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要求下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1
/ 3

新版GMP要求下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分析

王锋

浙江醇新药业有限公司  317300

摘要:新版GMP的具体内容是我国卫生部门结合制药企业的运转需求及发展前景而制定的相关认证内容,除人为因素之外,更注重了生产设备方面的要求与考量。基于此,文章才先从关于新版GMP要求的解读入手进行分析,再结合既往的设备管理工作经验,针对制药企业的运转需求及发展情况,研究基于新版GMP要求的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路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希望为实现新版GMP要求的落实,实现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优化转变提供相应的工作帮助与支持。

关键词:GMP要求;下药企业;设备管理;管理分析

前言:欧美国家的FDA是我国GMP管理要求的起源,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规范制药企业的药品生产工作,从而制定出更高效更切实可行的管控方案,实现药品使用质量与使用安全性的监督与管理,除人为因素之外,设备的使用情况也会对制药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发展状况产生直接影响。生产设备作为制药企业运转必备的生产要素之一,在对其制定管理方式时,制药企业就需结合新版GMP要求,及时对现有的设备管理方案进行调整与优化,实现设备管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一、关于新版GMP要求的解读

其一,新版GMP对于制药企业的设备管理提高了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更注重设备管理中潜在风险的预判及防范,为此,制药企业除了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估与审核之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设备操作方式加以监督和管理,避免出现人员操作的随意性。其二,新版GMP还要求制药企业需要站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的角度上,从一些工作细节入手,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及设备管理工作系统性的干预与管控,从而实现药品生产质量的严格把关与监督,逐步提升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其三,新版GMP还强调技术层面对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影响,因此,作为完成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职责的直接负责人,就应当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个角度上,尽快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改良与革新,根据现有的设备管理成本条件及后续工作需要,制定出更符合新版GMP要求的设备管理方案。

二、基于新版GMP要求的制药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路径

(一)设备设计方面

依据新版GMP的具体要求,管理人员在对制药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设计管理时,应当对原有的设备设计工作形式及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和革新,这是改良生产产品工艺设计的关键点。由于在制造企业运转过程中,生产设备与生产药品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连接关系,生产设备是实施技术实践的支持手段为更多样化的制药产品提供了相应的生产平台,而生产设备的良好运转也为制药企业的工作推进提供了相应的保证,因此,制药企业既需要从整体工作视角对设备设计方面工作予以改革和完善,还需要从一些工作细节,例如设备表面管理、设备耐腐蚀管理等比较容易忽视的工作入手,实现设备设计的有序发展。一方面,制药企业应当对设备技术的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业务范围进行调整,务必要求一线员工应当依据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工艺条件,推断出相应生产设备所具有的必备功能,并与设备供应厂家沟通联系,针对产品的使用功能、使用特点以及设备运转需求等工作需求进行商讨[1]。与其他生产品相比,药品生产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因此其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结合制药企业生产设备的运转需求,设备技术人员应当主动与设备供应厂家对设备的结构问题进行调整和分析,利用组成模块专项判定与分析的方式,检验各模块基本功能与制药企业生产产品的制作工艺标准之间的匹配性和契合度,从而依据设备的功能种类,寻求更优质的生产设备,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当确保最终评估指标与新版GMP要求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根据既往的设备管理经验,制药企业还应当从自身角度入手,再次对设备设计的验证范围、工艺路线等进行调整,及时对各项设备运转时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细化分类,尽可能排除对药品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负面因素或干扰问题,并将新版GMP要求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安全风险、环境因素等方面相对比,进一步扩增设备验证范围,再依据设备的使用用途和药品生产的工艺要求,尽可能针对每一类设备管理项目潜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和分析,严格把控影响药品生产质量的各类设备管理风险。在这一环节,制药企业还应当围绕设备的原材料材质和基础功能等方面,反复进行核对、检验,如果不加强这一方面的管理工作,导致设备原材料出现变质或者腐蚀等问题,则设备运行情况、药品生产质量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管理偏差,造成制药企业额外的经济或财产损失[2]。与此同时,制药企业还应当针对设备材料的耐腐蚀性、与药物发生的化学反应等问题进行预先性判断。在既往的设备管理工作中,就存在着设备原材料与药物发生明显的腐蚀作用或其他化学反应等问题,因此,在筛选原材料设备,尤其是金属材料时,应当以316L不锈钢为基准,而在生产口服制剂时,应当以304不锈钢作为最终标准。在挑选组成制药设备的非金属材料时,工作人员也需要从耐腐蚀性以及毒性作用等方面入手,及时进行检验与核对,必要时还应当考虑到耐热性、耐湿性等方面的材料性能。

(二)设备验证方面

在制药企业开展设备管理工作之前,还应当对设备验证方面的工作予以规范调整。在完成生产设备的选购环节后,工作人员还应当结合新版GMP要求规范进行设备验证管理工作,从而为实现制药企业的良好生产活动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通过比对新旧版GMP的要求可以得知,新版GMP更注重对生产设备设计确认的检验标准与要求,正因如此,除了要对设备的使用性能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估之外,还需要对药品生产设备的环境设施及安装环节进行检验。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工作人员还应当结合行业法律法规,针对新版GMP条款中的强制要求和基本准则进行分析和解读,再从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空载检验等方面,明确非GMP文件的工作内容,确定两项工作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逐一对设备工作标准、现场文件等进行核对,例如,作为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需要在完成设备挑选工作之后,结合本公司或者药品生产项目的基本验证要求,深入分析GMP文件的具体内容,依次对生产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等问题进行检验与核对,确保设备投入正式的生产环节后,可以满足制药企业的生产所需[3]

