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及准确率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及准确率评估

浏阳市永安镇中心卫生院  410300

【摘要】目的:评估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及准确率。方法:纳入61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于2022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入院就诊。61例患者均同意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并以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及诊断效能。结果:经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后,前者的检查结果中输尿管结石/漏诊=52/9;后者的检查结果中输尿管结石/漏诊=60/1;后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前者(P<0.05);后者的诊断效能好于前者(P<0.05)。论:在诊断输尿管结石时,应用本文研究两种检查方式均可发挥诊断作用,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效果更佳,诊断准确率更高,推荐使用。

【关键词】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诊断准确率

输尿管结石是指肾结石下降进入输尿管所致的疾病。患者发病后常见肾绞痛、血尿等现象,如未重视治疗,严重者可引发感染,造成不可逆性损伤,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为提高结石检出率,采取适宜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十分重要,为准确评判病情提供可靠参考。本文对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应用及准确率进行评估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者均已经造影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共61例,选取时间即2022.07-2023.07。61例患者中男女各有37例(占比60.66%)、24例(占比39.34%),年龄高者73岁,低者29岁,均数(51.27±4.39)岁;体重高者81kg,低者47kg,均数(64.32±5.15)kg;病程长者14个月,短者2个月,均数(8.04±2.23)个月;疾病症状:肾绞痛与尿道刺激征各有57例(占比93.44%)、19例(占比31.15%)。

1.2 方法

61例患者均同意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其具体检查步骤如下:在检查前30min叮嘱患者饮用适量水,维持膀胱充盈状态,之后维持仰卧位体位,使用二维超声扫描仪进行患者的肾脏、输尿管、膀胱等详细扫描,且扫描时探头频率设定为3.0MHz。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时,患者也维持仰卧位体位,选取院内采购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患者的多切面、多方位扫描探查,扫描频率设定在2.5-5.0MHz范围内,具体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等,观察其具体状态,了解扩张情况,分析血管走向,判断有无输尿管结石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分别从二维超声检查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结果两方面进行分析。

(2)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计算公式为(诊断准确例数/总例数)×100%。

(3)统计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分别从敏感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四方面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不同检查涉及数据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数据实施t检验;以(n%)表示的诊断准确率实施X2检验。不同检查涉及数据经对比后,结果可见明显差异(P<0.05)。

  1. 结果

2.1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

    经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后,检查结果中前一种检查的输尿管结石、漏诊依次有52例、9例;后一种检查的输尿管结石、漏诊依次有60例、1例。

2.2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

相较于二维超声检查而言,另一种诊断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诊断准确率对比(n%)

检查方法

例数(n)

诊断准确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

61

60(98.36)

二维超声检查

61

52(85.25)

X2

-

6.9714

P值

-

0.0082

2.3 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相较于二维超声检查而言,另一种诊断检查的诊断效能更好(P<0.05),见表2。

表2  诊断效能对比(n%)

检查方法

例数(n)

敏感度(%)

漏诊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

61

98.36(60/61)

1.64(1/61)

100.00(60/60)

0.00(0/1)

二维超声检查

61

85.25(52/61)

14.75(9/61)

100.00(52/52)

0.00(0/9)

X2

-

6.9714

6.9714

-

-

P值

-

0.0082

0.0082

-

-

  1.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以40-60岁男性多见。典型症状有尿频、尿急、无尿、腰背部疼痛等,为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2]。在临床上,造影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但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超声检查是近年来新兴起的影像学诊断方式,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安全性高、经济性好的优势,已经广泛用于输尿管结石临床诊断中,且取得良好诊断前景。以往的二维超声虽可对输尿管进行探查,一定程度上可发现结石,但漏诊情况较多。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增加了多普勒效应,不仅能够借助超声波特性探查病灶,还可通过分析血流速度和方向的信息判断病情状况,清晰呈现输尿管具体情况,大大提高结石检出率,减少漏诊现象,诊断应用价值较高

[3]。本研究表明,在二维超声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后,前种检查的输尿管结石与漏诊之比为52:9;后种检查的输尿管结石与漏诊之比为60:1;后种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与诊断效能均好于前种检查(P<0.05)。

综上所述,较二维超声检查而言,为输尿管结石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的效果更理想,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尹美娟.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5):101-103.

[2]黄兵,李祥敏.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准确性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06):741-742.

[3]李新.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输尿管结石中的诊断准确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04):9-10.


作者简介:姓名;娄蓉,女,生于1983年1月,籍贯:湖南浏阳市,大学本科学历,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科室:超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