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1

神经外科重症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张慧慧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对机械通气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探究护理方案对于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位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80例机械通气患者平均分成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结果:护理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具备更短的机械通气时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应当以全程、全覆盖的形式,针对患者的住院需求,设定更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

关键词:神经外科;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护理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为了紧急缓解患者的通气问题,通常都会采取机械通气的方式进行诊治,合理、规范的机械通气治疗手段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同时,还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机械通气是一种比较常规的治疗手段[1]。但是机械通气会对患者的机体组织产生一定的损伤,且患者的病情病况比较严重,身体机能有可能无法耐受重症监护室的诊疗强度,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生理及心理方面的不适及负面影响,造成患者治疗依从度变差等问题。为了有效缓解机械通气患者的不适感,现选择调整护理干预措施的方式,对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接受机械通气诊治措施的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在初步筛选病人就医情况、机体条件之后,最终选择将80名机械通气住院患者。参与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的医务人员,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将80名机械通气住院患者均分为两种并采取不同的镇静镇痛与护理方案。其一为护理实验组,共有机械通气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该组机械通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78岁,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64岁;其二为护理对照组,共有机械通气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该组机械通气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42岁,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62岁。从两组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差异来看,P>0.05,应视为不具备统计学意义,院方医学伦理委员会也对本次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研究方案进行审核,决定通过。

1.2方法

护理实验组:除普通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患者治疗干预外,还针对患者的个人情况,建立了综合性的护理措施,以RASS评分为依据,尽可能排除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的不良因素影响,比如呼吸机、血压变化、睡眠障碍等,并依据患者的RASS评分分级,设定为不同剂量的镇静药物,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实书写护理记录。

护理对照组:以普通、常规的方式对该组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发展全程。

1.3观察指标

由于两组患者镇痛镇静的护理效果与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有关,因此将上述两项数据作为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护理研究结果以SPSS 22.0 软件为手段,若P<0.05,可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的对比

如表1数据汇总结果可知,护理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具备更短的机械通气时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该项数据P<0.05,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

1 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的对比(取平均值)

组别

病例

总数

机械通气时长(d)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长(d)

护理实验组

40

4.89

5.27

护理对照组

40

6.13

7.92

3讨论

对重症患者进行机械通气诊治,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坚持的呼吸支持,由于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危重患者会受到疾病的严重干扰及影响,患有意识障碍的疾病风险比较大,而留置导管也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一定的不适感,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出现明显的焦虑、不安、紧张等情绪,不利于后续的诊治和护理,甚至一些患者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现象,对患者的监护和护理诊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2]。而再结合患者护理需求和机体情况评估后,对患者采取更全面更科学的护理干预举措,显然可以有效稳固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

综上,从本次护理干预方案得到的临床研究结果来看,护理实验组的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因此,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中机械通气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应当以全程、全覆盖的形式,针对患者的住院需求,设定更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

参考文献:

[1]马慧颖. 早期活动联合音乐疗法对机械通气患者ICU后认知损害的预防效果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3.

[2]文利. 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对ICU神经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谵妄、舒适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2, 10 (04):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