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做好公路施工现场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解读如何做好公路施工现场管理

毛伟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摘要: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然而随着公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工程复杂性日益增加,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也越发凸显。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不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构成威胁,同时也对工程进度和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其标准化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建设与发展,公路总里程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为区域间的交流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不同于常规建筑工程施工,公路工程具有地质结构复杂、潜在危险因素多、施工难度大、事故风险高等特点,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生命至上”放在首位,对于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提高工程质效意义重大。

1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意义

(1)确保方案可行性。安全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全过程安全管理可以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安全防护,有助于施工方案的不断调整与完善,有助于各类施工安全风险的预防与规避;(2)保证各施工流程有序推进。公路施工包含多个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等,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延误施工进度,还可能会扰乱正常施工秩序,拖延工程整体施工工期。另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普遍偏低,强化安全管理可以培养以及提升人员安全意识,有助于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进行规范,以此可以避免因安全操作失误而影响施工秩序;(3)降低经济损失。安全事故的发生势必会产生一定损失,施工进度延误,加强安全管理则可以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公路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管理流程不科学

当前的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中,存在安全管理流程不科学的问题。因为流程复杂、繁琐、缺乏协调性,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进而出现信息流通不畅、责任划分不清、问题处理不及时等情况。信息流通不畅会导致关键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延误问题的处理;责任划分不清会导致问题无人负责或多人重复负责,混淆问题的责任,从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无法顺畅地开展。

2.2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规章制度不明确、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仍有待完善。例如,部分安全操作规程不贴合实际情况,难以落实;或是缺乏对违规行为的严肃执法,导致一些安全隐患未得到及时处理等。制度缺陷会造成工作人员在面临实际工作时感到困惑,也会因为执行不到位而影响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对于违规行为的宽松处理会导致人们对安全规定的认真性产生疑虑,从而在工作中产生侥幸心理,致使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被忽视,进一步增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2.3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公路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较长,工序较多,人员流动快。施工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人,大部分来源于有一定年龄的农民工人,安全知识比较薄弱,且接受的专业知识培训不多。这造成了对安全认识的不足和缺乏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疏漏,在一线施工人员缺乏安全保护意识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工程项目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而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若是长期不培训、不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就会达不到施工专业要求;或是存在懒惰心理,未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另外,很多施工单位对施工安全管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例如未对安全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对相关安全设备、人员配备不到位、不合理;对安全投入资金不足;没有按时严格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等,这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问题。针对施工里程长、涉及方面广等特点的公路工程,承包制施工存在多个标段,不同标段的施工单位素质、技术和能力也不完全在同一水平。这会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降低安全管理水平。

3公路施工现场管理策略

3.1改善安全管理条件

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实际施工条件较为艰苦,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需要优先改善安全管理条件。例如施工作业环境的改善,日常施工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减少施工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公路改建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交通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等有所了解,合理制定公路改建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原有交通的干扰,降低对周边建筑的破坏性。针对功能区域的划分,依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安全间距,布设人、车分离线路。另外,安全管理条件的改善还应该包括人员素质的提升,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养以及安全管理经验等,能够做到预防安全风险的同时,合理化构建安全管理和谐环境。

3.2安全教育和培训

在公路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它有助于加强管理人员和工人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意识,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制定安全管理计划和标准时,安全教育和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在制定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种特点进行,比如针对高空施工的工人和普通道路施工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必然存在差异。其次,安全培训的教育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制定合理的教育内容,避免教育过度或者不足。同时,还要丰富安全培训形式,如运用电子教学平台等方式,创新安全培训模式,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安全教育和培训还应当具有持续性和跟踪性。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制定后,针对教育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同时,与员工、工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解决工人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和困难。

3.3构建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应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各级应重视施工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严格履行职责和义务,并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保障现场作业安全。为保障人员安全和项目整体落实,施工单位应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体系。首先是实行分级管理、分层负责,各级领导不交叉,严格落实“谁职责、谁负责”的原则,分散权力,互相监督。其次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三部分,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内容。应采取强有效的管理办法,如配置专项人员,事前检查施工材料是否符合标准和要求、工程实施方案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事中现场监督操作规范性,保障施工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提高施工质量;事后召开会议,及时总结、分析、评价施工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会议记录或经验手册等,降低施工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然后是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严格按照规定和安全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方式不局限于室内培训,现场培训同样重要。应同时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安全专业培训。为保障培训质量,还应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开展施工工作。最后是安全检查,应每日进行安全检查,审核施工单位资质、方案、作业人员信息、三类人员证书、车辆信息、机械设备、方案报备报批手续、安全协议、施工作业计划等内容,并组织开展考核奖惩工作。

结语

总之,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是以保障公路施工作业人员、交通参与者和周边群众的安全为宗旨,规范施工流程,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为了保障道路施工的安全、快速、高质量完成,应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改善安全管理条件,及时有效地应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以安全促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建宾.木寨岭公路隧道岭脊段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22.

[2]洪维伟.基于效率视角的公路建设安全管理提升研究[D].陕西:长安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