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织造企业清洁生产实施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双碳背景下织造企业清洁生产实施路径探索

叶佳莉 孔天浩

宁波远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宁波华研节能环保安全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均消费量越来越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上升。21世纪之后,国内外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织造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应当积极配合“双碳”目标,遵循国家绿色低碳生产理念,促进全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关键词:双碳背景;制造企业;清洁生产

引言:织造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其能够促进我国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缓解公民就业难的问题,促进贸易发展。目前,社会发展迅速,居民生活逐渐趋于城市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织造企业不仅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下国家倡导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体系,织造业应当积极加快企业改革,在绿色制造的新发展要求下,为实现“双碳”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基本概述

   (一)双碳基本概述

    双碳指的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只会逐步回落;碳中和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1]

   (二)清洁生产基本概述

    清洁生产,是指采取技术、管理、行动与资源综合利用,实施完善的环境管理,使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能够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内,从而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确保人类健康的系统性的技术手段[2]。清洁生产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需要企业选择清洁化的原材料和少污染甚至无污染的清洁设备,加强对生产技术管理的创新,提升企业生产的资源再利用率,减少生产污物排放量,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生产产量以及最少的污染。清洁生产需要企业有较高的素质水平,以能够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上达到更高层层次的统一,促进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二、织造企业的污染特点

织造行业规模大、涉及范围广,目前在我国涵盖了服装业、化纤业以及棉、毛、麻、丝绢等多种纺织业,织造行业大多存在污染问题,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污水排放量大,水体质量不稳定

在织造企业的污水排放中可以发现,其污水排放量通常比较大,且水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机物,部分生物指标难以达标,导致水体生物物质难降解,水体色度较深。在织造企业面料的处理过程当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水和化学品来处理面料的颜色和杂质。对于织造企业而言,染料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纱线的整理。在纱线整理的工序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以进行漂白、整理、清洗等操作,每道工序都要使用相应的有机物,虽然对水的回收再利用已经得到了企业的重视,但由于污水排放总量较大,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二)空气污染

    织造业需要用到大量的织布机,织布机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短小纤维物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灰尘,尤其在清花、疏棉工序中,棉花更是漫天飞舞,其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仅如此,这些纤维会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到人的身体内部,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三)声音污染

织造企业所普遍存在的污染之一就是噪音大,尤其在纺纱工段和织造工段,纺织机器在工作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和其他的污染问题不同,噪音污染是瞬时性的,其不用经过长期的残留累积,噪声源一旦发生,噪音就会立刻产生。噪音的强度如果较大,可能会影响到织造厂周围的居民,导致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困扰,甚至有些纺织工人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工作之后,会出现耳鸣现象。

三、双碳背景下制造企业清洁生产实施路径

   (一)开发绿色纤维

对于织造品而言,纤维是其组成的基本单元,纤维的性质能够决定织造品的绝大部分性能和使用途径。正确认识织造纤维的生态性质,能够帮助纤维研究开发者确定最终的研究方向,设计出更加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要求的新纤维,能够促进织造品生产者选择并且使用生态化纤维来生产织造品,促进织造品消费者能够选择并且购买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织造品。传统模式下,开发织造纤维主要注重纤维的功能以及特性,现阶段在开发纤维技术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局限于纤维的优质性能,还需要考虑到底到其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现如今在“双碳”背景下,绿色纤维技术必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身的发展特点进行结合,才能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二)加快技术改造

在过去,织造行业技术改造项目大多数以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为主,并且都产生了不错的经济效益。而在“双碳”背景下,织造行业在进行技术改造时应当把清洁生产放在首要位置。

织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能源上采用多种节能技术以及开发低耗能工艺,包括水、电、气使用的节能化。而在生产过成的控制上应当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比如当前发达国家进口商最为关注的甲醛、偶氮染料、重金属、卤化物等),保证中间产品的无毒无害。在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上要结合生产的清洁化,例如近些年来印染企业采用的酶法退浆工艺、棉布前处理冷轧堆一步法工艺、涂料染色及印花工艺、转印印花工艺及超临界流体染色工艺等都对保护环境有着积极作用。

   (三)加强废物回收与利用

纺织生产的清洁化不仅仅要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的健康安全,还包括废弃的再循环使用,对于有用的资源,要有充分的回收措施,比如从洗毛废水中提取羊毛脂和各种化学溶剂,采用丝光淡碱在印染废水中回收碱液,用超滤法在染色废水中回收燃料等都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降低废水的色度和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3]

   (四)培养节能减排技术人才

    打造绿色低碳的企业生产需要一批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团队,也需要企业员工的共同参与。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想要拥有高素质水平的人才团队,就需要解决人才招聘、人才使用、员工稳定等方面的稳固。企业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加强对员工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视,还需要在员工当中进行绿色低碳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的宣传教育工作,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实践热情。除此之外,企业还需要积极建立激励制度,提高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主动性,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员工的敬业度和稳定性。与此同时,企业需要从多方面引进节能减排的专业技术人才,提升企业的绿色生产能力,帮助企业在“双碳”背景下能够稳定发展,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五)完善工艺路线

织造行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成熟行业,目前新型纤维不断出现,服装的新面料品种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技术人员需要经过不断的生产实践,对经纱为化纤长丝或者弹丝的产品生产工艺进行进一步的简化和完善,从而能够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实现低成本、高收入的效益目标。

、结语

在“双碳”背景下,织造企业应当紧跟环保潮流,积极落实环保政策,直面当下企业所存在的污染问题,主动从生产点滴上坐起,探索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具体措施,积极开发绿色纤维、加快技术改造、加强废物的回收与利用、培养节能减排技术人才,进一步为织造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当下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德成,张文徽,刘和平,等.双碳背景下织造企业清洁生产实施路径探索[J].棉纺织技术, 2023, 51(9):69-73.

[2]刘磊."双碳"背景下推进中小企业清洁生产的难点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 2022(11):4.

[3]田春光.炼化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途径探索[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 29(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