在设备的安装确认环节,工作人员应当先熟读安装规范,或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统一完成设备安装,同时,还需要检验设备运转与动力设施的配合情况,务必建立稳固的永久性设备连接。对于每台设备的安装管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文件进行留档备份,尤其要对仪表校正方法、SOP等方面做好相对应的文件管理工作,再结合GMP的要求内容,对设备的校准维护证明等方面作出细化管理举措。设备的运行状态确认也是设备验证方面的工作内容,而这种动态确认的工作需求意味着工作人员还应当结合自身的使用要求和功能标准,再次对设备使用性能进行检验,对此,可以通过通电后空车运转的方式,实现对设备的控制部件的核验工作,依据自身拟定好的设备管理规定和误差允许范围,仔细比对设备的运转误差和操作状况,并以文字记录的方式对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各项技术参数等进行检验和留存。在设备验证等工作末期,工作人员还应当设立回顾性、验证性以及设备变更控制等措施,对生产设备更新以及改造后的各设备进行单独管理,确保设备的生产性能与使用条件可以与药品生产标准相吻合。

(三)设备保养方面

其一,为了促进制药企业的平稳发展,实现对各类生产设备的高效管理,就应当重视人为因素对于设备保养方面工作的影响。对此,制药企业可以通过细化工作职责的方式,依据员工的岗位职责、员工分布情况等,设立与其相对应的故障处理工作方案,确保每位基层员工都可以知晓维护设备良好运转的基本条件,明确设备保养细则(具体如图1所示)[4]。在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时,除了要将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培训内容之外,还应针对设备保养中的润滑、紧固等方面设置日常维护方案,逐一将方案细则进行拆分,确保基层员工可以直接对简单的故障维修问题进行处理,若基层员工因为各项原因确实无法实现对生产设备故障的处理时,再邀请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到场进行故障检验及修复。由于每台生产设备的使用性质和运转条件有所不同,因此其检验技术标准也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化,针对这一工作需求,制药企业除了要针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设立日常维护保养方案之外,还可以通过抽检、点检的方式,全面检验设备的使用情况,明确各方的工作职责。在班组内部,制药企业应当设立自查的检验方式,及时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故障问题进行维修或处理;而对于维修难度较大的故障问题,工作人员就可以联系其他部门,由维修人员直接完成相应的故障处理工作;作为生产车间的负责人,也应当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各项生产设备的保护工作进行检验与核对。需要注意的是,维修人员在对生产设备进行检验和维护保养后,还应当及时结合设备的使用情况,对基层员工进行技术指导或讲解,并以书面记录的方式做好设备保养工作的存档。

IMG_256

图1 设备管理中的设备保养指导

其二,制药企业还应当站在设备润滑需求的角度上,不断调整管理举措。当设备在长期承受高负荷的运行状态下,就一定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摩擦问题,因此,为了可以尽可能延长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制药企业就应当通过增加润滑的方式改善设备零件之间的摩擦状态,尽可能减小设备运转的额外消耗。因此在设置设备管理举措时,制药企业也应当对指定的设备零部件的润滑点、润滑量以及润滑频率及润滑负责人等进行规划与管理,并针对不同种类的药品和接触物料动态,选择更符合润滑需求的润滑油或润滑脂。

(四)设备故障方面

一般情况下,当生产设备正式投入使用环节后,药品生产数量就会随着生产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就意味着设备使用性能也会随着高负荷的运转条件而逐层递减,但是从既往的工作经验上来看,一些设备在发生故障问题时,通常都会有比较明显的预兆或征兆,针对这种较为明显的设备潜在故障,制药企业可以通过比对使用前后设备物理参数的方式,判断生产设备功能性故障的存在风险。依据新版GMP要求设计设备故障方面的管理举措时,制药企业及设备管理负责人可以通过增加故障率曲线变化图的方式,从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以及维修、保养等工作内容,直接,建立相应的动态规律图,并通过比对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举措落实度的方式,对潜在的各类设备使用损耗进行排查,尽可能确保设备可以处于长期的平稳运行状态,从而达到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的管理目的,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可以搭建设置设备周期管理系统的方式,直接实现对固定资产台账管理以及设备维修任务等方面的调整,结合GMP要求及设备管理所需,及时出具更具有指向性和个性化的设备故障处理措施。如果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设备运转时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就应当及时联系故障维修部门,邀请专业人员对设备潜在的故障问题进行检验与分析,并第一时间内书写相应的检修报告,利用5W1H方式为主要手段,尽快找到故障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及预防举措,再将故障处理工作纲要纳入企业设备故障分析库内,尽可能降低此类设备运行故障再次发生的潜在风险。

结论: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新版GMP要求的具体内容,及时对现有的设备管理方案进行全面的审核与评估,并结合制药企业的运转需求及发展前景,制定相对应的设备管理工作方案,可以为制药企业的长远建设提供更坚实的工作基础,对此,站在新版GMP工作要求的解读视角下,制药企业在开展设备管理时,应当予以相关工作职责细化处理,逐一对设备设计、设备验证、设备保养及设备故障等方面,建立更专业、更动态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各类设备均可以处于比较平稳的运行状态下。

参考文献:

[1]王若谷. 浅谈制药企业设备安全管理与维修[J]. 中国设备工程, 2023, (10): 60-62.

[2]李震男, 崔冰建, 段义杰, 崔茂杰, 李卫亮, 吴双俊. 制药企业设备管理提升研究[J]. 山东化工, 2023, 52 (07): 172-173+176.

[3]李渊博. 浅析制药生产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J]. 中国设备工程, 2021, (18): 54-55.

[4]孟贇. 基于药品GMP(2010)的药品生产企业计量管理[J]. 化工管理, 2020, (34):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