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管控视角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城市设计管控视角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

黄明明

浙江凯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 宁波市 315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筑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市设计阶段的管控很容易被忽视,严重影响顺利施工。以城市设计为引领,探索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成为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对城市设计管控视角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管控;建筑工程设计;策略

引言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创作过程和技术深化手段,在城市中心区的设计构想和管控实施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立体统筹地段中诸多要素的组合与关联,综合协调各开发项目的关系,并通过城市设计导则进行三维精细化的控制与引导。城市设计的管控方法也日益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而在城市设计的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层面的城市设计专业化、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是必要的。

1建筑设计管理概述

1.1建筑设计管理含义(1)建筑设计管理直接关乎建筑项目的造价、质量、进度等,主要针对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二次深化设计、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管理。同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把握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用途、立面造型、成本造价、使用寿命等,保证项目的落地效果。从这一点可看出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2)设计管理内容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层次的交互,管理过程中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配合与协调,运用最新、可行的工艺技术,保证建筑设计管理高质量、高标准交付及其使用效果,进而为人们提供最为优质的环境条件。

1.2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建筑设计管理可满足建设单位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要求,完成采购输出和目标成本控制,且设计图及结果能准确地指导施工,减少施工中的扯皮现象。为达到建设单位需求,应在合理的周期内,针对设计阶段进行计划节点研究设定。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需要在边界条件不明确、设计和施工过程不能互相配合、建设单位决策不成熟等方面采取恰当的管理策略,确保设计方案顺利实施,以彰显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为了确定边界条件,必须与有关当局、审批机关、建设单位沟通,明确设计方向;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减少重复,应积极与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交流,根据工程进度,结合实际要求,明确项目设计进度,在建设单位不同决策层次上,将建设单位的需求转换为设计资源,不断缩小和清晰设计边界;设计线的各个专项,如建筑、室内、景观、结构、机电、灯光、幕墙、标识设计等多专业同时进行,应确保各专业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周期紧凑;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应合理衔接。例如,在方案确定后,先进行基坑支护,稳定后进行桩基加固。总工期贯通执行时,应进行各工种的搭接,及时为施工提供稳定的先决条件,局部稳定区域先行出图,不稳定区域后出图,控制好设计要点,合理安排出图时间,负责设计和施工的部门负责图纸审查,确保一次完成,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有序进行,达到实际要求。

2城市设计管控视角的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策略

2.1组织专业的城市设计编制研究

首先,在组织城市设计编制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打造城市设计工作的智库。这包括城市规划设计机构、设计咨询公司、高校研究机构等专家团队,以及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和社区等各类利益相关者。同时,城市设计的编制和研究应该与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以发掘和满足城市发展的多样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诉求。第一方面,通过设计招标或者竞赛方式,聘请顶尖的专业技术团队,获取国际级高水平的城市设计或专项设计,确保其前瞻性和专业度。第二方面,通过专家评审、工作坊等形式,组织行业资深专家、社会各专业、各层次人员,对城市设计进行把脉号诊,确保方向,注意细节,严防遗漏。第三方面,组织各审批部门进行会审,确保城市设计相关内容合理合法,依规可行。其次,城市设计的编制和研究应专业,注重创新和实践。在前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上,应该注重数据收集和整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产业、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特征的系统性研究。同时,还应该加大技术创新和设计模式的探索和应用,提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创新性和实践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文化、人文、科技的城市美学,形成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管理局面。

2.2强调全域全要素,与城市设计规划编制体系相融合

在建筑工程中,全面考虑全域全要素的城市设计理念至关重要,这要求在城市设计各层面与建筑工程规划的目标和要求相匹配。宏观层面的城市设计应与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相辅相成,关注山水林田湖草与城乡的空间关系,进行全面的生态、生活、生产空间布局。在这一过程中,城市设计不仅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还要协调城乡建设与建设的资源分配,优化开发与保护的条件和边界,为建筑工程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中观层面的城市设计要在城镇和乡村聚落单元中进行更细化的土地使用与空间布局规划。在城镇空间单元中,强调功能和结构的完善,加强城镇空间与周边的蓝绿网络、开放空间和文化廊道的连接和协调。微观层面的城市设计重点在于城区地块和村庄规划的细节处理。关注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乡村应重视保护和提炼地方文化空间和传统建筑元素,提高乡村居住的品质,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可持续性。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城市设计方法旨在将城市设计的传统优势与建筑工程规划的现代要求相结合,从而实现高效、协调、可持续的规划。

2.3组建专业的城市设计管理团队和机构

首先,城市设计管理团队应该是由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管理团队应包含建筑、规划、景观、交通、市政、工程、经济等各个专业,这些人员应该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了解城市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同时,管理团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其次,城市设计管理团队应该有一个周密的机构流程和管理方案,以确保设计要求及时管控落实到位。这个流程和机构应该包括需求管理、方案设计、技术核查、实施管理等,形成建设单位、设计机构和城市设计管理团队相互配合、工作流程紧密连贯的工作机制。这样的流程和机构能够规范和标准化整个城市设计的运作流程,从而使得城市设计管控工作得以持续有效开展。最后,城市设计管理团队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提升工作效率。在现代城市设计管理中,不少设计团队采用可视化设计软件、片区调查数据、自动化工具等高科技手段以加强协调合作和规范化管理。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速度和管理效率,实现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理,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共享和数据分析来促进城市设计的完善。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设计环节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建筑质量,需要充分发挥设计理念的指导作用,准确把握设计方向。此外,通过对工程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可以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并考虑到风险因素的存在及其产生的影响。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注重设计的问题和评估,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有助于促进建筑工程的安全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标识与管控模式研究[J].商业应用研究,2021(13):66-68+97.

[2]崔晓婷,张飞飞.城市设计管控视角下的建筑形态创新探究——以深圳市为例[J].建筑技能培训与研究,2020,16(02):6-8+20.

[3]陈晓苑.高层建筑能耗管控技术及应用研究[J].建筑材料与装饰,2020(08):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