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融合

王绪燕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  -430000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建筑设计,不但有助于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而且能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建筑设计师要认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设计能力,使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筑设计;传承;融合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了建筑设计中的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因而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凝练设计元素和方法,通过采取借景取景、错落有致、以人为本等设计原则,进一步契合使用者的需求、舒适性和文化背景的考量,促使现代建筑设计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与情感,进而最终创造出与大众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和环境。

1传统建筑文化应用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在中国五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留存大量弥足珍贵的传统建筑文化、民族特色文化,各类文化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们在特定历史阶段审美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展现。而建筑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后,不仅升华了当代建筑的内涵,提高建筑设计水平,还可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师通过古为今用的方式向当代建筑中融入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使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相融合,使当代建筑富有现代气息的同时具有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

2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2.1实用性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十分注重建筑的功能性,建筑具有居住、宗教、防御、娱乐及政治等多样化功能,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砖石结构,例如故宫建筑设计采用木柱和木梁作为房屋框架,多以榫卯制作工艺为主,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且便于维修,可根据使用要求任意分割,亦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人“不求原物长存”的传统观念,因而传统古建筑植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与人文主义精神,兼具了实用性价值。

2.2审美性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注重建筑造型的整体美感和比例,在形式上多追求简洁、和谐和平衡。因而建筑的造型、雕刻和装饰多采用传统的纹样和符号,例如传统的福建民居建筑屋顶形状常常采用悬山顶和灰塑脊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而灰塑又体现了闽南地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其色彩艳丽、造型奇巧、别具匠心,亦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美学观念,因而具有重要的审美性价值。

2.3文化性价值

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和装饰,多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性,并逐渐形成了一室多间、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布局方式,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建筑形式其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例如藏族建筑设计中强调对山水的依托,而回族建筑设计则注重室内和室外的连通,建筑设计中的屋顶、门窗、地板等构件往往都赋予了极高的装饰性,通过雕刻、绘画和书法等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同部件上绘制着吉祥富贵的图案,例如龙纹、凤凰、花卉、仙人图等,这些图案既具有美感与建筑融为一体,亦传达了古人美好的愿景,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3在建筑设计中传承与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3.1创新建筑设计理念

要想保障优秀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就要摆脱“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加强对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观念的认识与了解,将人文观念融入设计工作中,不断优化与调整建筑设计理念,为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人们常说思想意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意识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的特点,才能保障设计工作顺利开展。建筑设计师应形成“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利用人文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增加新元素,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建筑设计的魅力与效果,而且能够创新建筑形式,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有机融合,为建筑设计行业的长效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建筑设计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参与建筑设计座谈会、宣传会以及其他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和借鉴新型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模式,拓宽视野,不断优化与创新设计理念,为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建筑设计中逐步凸显出来,融合传统文化的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主流趋势。通过不断学习,设计师可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形成一定的认知,树立起良好的传统文化设计理念,进而加快优秀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融合。

3.2重视建筑空间设计

全面分析与评价建筑设计工作,发现建筑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空间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影响着建筑设计的整体效果,以及建筑的后续使用情况。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格外注重空间设计,采用有效的设计方法,做好空间设计工作。建筑设计师可以积极学习与借鉴传统建筑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布局等,增强空间设计的文化性与历史性。如“四合院”是传统建筑重要的空间布局形式,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庭院环境与氛围。在现代的空间设计中,同样可以应用该元素,在其基础上融入一些新型设计要素,在营造良好生活氛围的同时,保障空间的独立性和私密性,形成具有现代性与特色性的建筑空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3.3应用中传统符号元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组成要素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的特征。传统的建筑符号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将其科学地应用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增强建筑设计的生命力,同时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建筑设计师要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建筑符号元素,了解符号元素的意义和内涵,在建筑设计中正确应用建筑符号元素,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建筑设计工作的影响力与有效性,进一步满足人们对建筑设计文化性的要求。

3.4提高文字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利用率

建筑设计师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还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字元素,增强建筑设计的独特性。中国书法包括很多类型,且汉字有很多讲究,蕴含着轻重、虚实以及节奏韵律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师可以将文字元素应用其中,提高文字元素的利用率,有效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融合[7]。例如,建筑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空间的功能特点、设计需求、使用者特证以及现代化设计标准等,从象形文字、甲骨文和宋体等文字元素中,选出符合实际的文字元素,将其应用于建筑设计。同时要改善与优化建筑设计手段,以增强建筑设计的艺术感与文化性。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设计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合理应用文字元素,不要盲目追求艺术效果,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效果。

结束语

中国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一方面为建筑设计企业的运行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建筑设计工作的难度与强度。建筑设计与建筑的使用性能和使用者的生活水平有着紧密的关联。目前,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要想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与设计质量,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建筑设计师需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展建筑设计工作,为人们营造出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廖子良.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散装水泥,2022(06):188-190.

[2]王广祥,卢景义,安尧夏等.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101-103.

[3]李艳霞.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发展探究[J].建筑结构,2022,52(2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