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常用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分析

陈细洲

湖北阳新县中医医院  检验科 435200

摘要:目的:分析常用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效果。方法:选取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100例,对男性患者检测CEA、AEP、CA19-9、PSA以及fPSA、女性患者检测CEA、AFP、CA125、CA19-9以及CA15-3,患者机体中存在一项指标异常者为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取正常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对比阳性检出率以及平均水平。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以及平均水平高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用于肿瘤标志物阳性检测具有较优质的检测结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阳性;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效果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简称VEGF)被临床称为一种常见的检测方式,主要用于测定机体中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VEGF为临床常见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功能性糖蛋白,在血管儿皮细胞中可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其增殖、迁移以及形成管腔,不仅可以提高血管生成,也可以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1]。由于VEGF在人体生理以及病理的状态下均具有较为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肿瘤发展。在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素水平时,可以用于辅助诊断以及监测疾病,例如临床常见的局部组织缺血、炎症等[2]。另外,VEGF还可以帮助临床具体了解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而给予患者更优质的临床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100例,取正常患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52:48,平均年龄为(52.31±4.6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51:49,平均年龄为(53.68±4.85)岁(P>0.05)。

1.2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进行连接,并且使其形成固相抗体。使用洗涤的方式排除未结合的抗体及杂质。其次,可以加受检标本,并且将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相结合,进而可以将固相抗原复合物,并再次洗涤除去其他未结合的物质。最后,可以加入酶标抗体,可以将固相免疫复合物上的抗原与酶标抗体相结合,并且彻底洗涤未结合的酶标抗体。在完成操作后固相载体上带有的酶量就可以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正相关。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通常是指在PCR扩增的过程中,采用荧光信号检测PCR进程的方法。PCR扩增的指数时期,特定模板中的CT值以及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具有线性关系,此为形成定量的依据。在进行检测中可以配合具体的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并且将其DNA序列特异性结合。把目标DNA序列的样本投入至PCR反应体系中,并且加入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开始进行PCR扩增。在PCR扩增过程中,荧光标记探针被切割并释放出荧光信号。通过实时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可以实时监测PCR扩增的进程。根据荧光信号的强度和PCR扩增的循环数,可以确定起始DNA拷贝数。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可以对未知浓度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最后,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目标DNA序列的定量结果。

1.3观察指标

对比阳性检出率以及平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统计学软件统计完成,若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差异显著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阳性检出率以及平均水平

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以及平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阳性检出率以及平均水平【[n(%)]/(±s,pg/mL)】

组别

例数

阳性检出率

平均水平

对照

100

0(0.00)

44.96±2.14

观察

100

96(96.00)

153.97±2.25

t

-

28.240

30.651

P

-

<0.05

<0.05

3讨论

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检测原理基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3]。肿瘤标志物阳性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以用于诊断肿瘤疾病,对于常规检测无法诊断出来的病例,采用VEGF检测可以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率[4]。不仅可以了解患者机体内是否存在肿瘤细胞,临床也可以根据临床检查结果确定较为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当患者已经确诊为肿瘤患者并且接受治疗时,可以定期采用检测VEGF水平的方式,不仅可以了解患者肿瘤是否出现复发,还可以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5]。如果VEGF的水平提高,可判断患者出现肿瘤复发或肿瘤转移,临床需要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不仅如此,VEGF检测还可以有效帮助患者判断疾病治疗的预后情况以及机体内的肿瘤是否出现转移。在检验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VEGF水平对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反馈,进而调整为更细致的临床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用于肿瘤标志物阳性检测具有较优质的检测结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占红伟.EC化疗方案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05):1113-1115.

[2]董骏,马善义,吴芳芳,等,.表阿霉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清学指标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09):927-929.

[3]刘方方,吴勇奇,吴文耀,等.吉非替尼联合新辅助化疗对ⅢA期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和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23,20(09):37-43.

[4]季秀芳,马艳,木朝宇.血清癌胚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妇科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病人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药,2023,27(10):2041-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