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

/ 2

常见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

周晔

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镇卫生院 北京 101300

    在临床医学中,准确的检验结果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正确留取不同类型的临床检验标本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不同的检验项目需要特定的标本类型和采集方法,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本文将介绍常见的临床检验标本的留取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采集标本,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 血液标本

血液标本是临床常见的检验标本之一,它能提供有关机体健康状况、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的重要信息。正确的血液标本留取方法对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采血部位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临床需要进行判断。常见的采血部位包括肘前静脉、手腕静脉、指尖血、婴儿足跟血等。在选择采血部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采血的便捷性以及对患者的舒适程度。

采血量的确定应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临床需要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常见的血液检验项目所需的标本量是可以根据临床实践和检验要求进行确定的。临床血常规一般需要2毫升的静脉血液或100ul末梢血,生化指标的标本量则会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和多少而有所差异。

标本分类可分为全血、血清、血浆,采集容器有加入相应添加剂和不加入添加剂两种,根据不同项目选择不同采集方法。血常规是评估机体血液状况和某些疾病的重要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一般需要采集2毫升的静脉抗凝全血样本,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盐抗凝采血管进行样本采集。生化指标用于评估机体的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和疾病诊断等,包括血糖、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等。标本量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需要采集2-5毫升的静脉血样本,多采用带分离胶或促凝剂和不带分离胶或促凝剂的采血管进行样本采集,离心后分离血清进行检测。凝血功能检测用于评估机体的凝血状态和出血倾向,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等,一般需要采集2毫升的静脉抗凝血样本,多采用枸橼酸盐抗凝采血管进行采集,离心后分离血浆进行检测。免疫学检测用于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诊断,包括甲功、激素等,标本量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需要采集2-5毫升的静脉血样本,多采用带分离胶或促凝剂和不带分离胶或促凝剂的采血管进行样本采集,离心分离血清进行检测。

二. 尿液标本

尿液标本是临床常见的检验标本之一,它能提供有关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的重要信息。正确的尿液标本留取方法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在留取尿液标本时,常用的采集器具是一次性尿杯或尿采集器。这些器具应该是清洁、干燥、无渗漏的,微生物检测还要求无菌、密封,并且能够容纳足够的尿液供检验使用,尿液标本的采集时间对于某些检验项目非常重要。例如:尿液培养是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常用方法,一般建议采集首次清晨的中段尿液是最理想的标本,标本量应达到10-20毫升,因为它各成分比较浓缩,能提供较高的细菌浓度。尿蛋白与尿糖测定是评估肾脏功能和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指标,一般建议采集空腹尿液或随机尿液,标本量约为10毫升。此外,随机尿因为比较新鲜,对有形成分干扰小,也常用于尿液有形成分和形态学(红细胞、白细胞等)的检测。还有一些计时尿要求在一定时间内采集尿标本的。在采集尿液前,要确保患者已经做好了个人卫生清洁工作,采集中段尿,避免各种分泌物污染标本、女性要避开月经期,婴幼儿避免混入粪便。尿液标本收集后尽快送检,原则上2小时内完成检测。

尿常规是最常见的尿液检验项目之一,它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尿糖、白细胞、红细胞、管型等的检测。通常只需要留取10-20毫升的尿液即可完成尿常规检查。正确留取尿液标本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非常关键。采集器具的选择和采集时间的注意事项都需要严格遵守,以确保尿液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在进行尿液检验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范,保证标本采集的无菌性和安全性。患者也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标本的收集送检。

三. 粪便标本

粪便标本是临床常见的检验标本之一,它能提供有关消化系统功能、肠道疾病以及感染病原体的重要信息。正确的粪便标本留取方法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在留取粪便标本时,常用的采样容器是清洁、干燥、无污染的塑料容器。这些容器应具备密封性能,以防止标本的污染和泄漏。同时,容器的材料应符合检验要求,确保标本质量和可靠性。

粪便标本的采样时间对于某些检验项目非常重要。例如:在进行粪便培养和寄生虫检测时,应使用无菌容器在粪便排出后尽快足量采集标本,以确保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存活率,必要时要连续采集3天送检。检查蛲虫卵需要在夜间肛周进行采样。对于粪便隐血检测,可以在任何时间采集标本,但应避免摄入影响检测结果的食物和药物,如动物血、瘦肉、铁剂、维生素C等。粪便标本采集要观察异常成分的地方进行多点采样,留取后尽快送检,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尤其在夏天。

粪便常规是评估肠道功能和排泄情况的重要指标,包括颜色、质地、pH值、隐血、寄生虫卵等的检测。通常只需要采集2-5克的粪便样本即可完成粪便常规检查。粪便隐血检测用于评估消化道出血情况,常用于筛查结直肠癌等疾病。标本量根据具体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粪便培养与寄生虫检测用于检测肠道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和寄生虫。标本量一般需要采集2-5克的粪便样本,有时也会要求大量,以确保足够的细菌和寄生虫检测。正确留取粪便标本对于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非常重要。在采样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个人卫生和消毒操作规范,以确保标本采集的无菌性和安全性。同时,患者也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正确留取粪便标本,并在采样容器中密封保存,以保持标本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正确留取临床检验标本是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医务人员需要熟悉不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标本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按照正确的方法留取标本,并妥善保存和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