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研究

刘裕涛

61011519950228079X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土木工程建设中,为了满足设计安装需求,需要合理地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结构可以满足实际建设需求。其中,混凝土结构是土建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具体工作需求,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合理控制,促使其可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降低干扰因素给土木工程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土木工程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研究

引言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耐久性和可塑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及梁、板、柱等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施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制技术和混凝土质量监控等。施工单位要想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就要做好原材料选择和混凝土配制工作。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相关分析

1.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

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情况,我们在具体工作中发挥该项结构的功能和服务作用。混凝土结构主要由水泥、集料、水等材料混合而成,以满足工作需求。我们将这些材料充分混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效果得到合理保障。在施工中,我们需要做好集料的合理控制,确保集料能够满足具体施工需求。同时,还要对水泥类型进行合理选择,确保水泥经过选择后能够满足结构的基本需求。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情况,其可以分为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这些结构在具体施工中能够发挥相应功能,从而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这样可以使工程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

1.2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理

结合土木工程的基本情况,对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确保具体工作中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基本需求,使得混凝土工程的服务能力得到合理提升。另外,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前期的组织设计进行研究,并对方案进行设计处理,进而避免出现混凝土温度应力和热胀冷缩的裂缝问题。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设计阶段的处理工作,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然后,还要避免缺陷等问题给施工带来的影响。还要对膨胀剂等外添加材料进行应用,进而满足混凝土施工的基本需求,从而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质量。然后,还要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性能,需要保障结构的稳固性,进而满足混凝土的需求。

2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及影响因素

2.1混凝土的性质

混凝土存在问题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物理特性,混凝土自身的特性是由其体积的稳定性来确定的,由于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受到某些物理或者化学的作用,从而引起混凝土的施工裂缝,此外,如果混凝土本身的性质不稳定,则会使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下降,一旦有水进入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就会产生渗漏,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影响,从而缩短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混凝土的物理性质中,最关键的是其强度和耐久性,强度主要由水泥的质量和混凝土的配比决定,确保混凝土在承受压力时不发生破裂。耐久性则涉及到混凝土对环境因素如湿度、温度变化和化学腐蚀的抵抗能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是一个重要特性,它可以决定材料在受力后能在多大程度上恢复原状。

2.2混凝土的收缩性

在温度的影响下,混凝土会产生热胀冷缩。而当遇到过大的外力时,混凝土的收缩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收缩也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

2.3混凝土的徐变

由于混凝土工程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无论外界环境的力是大是小,混凝土工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再加上长期使用,混凝土就会产生一种非弹性变形,我们将其称为徐变。尽管在短期内,徐变对提高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减小内部和外部的温差、减小内部和外部的温差、减小施工裂缝等都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若长期使用,则会使建筑物整体产生变形,从而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引起广大建设者的重视。

3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施工要点

3.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水泥的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在选用水泥时,施工单位需要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水泥型号。例如,施工单位可以通过严格检验水泥品种、标号以及对生产厂家进行严格考核,确保水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且能满足施工要求。其次,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沙石骨料的选择对控制混凝土质量同样重要。根据颗粒大小的不同,沙石骨料可分为细骨料和粗骨料。细骨料是指粒径不小于0.16mm且不超过5mm的天然砂,粗骨料是指粒径不小于5mm的碎石。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规格适当、质量合格的沙石骨料来配制混凝土。最后,施工单位应做好外加剂的选择和控制工作。控制外加剂的添加量和使用方式,可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或变形,增强其抗变形性能和柔韧性。施工单位需进行多次试验,综合考量施工工艺、设计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用外加剂。

3.2浇筑技术

浇筑技术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对模板质量、性能展开详细检验,确保混凝土建设效果能够符合预期要求。在满足混凝土施工条件之后,能够推动建筑工程顺利完工。混凝土浇筑期间需要保证各项操作连贯、持续,通过控制混凝土浇筑频次和间隔,提升浇筑技术的实际效用。施工企业还要对混凝土浇筑温度进行监测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和施工环境都能符合相关要求。

混凝土浇筑操作包含多种类型和方式,一般情况下可以借助分层浇筑的形式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合理管控,推动混凝土浇筑操作顺利完成。在实际操作当中,需要先检查上层混凝土凝结程度,只有上层混凝土凝结效果达到相关要求后才能开展后续浇筑操作,如此一来就能保证混凝土质量性能都不受影响。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频率的控制十分重要。混凝土输送效率取决于机器设备的灵活性和转动质量,合理控制混凝土输送频次可以保证浇筑工作连贯、持续。

3.3振捣技术

振捣技术是混凝土施工的必要手段和关键技术,振捣技术需要根据混凝土施工要求和建设环境合理把控,振捣技术的使用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振捣过程的管理和掌控,在混凝土浇筑操作完成后,需要立即展开振捣操作合理运用振捣方法和检查技术,确保混凝土整体结构更加严密紧凑,让混凝土模板间隙保持在合理区间内。不仅如此,混凝土振捣操作需要和浇筑工作同步进行,避免混凝土强度、质量产生明显差异,彻底排除混凝土施工操作可能遇到的风险隐患和危害事故。在混凝土浇筑与振捣过程中,需要委派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做好机器设备检查与材料清点工作,进一步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和建设质量。

3.4养护施工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科学、规范的养护非常重要,因为养护效果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在通常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后的24小时内,施工人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冬季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养护,施工人员可以使用暖棚、覆盖薄膜、刷养护剂等方法进行养护。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数字化施工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施工单位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过程,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深入研究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水平,从而为土木工程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凌波,宋元灿.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散装水泥,2022(5):96-97,100.

[2]杨帆.分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发展导向,2022,20(24):96-98.

[3]孙亨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22,20(1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