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2

分析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

姚宇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医院 311202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3D打印技术成为目前一种最快成型技术,能够利用3D打印设备将三维数据模型呈现出来,在模型呈现在大众视野时,使用的原材料大多为医用材料。随着3D打印技术深入发展,逐渐应用到口腔正畸学中,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口腔医学工作者需要结合3D打印技术的制件周期,以及成型精度对各种复杂结构进行制作。为更好促进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展,本文将对口腔正畸进行分析,之后对3D打印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行说明。

关键词:3D打印;口腔正畸;模型

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在口腔医学领域,有非常多口腔应用产品都涉及了3D打印技术。相对于传统口腔正畸技术来说,3D打印技术应用范围更广,3D打印技术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材料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在口腔正畸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口腔正畸学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牙齿畸形人群较多,而进入医院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比例却非常小。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牙齿美观,人们逐渐开展重视口腔正畸,对牙齿排列情况进行矫正。因此,口腔正畸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为满足人们的需求,口腔医学开始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口腔医学产品的加工中,通过3D打印技术能够提高成型效率,缩短加工成本,促进隐形矫治器在社会上的发展。

2 3D打印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在数字化社会发展背景下,3D打印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需要综合数字化成型技术、个性化设计以及三维诊断等三方优势,才能够实现精准矫正。3D打印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牙列数字化的复制,让整个三维模型更加坚固。通过3D打印模式的数字化分析,还可以对数据的生长情况进行处理,让口腔正畸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颌骨的生长模式[1]。充分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个性化舌侧矫治器、3D打印种植体支抗导板、3D打印个性化钛板、3D打印转移托盘以及3D打印个性化活动矫治器。如下为3D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

2.1 3D打印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舌侧矫治器能够更好地控制唇侧托槽,从而使患者面部保持美观。但由于这种舌侧矫治器制作时间长、稳定性差经常出现底板与牙体舌侧组织不密合的情况,此外这种矫治器使用费用非常高,并且在使用后会对患者舌体正常运动和说话产生影响[2]。因此,口腔正畸中舌侧矫治器应该率较低。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口腔正畸中舌侧矫治器应该率低的局面,在实际应用中选择激光熔覆技术的基础上应用及辅助设计(制造)技术对舌侧矫治器进行个性化设计,保证底板与患者牙面的高度吻合,减少粘结剂的使用,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刺激减少,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度,让患者即使佩戴舌侧矫治器也能够正常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无发音阻力,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2.2 3D打印种植体支抗导板

在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环节。传统支抗过程过于复杂,需要患者有极高的配合度。随着口腔正畸技术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微小种植体支抗,在植入中需要依靠X线片结果和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这种情况使得许多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现在使用3D打印种植体支抗导板,设计出专用的种植导板,能够稳定植入[3]。因此,在种植体支抗导板中引入3D打印能够经精准的对植入方向位置进行把控,减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2.3 3D打印个性化钛板

因上颔骨发育不足所导致的骨性III类错牙合,一般发生在儿童时期。从当前医疗技术发展来看,要治疗因上颔骨发育不足所导致的骨性III类错牙合,就需要使用上颔骨前方牵引治疗。传统牵引技术主要应用于牙齿,虽然在治疗后能够恢复良好状态,但大多数会造成牙齿移动异常[4]。为此使用3D打印个性化钛板,将其植入上颔骨为前方的牵引治疗提供骨性支抗,能够更好完成上颔骨前方牵引治疗。通过3D打印技术所制作的个性化钛板,与患者骨表面贴合度更高,在进行贴合时选择骨皮质层较厚的部分,能够避免牙根受到损坏,减小手术治疗风险,增强患者上颔骨型改建。

2.4 3D打印转移托盘

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需要粘结舌侧托槽,由于其粘结位置受口腔环境的影响,进行黏连时不能直接使用定位粘结。目前最常用的转移托盘有单层和双层,由于这种转移托盘有强大的收缩性,在粘接时会影响粘接位置的准确性,因此医务人员在选择粘结方法时,通常会采用间接粘接法,在模型上对托槽进行定位[5]。3D打印转移托盘,则是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其进行复制并对转移托盘进行制作,之后利用3D整合牙颌模型对其进行计算机排牙和虚拟托槽定位,省去模型粘结步骤,不断减少操作时间,提高临床效率,增强粘结效果。

2.5 3D打印个性化活动矫治器

现阶段,口腔正畸矫正中会应用到各种各样的活动矫治器,传统活动矫治器需要操作人员先在石膏模型上对各种卡环进行制作,固定装置,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计活动矫治器施力部分,所耗费的时间周期较长,在制作完成后需要患者进行试戴确定无误后整个活动矫治器才算制作完成。而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化活动矫治器,制作时间较短,与患者口内试戴精度高,能够应用到临床上,对于个性化口腔正畸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口腔正畸中使用3D打印技术更能够减少操作时间,提高临床效率,对于口腔正畸在医学上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樊文慧,劳峥,石慧烽等.3D打印可分离式口腔支架在口腔癌放疗中的摆位准确性研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2,20(05):466-47

[2]周兴安,夏凤君,德乐黑巴特尔等.基于3D打印技术的自体牙移植手术技能培训系统的建立[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3,45(S1):60-63.

[3]黄淦,周雄明,何斐等.混合现实技术联合3D打印牙列模型在根管治疗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1,35(06):745-748+757.

[4]米莲,柏娜.3D打印聚醚醚酮及复合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22,43(06):616-622+642.

[5]刘亮,杨东昆,李建成等.以3D打印为引导的精准医学理念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03):78-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