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呼吸道疾病预防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牛呼吸道疾病预防及治疗

麦提图尔荪·伊敏

和田县伊斯拉木阿瓦提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新疆和田县 848000

摘要:呼吸道疾病是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牛犊引进质量的控制,确保通过相关医疗措施的完善,对其进行科学的甄别判断,对患病的牛进行合理的处理,在确保环境卫生保证的同时,提升家畜牛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促进整体畜牧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分析了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并提出了有关预防对策与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预防及治疗

引言:

牛呼吸道疾病属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其中较为常见的为肺炎、支原体病、结核病、呼吸道合胞体病以及巴氏杆菌病等,此类疾病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牛养殖过程中出现此类疾病发病并传播的情况,将会对牛养殖的整体经营收益产生严重的影响,为了确保牛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能够及时对牛呼吸道疾病进行科学防治,需要加强对牛呼吸道疾病预防策略以及治疗方法的分析。

1牛呼吸道疾病的基本病症分析

牛呼吸道疾病是牛呼吸系统常见的急性疾病。其主要是在犊牛上出现。一般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最容易出现疾病,尤其是犊牛在长途运输之后,更加敏感。在发病初期,犊牛的食欲会下降,后期病情不断加重,精神萎靡,鼻腔分泌物的黏液较多,体温上升速度较快,伴随呼吸难度大和干咳的情况。主要是由于病毒与细菌的感染和作用,在环境压力与应激作用下加剧病态。加上天气、饲料、环境等影响其休息而出现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的影响下,导致其并发性的病菌较多,因此导致牛的体质会下降,影响牛的健康成长。

2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

2.1牛支原体病

牛支原体病是牛常见呼吸道疾病,更被列为影响养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会诱发不同程度的急性和慢性呼吸道疾病,疾病的感染性和传染性都较强。牛支原体病有着非常广泛的分布,往往会和病毒以及细菌配合发挥传染作用。

2.2牛巴氏杆菌病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病时间是春、秋两季。牛巴氏杆菌病不仅可使牛出现出血性炎症、败血症等,还可使牛出现呼吸系统的水肿症状。

2.3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同样也是养殖户在日常养牛当中十分常见的牛呼吸道疾病,容易在秋、冬两季节暴发疾病,牛群当中的病牛以及带毒牛都是该疾病的根源,而且这一疾病属于世界性流行疾病,如果不能够及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则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

2.4其他

除上述牛支原体病、牛巴氏杆菌病和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病外,牛呼吸道疾病还包括牛肺炎和牛结核病等。

3家畜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对策

3.1保障牛犊引进质量

牛养殖过程中需要严格对引进的犊牛进行质量控制,不可自疫区进行犊牛的引进,杜绝犊牛引进带病情况的存在,犊牛在引进运输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犊牛的保护,需要通过各类措施的完善,确保其在运输途中各类疾病感染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在犊牛引进之后,不可将其直接混入到牛群中进行饲养,需要将其进行隔离喂养,并在实际喂养过程中进行各类病原体的检测,确保其健康安全无任何疾病携带情况,方可混入牛群进行综合喂养,避免新生牛犊的严禁携带各类病菌对整体牛群产生影响,确保养殖经济效益的稳定。

3.2科学检测治疗牛病

如在牛养殖过程中发现家牛个体存在呼吸道系统病变情况,切不可盲目进行治疗,需要上报当地兽医部门有专业的兽医队,其病变类型进行诊断并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在实际治疗时需要根据其病变情况选择相适合的抗生素类型,提升治疗效果,但不可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同时需要控制好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使用方式,确保家畜牛个体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避免其体内出现大量药物残留,影响其后期的奶制品以及肉制品安全。

3.3加强牛的运动量,提高牛的抵抗能力

在日常牛的饲养过程中,对于圈养的牛,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对其的运动量,在运动场地中做好有关基础设施,以帮助牛的消化和运动,并在牛运动过程中加强对其的管理。通过增加牛的运动量之后,牛的抵抗力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增强牛的体质,促进牛对疫病的抵抗能力,有效的抵御呼吸道疾病带来的影响。此外,在运动中还能观察牛的身体状态,并及时的加强对其的处理和预防,促进牛的养殖效益的提升。

3.4切实加强牛群的常态化管理,优化牛群的生长环境

为避免牛群被感染呼吸道疾病,在日常牛群饲养管理中,我们应切实注重对其的管理成效进行不断的提升和优化。尤其是应对牛群的生长环境进行优化,切实注重牛群的专业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做好对其的疾病预防和疫病防疫工作,确保牛的环境卫生得到优化和完善。具体而言,就需要确保其生活环境的卫生、清洁和干燥,切实做好牛舍周边的杂草、粪便等杂物的清理。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切实强化对其的饲料管理做好饲料检验工作,以确保其营养性达标,确保其水质达标。在对圈舍消毒时,还要确保牛舍的通风,及时的做好周边环境的日常性消毒工作,切实强化疫病的处理,这样才能将传染病的病源消除,促进其生长环境得到有效的优化和完善。

4牛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措施

4.1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牛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感染起到发病大多有3~5d的潜伏期,牛患病初期的症状主要为轻微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随着其病变程度都不断加重,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其患病2~3d之后,其咳嗽程度会逐渐加重,此时呼吸困难情况会越为明显,食欲下降并且伴随饮水量增加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僵化反应。牛呼吸道疾病的病程一般在15~30d左右,大部分患有呼吸道系统疾病的牛的饲养价值均比较低。

4.2科学治疗及技术要点

牛患有呼吸道疾病之后,需要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对其进行卡那霉素给药,如患牛存在呼吸困难需要兑入3~5ml的尼克刹米进行肌肉注射,按照此药物治疗要求进行连续一个疗程的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为牛进行合理的饲料供应,确保其体内水盐代谢平衡,以尽可能提升其治疗效果,针对病死的牛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无公害化处理,避免该类病菌的大范围传播。

4.3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外部引进

养殖户需要尽可能坚持自繁自养的养殖原则,严格控制好牛犊的外部引进,如养殖场的养牛数量难以达到其养殖要求,必须进行引进时需要联系当地的卫生监管部门并配合相关监督以及审查工作的严格开展,做好外部严重工作。另外,养牛场在对外部牛群进行引入时,需要尽可能减少运输途中对牛群造成的刺激,以避免人群患病率的出现,外部引入的牛群在牛场进入之前,需要进行至少两周的隔离并进行全面检查,无患病且完全健康的牛方可混入群中饲养。

4.4加强病死牛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牛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大多是由各类病菌感染所致,即便养殖户能够及时发现其病变情况并进行治疗,也无法完全确保其能够痊愈。因此,养殖户需要积极对牛群中出现的呼吸道疾病情况进行上报,做好无公害化处理,通过深埋或者焚烧等方式避免病死牛内各类病原微生物传播导致其他动物感染。另外,病死牛在进行无公害化处理时的选址需要尽可能远离水源,避免对人的日常生活用水产生污染。

结语:

总而言之,牛呼吸道相关病症是养殖场较为常见的病症,这种病症的感染性相对较强,对于牛本身和牛群的健康存在较大的危险和影响,所以在处置的过程中要综合性采取正确的措施,联合治疗和防护等手段进行积极的干预,以便促进牛的养殖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雪英.牛呼吸道疾病预防及治疗[J].畜禽业,2021,32(8):125-126.

[2]张庆德,王泗江,高振雄.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3):100-101.

[3]王芳.牛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22,43(5):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