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唐莉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人民医院    四川 阿坝州623100

【摘要】目的: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收存的200份病案信息做以回顾性分析,其中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病案资料归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3年1月间病案资料归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管理,观察组实施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管理,遂对两组病案归档错漏率、满意度,以及查阅用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病案归档错漏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病案管理中,为患者实施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病案资料管理效果,降低出现差错、遗失概率,有着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病案管理;应用研究

    病案作为医护工作者记录患者病症信息的凭证, 不但能够彰显医务人员业务能力,同时也是临床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重要资源。现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逐步广泛,大部分已由传统病案管理逐步转变为优化病案利用率、提高服务质量[1]。为明确病案管理中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我院留存的200份病案信息做以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间,收存的200份病案信息做以回顾性分析,其中2021年1月—2022年1月间,病案资料归为对照组,2022年2月-2023年1月间病案资料归为观察组。对照组病案信息中,男性、女性病患均50例,年龄3-60(平均42.37±1.49)岁;观察组病案信息中,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3-60(平均42.41±1.51)岁。组间病患受各类病症影响入我院治疗,经观察患者症状遍布周身,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行为能力,经治疗后均已治愈且转出院。组间病患一般资料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医护人员为患者病案资料施以传统纸质管理办法,其主要方法为:该组下100例病案信息做以人工整合、随即收录收集、装订排版、撰写编号并及时归档,进而对医护人员提供查阅服务。观察组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管理,其主要方法为:采用佳能(中国)DR-M260T专业高速文件扫描仪、数字式相机、计算机终端对接患者信息数据,对其进行管制整理,其主要涵盖收录扫描、图像优化、排版编目、质量筛查、数据录入等,并依照患者相关信息指定数据库资料及备份,在患者病案管理后,医护人员结合计算机终端做以检查分析,登录管理系统对相关资料做以线上调阅,并结合窗口打印形式进行资料传输和数据统计,故在患者传输资料期间,仅需要将患者信息录入系统,便可知晓全部内容,提高管理水平及质量[2]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统计组间病患不同管理方式下出现不同类型(无法提供、数据遗失、内容损毁、资料错误)归档漏错例数,同时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量表记录组间病患管理满意度,总计发放100份,回收100份,评测效率100%,总计积分100分,85分-100分为满意、70分-74分为一般、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该组人数*100%

(2)记录组间病案调阅用时,并做以数据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横向分析与组内纵向分析,分别采用t检验法及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计量数据以(IMG_256±S)表示,当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病案归档错漏率、满意度对比

    如表1,观察组错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1 组间病案归档错漏率对比IMG_256±S

组别

错漏率(%)

满意度(%)

无法提供

数据遗失

内容损毁

资料错误

发生率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n=100)

1

2

1

1

5(5%)

40

59

1

99(99%)

对照组(n=100)

4

4

4

3

15(15%)

40

50

10

90(90%)

t/x2

5.555

7.792

P

0.001

0.005

2.2 组间病案调阅用时对比

观察组调阅用时所需(3.75±1.63)min,对照组需(11.41±1.98)min,(x2=21.119;P=0.000)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病患在临床医治期间,其个人资料、治疗信息均由病案进行记录留存,其涵盖病案首页、病症发展、检测数据、诊断结果、医嘱开具、围术信息与护理干预等,进而知晓医院管理质量与医疗效果[3]

随着现阶段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对应各环节技术也在日渐成熟,不过仍存在一定程度出现医疗事故可能性。在此期间病案信息作为医疗纠纷诉讼关键素材,如有需求则应保留样本,予以复印,为此病案已发展为医疗体系运行及人员实践操作中重要环节[4]

现阶段个别单位仍采取常规纸质进行病案信息填写和全人力化资料留存管护,不过在整体应用效果上并不理想,无法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同时也不适合现今医护人员实践工作。现阶段随着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医疗体系中广泛应用,采取计算机技术管理院内患者病案资料,可有效缩短病案查询用时,从而提升工作质量

[5]

经此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医护人员在病案管理期间,通过运行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其病案管理效果显著提升,管理质量更为优异,降低在将病案归档整理期间出现错漏率,安全性较高,且能够有效缩短病案查阅所需用时,其应用办法相较于传统管理路径质量要好,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进而说明,将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应用于病案管理中有着显著临床应用效果,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同时能够充分满足病患(家属)及医护人员工作质量需求。

综上所述,在病案管理中,采取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干预,可有效降低出错、遗漏概率,缩短查阅病案所需用时,提高在病案管理期间医护人员、患者(家属)满意程度,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雪冰,岑朝,禤中平.医院病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视角[J].智慧健康,2023,9(08):46-50.

[2]谷洁琼.医院病案管理中应用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效果观察[J].办公室业务,2022,(19):185-187+192.

[3]黄小冰.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意义探讨[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6):157-158.

[4]黎慧蓉.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在病案质控中的应用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08):70-71.

[5]刘宝山,严帅.计算机技术背景下病案管理中数字化病案系统运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21,(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