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设计管理平台上对于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关于建筑设计管理平台上对于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柴煜明

中航建设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026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目前,数字化时代的全面覆盖,在建筑行业领域中对建筑设计管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数字化在建筑设计管理平台上的应用价值分析,对应用途径、应用难点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数字化技术管理手段,使建筑设计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精细化。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数字信息化技术;智慧运维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有效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支撑。其中,城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注重城市空间的规划,更需要考虑城市的美学价值、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等方面。而在城市设计的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层面的城市设计专业化、精细化规划建设管理是必要的。

1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有效的建筑设计管理可满足建设单位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人们对建筑物的审美要求,完成采购输出和目标成本控制,且设计图及结果能准确地指导施工,减少施工中的扯皮现象。为达到建设单位需求,应在合理的周期内,针对设计阶段进行计划节点研究设定。在工程实践中,往往需要在边界条件不明确、设计和施工过程不能互相配合、建设单位决策不成熟等方面采取恰当的管理策略,确保设计方案顺利实施,以彰显建筑设计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确定边界条件,必须与有关当局、审批机关、建设单位沟通,明确设计方向;为了提高决策效率、减少重复,应积极与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交流,根据工程进度,结合实际要求,明确项目设计进度,在建设单位不同决策层次上,将建设单位的需求转换为设计资源,不断缩小和清晰设计边界;设计线的各个专项,如建筑、室内、景观、结构、机电、灯光、幕墙、标识设计等多专业同时进行,应确保各专业配合,充分发挥作用,周期紧凑;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应合理衔接。例如,在方案确定后,先进行基坑支护,稳定后进行桩基加固。总工期贯通执行时,应进行各工种的搭接,及时为施工提供稳定的先决条件,局部稳定区域先行出图,不稳定区域后出图,控制好设计要点,合理安排出图时间,负责设计和施工的部门负责图纸审查,确保一次完成,从而保证建筑项目有序进行,达到实际要求。

2数字化应用在项目上的难点分析

数字化技术相比传统的建筑设计方式,具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全过程建筑工程设计管理平台的开发,需要既懂建筑设计工程,又懂软件应用的高端复合人才。这种人才的稀缺,两个专业的互不了解,造成了当前行业信息化应用较少,自主开发困难的现状。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先建筑设计二维设计,后期BIM工程师再进行翻图,不仅造成设计流程时间的加长,同时也造成后期修改的被动。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建筑师们的个人素质。对于合格的建筑师,不仅需要良好的设计专业知识,还应当熟练掌握一定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对建筑设计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数字化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建筑设计数字化应用的整体水平。管理成果质量的指标化是项目管理科学数字化实现的另一个难题。通过对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研究,找出具有普适性、可复制性的指标,在不同设计阶段,可通过基础的质量核查,以及多个维度、各个专题核查纵向聚焦在时间维度上。对于可能出现反复性、衍生性的协调问题提出多条记录的管理追溯办法,明确设计边界和责任主体。设计管理者通过该追溯机制,可以直接落实到责任主体,将问题闭环,使项目往更明晰的方向推进。

3建筑设计管理平台上对于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1建筑设计造价的合理控制

建筑设计标准在很长时间存在一定的外部性,设优化设计之后会出现设计费用下降的情况。而一旦出现这一问题则会导致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下降,无法保证下一次设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则需要建筑单位保证建筑设计造价的合理控制,有效提升设计人员的薪资福利待遇,并提高人员投资。这样才可以提高设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起到鼓励激励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设计成本。同时建筑设计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设计意识,重视设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降低设计成本并优化建筑整体性。同时还需要详细分析建筑的不同设计功能,优化设计流程,保证后续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3.2强化设计中的信息管理

为达到完善的管理效果,针对建筑工程涉及的设计信息,应从信息存档开始,保证信息存储合理,并保证信息的精确度,在核查设计数据时,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改,避免在送审阶段出现严重错误。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按照设计合同和程序明确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保证在规定工期内顺利进行。此外,要收集、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和基础资料,做好工程设计工作,依据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从项目业主设计委托书和技术条件要求出发,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和标准规定进行设计。针对设计信息管理,可建立科学化的信息管理平台,运用现代技术,将信息集成应用作为平台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以控制设计信息,减少信息的重复和交叉,真正做到项目管理信息化,且信息化建设可有效增强各个部门联系,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

3.3数字化应用在智慧运维与智慧建筑

将数字化交付的设计成果与大数据、AI技术相结合,可实现数据挖掘引领技术的提升,在智能设计与运维、智慧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智慧运维是一种建立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基础上,高度集成三维数据模型的运维管理体系和工作模式,它通过协同各参与方进行信息交互、模拟整合和数据分析,将相关工程问题前置、一体化解决,最终在提高生产效率、工期缩短和成本节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4应用于施工图纸内容设计,保证图纸的合理性

设计建模环节要重点分析步骤,明确施工时梁、柱组件种类,清晰划分参数,并标记于图纸中。创建组件时,要基于平面法完成标准图集的设计,形成文件内容、标签、信息,调控多项信息内容。整个环节要保证BIM参数和实际情况相符,然后构建混凝土架构模型、文件内容,以此模型软件为基础构建柱子及梁板模型。以BIM中的三维模型为依托,借助二难抽象符号、线条集中化表示。通过这两种形式能够清晰且高效地展示项目情况,集中组合了多项数据信息,图纸的设计也更加合理。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字信息化时代赋予了传统设计与工程建设领域一次重大机遇,设计及其管理的内在界面和思维界限都在朝着有序化、集成化、精细化方向延伸与发展。建筑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数字化技术管理手段,全方位地呼应和回馈数字化浪潮下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提高建筑质量,合理控制成本造价,对工程设计管理实施更加科学化的管理,促进企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宏伟,李越轩.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2(8):0001-0004.

[2]马艺洲.BIM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模式中的应用微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2021(12):0029-0031.

[3]刘雯,苏骏.融合与重塑:基于数字化思维的设计管理探索与实践[J].当代建筑,2021(3):35-38.

[4]林必毅,王志敏,吴俊杰.人工智能与智慧建筑[J].智慧建筑与智慧城市,2022(1):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