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效果分析

张婷婷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神经外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摘要】 目的 分析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者发生感染,28例未感染,就22例肺部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受到年龄、呼吸机使用时间、吸入性肺炎、脑出血量以及格拉斯哥评分有关;护理后感染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ADL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将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用于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自理能力。

【关键词】 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

脑出血是一种高发于老年让人的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颅内血管破裂出血造成的,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措施,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保护脑神经组织,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1]。但是由于疾病的严重性,患者术后需要较长的卧床休息时间,易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同时可能加重患者的病情[2]。因此,认为详细了解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因素,同时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提高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对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实施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就其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患者发生感染,28例未感染。50例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5-72岁,均值(58.78±2.57)岁。

1.2 方法

1.2.1因素分析

收集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年龄、手术相关情况等,对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应用卒中量表(NIHSS)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进行评分。

1.2.2护理

①组建护理小组:选择科室内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建护理小组,进行相关的培训,使其详细掌握护理的实施方法、目的以及意义等。②护理第一阶段:首先需要和患者以及家属开展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以此为依据制定护理目标以及护理计划。然后通过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述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并且告知护理计划内容,取得患者的理解及配合。③第二阶段:此时患者的病情已经进入到了稳定阶段,应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并且对于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肯定。此外,应注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护理注意事项,并做好饮食指导。进行药敏实验,确定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细菌的入侵。定期帮助患者排出痰液,避免引起感染。④第三阶段:此时需要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然后告知家属的护理计划,引导家属主动参与到护理当中。针对于后遗症引起的生活上的不便,应在院内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且制定干预计划。⑤三四阶段: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随访,对于家属的护理执行情况详细了解,并且予以肯定。另外,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情况,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措施。⑥第五阶段:对于家属存在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并且适时调整护理方案。另外,通过有效的措施、健康教育等,帮助患者更好的融入社会。

1.3 观察指标

1.3.1就脑出血后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1.3.2分析患者护理前后NIHSS、ADL以及肺部感染好转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 24.0计算数据。变量以(±s)表示,定性以n(%)表示;分别以t、X2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差异显著。

2 结果

2.1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感染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长于未感染组,吸入性肺炎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格拉斯哥评分低于未感染组,脑出血量多于脑出血量(P<0.05);两组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 1 肺部感染因素分析[n(%)]

相关因素

感染组(n=22)

未感染组(n=28)

X2

P

年龄

<60

9

20

4.711

0.030

≥60

13

8

性别

12

14

0.102

0.749

10

14

呼吸机使用情况

<2d

6

20

9.624

0.002

≥2d

16

8

吸入性肺炎

13

7

5.966

0.015

9

21

格拉斯哥评分

≤6分

11

6

4.482

0.034

>6分

11

22

脑出血量

<60ml

7

17

4.121

0.042

>60

15

11

2.2感染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

护理前,22例患者NIHSS评分为18.95±2.25分,ADL评分为51.57±4.46,经护理,NIHSS评分降低至11.25±1.78分,ADL评分升高至86.43±6.71分;患者肺部感染好转率为90.91%(20/22)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进入了人口老龄化,脑出血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完善,该病的死亡率在不断降低,但是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3]。肺部感染直接影响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同时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因此,应详细了解诱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予以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就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与患者的年龄、抗生素的使用数量、呼吸机的使用时间、吸入性肺炎以及格拉斯哥评分过低等因素有关。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能力降低,致病菌更容易侵入到患者机体内引发感染。本次我院采取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发现护理后,患者神经功能以及自理能力显著改善,肺部感染的好转率达到90.91%。证实明确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过程中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肺部感染的好转,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分析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可以更好的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针对于患者术后机体抵抗力较差的情况,通过有效的饮食指导,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在呼吸机治疗患者的护理中,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流程进行操作,可有效避免细菌的侵入[4]。另外,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求家属一同参与,可提高家属的护理能力,在患者出院后可持续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延续性护理一直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3个月,在其间可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有助于患者肺部感染的好转。

总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自身情况以及治疗、护理操作等。应用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肺部感染的好转,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艳,尹碧,王海英,王燕,万蓉.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以时机理论为框架的持续性护理效果观察[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7):734-738.

[2]李剑峰.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J].实用临床医学,2022,23(6):15-17+29.

[3]王敬,罗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应对措施[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7):776-778.

[4]赵雪连.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