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手术室护理防范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采用手术室护理防范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

杨剑梅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民医院  678200

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讨手术室护理在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把其分成两组,I组和II组均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都是由同一个手术团队负责手术,所有患者都开展术前访视、术中、术后的康复护理,I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术室专项护理。结果:II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后第一次排气的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明显比I组患者更短;II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更快,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I组患者更低,且数据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得出结论: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专项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术后身体康复用时,加快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减少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全面提升患者的手术护理效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手术室护理;术后康复;切口感染

胃肠道手术的手术位置比较特别,是腹部外科手术中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最高的手术之一。尽管当前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手术室环境都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切口感染防控工作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效,但是病原菌的影响依然较大,单纯借助硬件水平的提升无法完全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围术期护理质量也给切口感染的防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下面该文主要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专项护理,从中了解到其在防范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作用,进而提升胃肠道手术护理质量,不断优化手术室护理方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来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分析,把其分成两组,I组和II组均有30例患者。I组患者中的男女占比为18:12,患者年龄为(61.43±6.29)岁,患者的手术位置详情如下:有8例患者为肠梗阻手术,有16例患者为阑尾炎手术,还有6例患者为胃肠道穿孔手术;II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17:13,患者的年龄为(61.48±6.23)岁,患者的手术位置如下:有9例患者为肠梗阻手术,有15例患者为阑尾炎手术,还有6例患者为胃肠道穿孔手术。患者的纳入准则如下:患者满足胃肠道手术的要求;患者的年龄在18-75岁之间;患者的认知能力正常,是自愿参与到本文的研究中,且按照要求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患者的排除准则如下:患者术前合并局部或全身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合并较为严重疾病,将会给术后康复造成不利影响;患者术前半月内服用过抗生素类药物;患者有恶性肿瘤;患者是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的相关资料不齐全。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较大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都是让同一个手术团队进行手术,两组患者都开展了常规的术前访视、术中、术后康复护理,II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手术室专项护理,具体如下。

其一,手术心理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提前给患者普及一些健康宣传教育内容,让患者积极看待手术,了解手术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告知患者不要担忧,医疗团队非常有实力,增强患者的自信,通过实际案例让其相信手术团队的能力,进而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手术。

其二,提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设备和物品。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手术前需要保证所需的手术设备经过清洁消毒灭菌处理,设备的包装完好无损,标志清楚,否则不能使用;还要保证所用的设备在维检期内,减少设备在手术过程中的出错率,否则就会延缓手术时间,增加患者切口的暴露时间,增加感染概率。

其三,严格做好手术环境管理工作。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前严格监测手术室的相关指标,查看手术室内的净化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保证手术室的环境达标。

其四,切实做好手术室的无菌操作。进入手术室的所有人员都要按照要求穿衣,认真进行手净化及消毒,按照要求拿取手术室物品、处理手术室废弃物品等,减少操作不当造成的病原菌增加,减少切口感染。

其五,积极防范手术室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落实好抗生素药敏试验,科学选择围术期的抗感染药物;手术过程中应针对切口皮肤周围20厘米进行多次消毒,用医用胶贴到皮肤上保护切口;开腹后应通过全层保护器进一步保护切口,尽量减少切口周围沾染上腹内液体;在切皮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在切口周围使用保护垫,保护切口周围;完成手术后缝合切口过程中,需要用聚维酮碘对胃肠道断端进行缝合前的消毒;切口缝合过程中应选择吸附性较强的敷料盖住切口;腹膜缝合完成后应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肌层、皮下组织、切口皮肤等,还要用0.9%的氧化纳溶液和聚维酮碘交替冲洗,冲洗完成后再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全面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如手术用时、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客观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质量;通过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状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采用χ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存在较大差异,II组明显优于I组,具体见下表1(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详情

组别

手术用时(min)

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h)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h)

术后住院时间(d)

I组

66.02±3.14

23.07±2.13

66.41±5.92

6.58±1.95

II组

84.17±4.70

31.16±2.63

77.30±5.61

9.27±1.3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质量

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质量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愈合质量对比

组别

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

术后切口乙级愈合率

术后切口丙级愈合率

I组

15(50%)

10(33.3%)

4(13.3%)

II组

18(60%)

11(36.7%)

1(3.3%)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II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切口感染,I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切口感染,感染发生率为6.7%,明显高于II组患者(P<0.05)。

3讨论

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专项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用时,加快患者的术后身体康复,提升患者的切口愈合质量级别,减少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提升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里一你个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张琦. 手术室护理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智慧健康,2023,9(12):261-264.

[2] 孙彬.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16):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