病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8):1105-1110.

[5]夏瑶瑶,李颐,熊晓云,等.冠心病病人心脏康复护理需求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9):1598-1601.

[6]项喜兵,莫昊风,何强勇,等.PHQ-9和GAD-7量表分析下的脑瘫儿童家长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国康复,2018,33(6):499-501.

[7]刘頔,左晓霞,曾芙蓉,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睡眠障碍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8,22(5):309-313.

[8]杨支兰,郝雯君,姚太平,等.基于赋能理论的居家康复锻炼方案在老年膝骨关节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23,37(3):539-542.

[9]兰琨熠,张清,沈悦好.GMAS、MMAS-8和SEAMS评估慢性病病人用药依从性效能的比较[J].护理研究,2023,37(13):2322-2328.

[10]卫玉齐,王瑞瑞,杨霞,等.脑卒中吸烟患者尼古丁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22,29(18):1-5.

[11]Tutor A, Lavie C J, Kachur S, et al. Impact of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on outcomes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J].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22, 70: 2-7.

[12]何花,董大立.医疗-家庭过渡期八段锦运动对冠心病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23,29(5):119-123.

[13]Elise B, Vanden Eynde S, Egee N, et al. Are Trait Emotional Competencie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Linked to Mental Health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J]. Psychological Reports, 2021, 124(1): 23-38.

[14]方阿嫦,王闪闪,洪朝霞.连续性护理干预在首发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8,17(6):66-69.

[15]Chen F, Wang X E, Wang X. The Role of Extended Nursing on Clopidogrel Compliance in Elderly Pos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2019, 81(4): 161-168.

[16]Zheng F, Ding S Q, Lai L,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angsha, China [J].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0, 10.

[17]张丽娟,倪月娟,陈云,等.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8):1219-1223.

[18]Chen C C, Cheng S H. Does continuity of care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J]. Health Policy, 2023, 13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