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健康,就要5克盐

/ 2

心想健康,就要5克盐

朱伟勤 费君燕

松江区中心医院201620

2019年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将每年9月15日所在的一周定为减盐宣传周因为9.15的谐音便是“就要5”克盐的意思。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盐的摄入量,规定为每人、每天摄入不超过5克。据2018年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信息为:我国人均每日食盐量为10.5克,与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人均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一、盐摄入过多对健康有四大危害。

1.盐的摄入过多,是发生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常60kg体重,含4800ml血液(大约10斤)。每多吃1g食盐,心血管系统(循环系统)就多吸收约200-300毫升水份。一个咸鸭蛋约含3g,一块4厘米见方的腐乳约含2.5g盐,血容量可由10斤增加到12斤左右血管中血液的量(血容量)越大,心脏的负担(就像挑的担子)就越重,导致血压越高、特别是舒张压越高。

什么原理:从胃肠道吸收到的入血液以后,血液的渗透压升高,不但摄入的液体会瀦留在血液中,甚至组织间液乃至细胞内的液体,都可透过毛细血管壁,被吸收到血液中来。

这个怎么理解呢?就如同腌咸菜,盐放进去以后会吸岀蔬菜中的水分一样,盐一旦摄入过多,血容量会大量增加。心脏被迫增强收缩的力度,来完成大量液体的循环,导致血压升高。

2.血管内的血液处于高盐状态,动脉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动脉会发生粥样硬化,弹性变差;血液量大以后还会冲击硬化的血管壁,类似“硬碰硬”,毫无退让余地,血压增高。动脉血管长期经受高压的冲击,特别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动脉血管将发生损伤,严重影响这些器官的功能,甚至发生心肌梗死、脑中风、肾衰竭等并发症,危及人的生命。

  1. 盐摄入多,肾脏又会怎么样呢?

盐摄入过多使得肾脏分泌的一种叫“肾素”的物质增加,能使“血管紧张素原”激活转变为具有生物活性生理作用的“血管紧张素”。顾名思义可使血管紧张(收紧),因而收缩压与舒张压皆会升高。

4.盐摄入过多与消化道疾病有什么样的关系

盐能损伤消化道黏膜(保护膜),一旦损伤,一些致病因子便能长驱直入,胃+二指肠溃疡、胃癌、食管癌皆可能发生。

二、家常烹调的时候有哪些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少吃盐呢?

1.分步限盐法

对于那些已经习惯了重口味的人,从目前的水平一下子就降到5g盐,可能会觉得食之无味,难以下咽。试验证明,人们对咸味的感受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灵敏,我们的舌头多数是尝不出自己吃的食物比原来少放了10%~20%的盐的。开始几个月只减少10%~20%,等适应了以后再逐步减少。所以,改变高盐饮食习惯完全可能。对摄盐量高的人群,可以先减少原有摄盐量的1/3。那么从哪里开始呢?从早餐开始。很多人早餐吃榨菜、腐乳、咸蛋、咸菜等腌制品。早餐1克盐。当学会用“一块腐乳含2.5克盐”来估算腌制品的含盐量,就能有效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随之减少盐的摄入,达到就要5克盐的目标。

  1. 使用2克控盐勺法

养成使用2克控盐勺的习惯,按标准使用盐和其他调味品。没有盐勺的,可用一个普通啤酒瓶盖装盐,平装满一盖,即相当于5~6g食盐量。

上海600万家庭在2008-2009年逐步收到免费发放的限量2g的小盐勺。政府部门希望上海市民能按照WHO推荐的每人每天5g盐的标准,控制盐摄入量,进而降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根据有关报道,限盐勺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不少市民把它放在一边弃之不用。不用限盐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认为“一天三顿有两顿在外吃,自己烧菜时不知道该加多少盐”,也有人认为“很难控制使用量,又不是只做一个菜,也不一定一餐把所有做的菜全吃完”,还有人以为“一勺就是一天的用量。每次都不敢放盐”,结果是“菜淡得没法吃”。要解决这些问题,确实有些难度。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一菜一勺:烧一个菜用一勺盐,一菜一勺;烧一个菜用一勺盐,一菜一勺;烧一个菜用一勺盐,一菜一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样就要求“烧饭的人”和“吃饭的人”从各自的角度控制盐的摄入量。烧饭的人应该知道平均每个菜最多用一勺盐。如果一个菜多放了一些,另一个菜一定要少放一些。吃饭的人应该知道每人每餐最多吃2g盐。首先控制好平均每个菜有2g盐,那么如果有2个菜,自己每个菜最多吃1/2;如果有3个菜,每个菜最多吃1/3;如果菜更多,以此类推。不管做几个菜,不管吃不吃完,都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每天只在家吃晚餐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晚餐也只能吃2g盐。我们可以先在自己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尽量减少盐的摄入量,培养自己清淡的口味,而不是因为在外就餐就放弃盐的控制,即使盐勺只在每天的晚餐用一次也很有意义,它可提醒我们控制食盐摄入的重要性。

使用2克控盐勺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勺是指平平的舀一勺,要把高出盐勺的部分去掉;酱油和味精也含盐分,要尽量少用;剩菜盘子里的汤水千万不要食用,因为那里面盐分不少。每个家庭都应该记录一袋盐开始食用的日期和用完的日期,算出之间的天数,用500g除以天数,再除以家中就餐人数,这样便可以大致算出平均每人每天在家里吃了多少盐。一个三口之家,一个月下来,食盐的消耗总量应控制在500克以内,其中盐300~350g,5ml酱油含1克盐,一斤酱油约100克盐,酱油应控制在1斤以内。另外,我们还可以自已找个限盐罐,结合限盐勺,把一家人一日三餐的用盐量一次性装入限盐罐里。这样,不管您一天做几顿饭,每顿饭做几个菜,都可以很好地把握全家人一天的用盐总量,不会超标了。

  1. 晚放盐法

炒菜的时候晚放盐比早放盐要好。起锅前加盐,盐分尚未深入食品内部,但舌头上照样感觉到咸味。如此,就可以在同样的咸度下减少盐的用量。如果较早放盐,则盐分已经深入食品内部,在同样的咸度感觉下不知不觉摄入了更多的盐分,于健康不利。同样的,在做凉拌菜的时候,也应当在放盐后尽快吃完,让盐分来不及深入切块内部。同样也要弃去盐分集中的盘底汤汁部分。

  1. 餐时加盐法

还可以进一步采用餐时加盐法,即在烹调时不加盐,等菜肴端到餐桌上时再把少量盐、酱油等撒在食物表面,这也是少吃盐的一种有效措施。因为在就餐时放盐,此刻盐主要附着在菜肴的表面,还来不及渗入其内部,但食用菜肴时咸味已经足够了,与先放盐的菜肴口感一样。这样,既能照顾到口味,使味蕾受到咸味的刺激,唤起食欲,又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控制用盐量。

  1. 一菜加盐法

可将盐集中在一种菜上,其他菜肴尽量不用盐。与其所有饭菜都是淡淡的,不如使一种菜突出,更容易引起食欲,有利于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