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文化之舞——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3
/ 2

多彩的文化之舞——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策略

唐相亚

德宏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译制传播中心  678400

摘要:少数民族语言是我国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族的传统和历史,少数民族语言翻译不但和语言传递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本文在多彩的文化之舞这一主题下,对于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策略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搭建一座桥梁,让更多的人能够体会到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

关键词:文化视域;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策略

1.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的现状

首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有着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这些语言不但在语法、词汇和语音方面存在差异,且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正是因为存在着这样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少数民族语言翻译工作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一方面,因为少数民族语言存在着语法和语音的差异,所以翻译起来十分复杂,不同少数民族语言有着不同的语音系统,一些语音在不同的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发音,从而增加了翻译的难度。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语言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着差异,不同语言的表达习惯和句子组织方式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内涵也是翻译当中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少数民族语言当中蕴含着丰富的习俗、传统和历史文化信息,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准确的表达有着一定的难度,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误解和文化失真的情况。其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人才存在着严重稀缺问题,本身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的人数就相对较少,再加上相关资料和语料库等资源不足,使得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无法找到可靠的依据,从而对翻译的质量带来了不利影响。另外,缺乏专业人才是影响少数民族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从事该专业的人才数量非常少,且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导致少数民族翻译人才的数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对该项事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最后,在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的过程中,文化差异是翻译者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所以在翻译时如何对原文的文化内涵进行准确传达,并考虑到读者的接受习惯,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例如少数民族的习俗、信仰以及传统节日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相关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翻译者在对其文化进行理解的前提下找到适合的表达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有效传递,并要避免出现误解或者冲突的情况,保证译文的准确。

2.文化视域下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策略

2.1在翻译中实现文化等值

翻译并不只是对语言的转换过程,同时也是文化的传递过程,在对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联,不同的文化特色会在语言词汇的选择和文本风格方面所有体现,体现了该民族的信仰、习俗和价值观,是组成语言的重要元素。如果在翻译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文化特色,那么就可能导致翻译出的内容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甚至可能造成误解。例如原文中涉及到了特定文化含义的词汇,如果在翻译时将其作为普通词汇来进行翻译,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文化信息的误解。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保持原文的文化特色,除了要求翻译者具备扎实的功底之外,也需要其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翻译中准确的把握原文文化内涵,并将其恰当的传递到译文当中。为了达到文化等值的效果,需要采用相关的策略和方法,具体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原文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具体包括了原文所涉及到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价值观和历史背景等信息,通过了解这些信息可更好的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其次,要从目标语言中找到对应原文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一些在原文当中看上去普通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在目标语言中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需要对两者之间的文化异同进行仔细对比,从而找到最为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对原文的意思进行传达。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翻译者应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双语知识,除了要了解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也应了解到其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此外,也需要翻译者具备足够的跨文化意识,能够对文化差异以及其中存在的相似之处进行准确把握。

2.2翻译中对文化适应的合理应用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语言不只是信息载体,也是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不同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各有不同,且这些文化是形成于特定文化背景下,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带来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翻译少数民族语言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其语言文化背景,同样的表达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可能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例如原文中看似普通的词汇可能在目标少数民族语言中带有禁忌含义。所以需要翻译者能够对文化差异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并在翻译中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想要真正做到文化适应,需要翻译者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能够对原文含义进行深入理解,并对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熟悉和了解,从而根据读者的需求来进行译文调整。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了这样几个方面:首先是词汇替换。翻译者要结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来进行词汇的选择,以此来替换原文中的某种特定表达,例如在涉及到习俗、节日等文化元素词汇时,应找到目标语言中相对应的词汇,从而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其次是句子结构的调整。不同的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让译文更为符合目标语言表达习惯,需要对原文句子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拆分和语序调整等等。最后是解释和说明。一些原文中的信息有着特定文化含义,如果将其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可能会导致误解,这时就可以在译文当中增加必要的解释,以此来帮助读者理解。例如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信息等等,翻译者可提供简短的注释和介绍。

2.3在翻译中要进行文化创新

在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中,应鼓励翻译者在其中积极的引入新的文化元素,使得译文的表达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在创新时应该以尊重原文意思为基础,结合目标语言的文化特点来进行合理的创新,具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语言的修辞方式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翻译者应该尽可能的选择那些更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从而使得译文变得更为自然。其次,也应适当的引入目标文化中的经典案例,使得译文的说服力更强,除了可以拉近译文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之外,也能够增强译文的文化厚度。最后,在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准确的捕捉目标文化的热点话题和当前趋势,从而将其融入到译文当中,使得译文更具时效性。

结束语: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来说,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的保存、传播与发扬光大。未来,希望在少数民族语言景颇语翻译领域能够看到更多既忠实于原文又充满文化韵味的翻译作品,让少数民族的丰富文化能够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穆雷.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研究现状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1):130-140.

[2] 施红梅,尹曼芬,李庆丰. 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翻译教学改革[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7(5):32-33.

[3] 根恒卓玛,李玉莲. 青海少数民族语言与翻译论略[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5):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