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01
/ 2

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

董珍珍 孙丽雯 吴沙沙

鹤壁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 邮编:458030

摘要: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医院财务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研究,为我国医院财务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字: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引言

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医院的经济效益、服务质量、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在全球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我国医院财务人才的培养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因此,研究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医院财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才培养目标较为模糊,大多数院校只是按照一般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医院财务管理的特殊性。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数据采集和处理存在不准确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医院规模大、业务繁多、涉及面广,导致财务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影响。而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对医院的资金运作和经营决策至关重要,不准确的数据将给医院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财务报告在编制和披露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规范性。一些医院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未达到相关的会计准则要求,导致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受到质疑。医院财务管理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大多数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医院财务管理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医院财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目前我国医院财务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我国医院财务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教师没有实际从事过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

、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研究

明确培养目标

医院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具备医院财务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熟悉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流程,了解医院运营管理的基本情况。 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财务管理软件和工具,如财务报表分析、预算编制、成本控制等。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针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推动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能够适应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压和挑战。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医院财务管理的各项任务,如财务报表编制、资金管理、收支审核等。医院财务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为了满足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培养出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运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优化课程设置

医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应当基于医院财务管理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对课程内容进行系统性的调整和补充。这一优化过程不仅需要关注医院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还要兼顾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理论课程方面,应当加强医院财务管理的专门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医院财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这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财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医疗基金管理、医院内部控制等核心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医院财务运作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在实践操作方面,课程设置应增加模拟医院财务管理的实践环节,如设置医院财务案例分析、医院财务管理软件操作、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财务管理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还应关注医院财务管理的新动态、新政策和新方法,比如医疗保险制度、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等,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未来工作的变化。还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教育,如与医学知识、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等相关的交叉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医院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设置,既要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平衡,也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要促进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以培养适应现代医院财务管理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在医院财务管理专业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应当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学校应当建立专门的医院财务管理实验室,配备先进的财务软件和硬件设施,让学生在模拟的医院财务环境中进行实操训练,从而加深对财务管理流程、会计核算、成本控制等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应积极与医院、医疗管理机构等实际工作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了解医院财务管理的真实情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者自行选题开展研究,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科研训练,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财务管理竞赛、模拟招聘、财经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和职业素养。引进或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他们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带入课堂,使理论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在理论课程中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选用或编写与医院财务管理相关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案例,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增强医院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提升师资力量

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院财务管理人才的关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和教育机构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院财务管理专家担任教师,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及开展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具有丰富医院财务管理经验的教师是提升师资力量的重要途径。这些教师能够将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案例融入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院财务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医院、财务咨询公司等机构的合作,吸引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加入教师队伍。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也是提升师资力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让教师们了解最新的医院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动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拓宽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领域。开展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医院财务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关学科如医学、经济学等的融合,从而提高师资力量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邀请其他学科的专家举办讲座和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教学和科研的创造力。提升医院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强现有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及开展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结论

医院财务人才的培养医院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应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师资力量、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改革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楚蓓. 新会计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 (19): 177-180.

[2]李雨寒. 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思考[J]. 人才资源开发, 2023, (07):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