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教学方法在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综合教学方法在医院感染防控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袁丽洁 武卓通讯作者

陕西省人民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陕西 西安 710068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感染防控培训采取综合教学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感染培训人员80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时间在2022年1月-2023年8月,其中2022年培训40例,采取常规教学法,2023年培训40例,采取综合教学方法,评价培训人员对院感知识的认知率及防控能力。结果:2023年组院感认知率高于2022年组,p<0.05;2023年组的医护人员院感防控能力高于2022年组,p<0.05。结论:医院感染防控培训中采取综合教学方法可提升被培训者的职业素质,使其掌握院感防控方法,提升其防控能力及院感知识认知率,该教学模式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综合教学方法;院感防控;培训;认知率

医院感染指的是住院期间所引起的感染,包括住院治疗期间感染及住院期间引起感染但在出院时发病,具有流行、无法有效控制、结果难以预测等特点,对患者的疾病、健康均产生不利影响[1]。随着医院感染事件持续性发生,各级医院均关注感染防控工作。过往培训期间,多采取常规教学法,即,培训期间,按院感定义角度出发,培训医护人员对院感的认知及重视度,使其在工作中积极规避院感。但该教学方法内容单一,医护人员往往机械记忆,理解不足,无法内化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依旧无法有效规避院感[2]。综合教学方法是结合先进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对常规教学方法进行升级,使医护人员认识到现代化医疗对感染知识的重视度,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本研究针对医护人员作为对象,分析不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8月感染培训人员8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培训时间分组,2022年组有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23-57岁(36.28±6.21)岁。2023年组有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2-58岁(36.65±6.32)岁。两组医护人员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2022年组:常规教学方法在实施期间,培训教师先组织院感培训方案。且评估参与人员对院感知识的认知,以问卷调查为主,包括手卫生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及职业防护知识、耐药菌感染知识等。根据医护人员实际情况,按教学大纲进行培训,使用PPT及多媒体进行讲解,每次培训时间为30min,在课堂上互动学习,第二次培训期间提问,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了解情况,共计培训8次。

2023年组:在培训期间制定综合教学方法,培训分为理论培训及技能培训、拓展培训三个阶段。在理论培训上,共计涉及2学时,培训教师根据医院常见的感染类型,说明医院感染的传播路径、多重耐药菌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等方法,并学习如何对物品进行灭菌及环境管理。以多媒体、讲座的方式进行培训。在技能培训上,培训医护人员七步洗手法、针刺伤处理方法、无菌处理技术、职业暴露应急处理等。在培训期间以情景演示为主。在拓展培训期间,培训时间为1学时,其培训内容是医院感染防控的新进展、相关案例警示指导,以食品联合多媒体为主。在培训期间,培训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认知及外科消毒定义原则等,帮助医护人员了解隔离标识、不同隔离标识的使用原则,掌握医院标准预防措施。根据卫生管理条例,制定基层医疗单位院感控制措施。

1.3观察指标

①院感知识的认知率:通过问卷对医护人员培训后的院感知识认知率进行统计,全面认知,医护人员全面了解手卫生及多重耐药菌管理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可应用,问卷评分>80分。一般认知,了解院感防控知识,问卷分值50-79分,认知不足,院感知识认知不足,需继续培训,问卷分值<49分别。②防控能力:自拟院感防控调查表,其中包括手卫生规范、消毒隔离灭菌、多种耐药菌管理,各个项目最高分为10分,分值高表示防控能力强。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标准差采取表示,检验值t,计数资料概率%表示,检验值x²,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医护人员院感认知率对比

2023年组院感认知率高于2022年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医护人员院感认知率对比(n,%)

组别

n

全面认知

一般认知

认知不足

认知率

2023年组

40

21(52.50)

17(42.50)

2(5.00)

38(95.00)

2022年组

40

18(45.00)

15(37.50)

7(17.50)

33(82.50)

3.658

P

0.046

2.2两组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对比

2023年组的医护人员院感防控能力高于2022年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医护人员的院感防控能力对比(,分)

组别

n

手卫生规范

消毒隔离灭菌

多种耐药菌管理

2023年组

40

7.65±2.58

8.35±1.56

8.39±1.05

2022年组

40

5.61±1.55

6.18±1.36

6.24±1.18

t

5.355

6.215

4.186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医院感染是院感控制不到位引起的问题,一旦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的住院周期延长、治疗费用增加,甚至会引发医患纠纷。随着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颁发,我国各个地区重视院内感染管理工作,但管控力度不足,宣传不到位,导致我国医院感染发生率依旧较高[3]。在本研究中,采取综合教学方法取得显著的效果,该分组内培训的医护人员院感控制能力大幅度提升,院感认知率也比较高,通过综合教学方法进行培训,以多路径让医护人员重视感染,明确感染防控的通道,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环境、手卫生,持续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观念,相比常规教学法,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杨柳, 韩娜, 曹立云, 丁炎明. 兼职感控护士在病区感染防控中的作用[J].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24 (01): 5-8.

[2]夏小琴, 谢得力, 温鸿. 医院血管导管相关血

流感染防控培训的改进与思考[J]. 浙江医学教育, 2023, 22 (06): 355-360.

[3]莫兰芳. 多部门联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 名医, 2023, (19):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