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赵雪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的必要性。方法:遴选我院的6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信封法分为两组,包括参照组(31例)、观察组(31例)。观察组开展护理礼仪培训,参照组未进行护理礼仪培训,分析两组护理礼仪知识考核成绩、护士综合素质情况,研究时段为2022年6月-2022年12月。结果:观察组护理礼仪知识考核成绩评分、护士综合素质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展护理礼仪培训,不仅能够增加护士对于护理礼仪知识的了解,还可促进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可促进护理事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护理礼仪;护理职业工作;必要性

在我国临床护理工作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也发生了革新。现代护理行业对护理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专业技能,而是拓展为包含仪表、态度以及服饰等多方面的要素[1]。护理人员需要从多个角度遵守护理礼仪,自觉遵守行业标准,这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门诊护士作为患者与医疗机构沟通的第一道防线,其言行举止直接反映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以及管理水平,因此护理礼仪在护理职业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的62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的必要性,期望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详细内容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的62名护士(均为女性),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2022年12月,以信封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31例作为参照组,剩余31例作为观察组。参照组年龄为24-38岁,平均(31.08±3.71)岁;工作时长为1-8年,平均(4.50±1.02)年。观察组年龄为25-37岁,平均(31.07±3.69)岁;工作时长为1-8年,平均(4.50±1.15)年。经SPSS23.0软件比较两组资料,确定无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未实施护理礼仪培训工作,观察组实施护理礼仪培训,具体为:(1)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由护理部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确保培训内容系统、有针对性,确定培训的具体目标,例如提升护理人员的礼仪水平、强化患者中心理念等。目标应该具体、可衡量,以便评估培训成效。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进行调研以了解护理人员的实际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谈等方式获取护理人员和患者对礼仪培训的期望和反馈。(2)创建“提升护理人员素质”、“以患者为中心”为主题。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沟通能力、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系统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更加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培训强调将患者置于医疗服务的核心位置。护理人员应该在工作中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感受和期望,通过亲切、尊重和关爱的态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综合性的医疗服务。(3)选派护士参加专业礼仪培训。选派护士参加专业的礼仪培训,确保培训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培训的系统性,涵盖从基础礼仪到专业礼仪的全方位内容。确保培训过程中有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并能够针对护士的实际工作需求进行培训。(4)组织礼仪知识讲座。通过组织讲座形式,介绍职业礼仪与生活礼仪知识,包括礼仪基础知识、礼仪行为规范标准等,采用多种形式展开。(5)组织护士礼仪竞赛。在培训后组织护士礼仪竞赛,以科室为单位,通过竞赛形式巩固培训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6)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在完成培训后,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及时发现护理工作问题,为进一步整改提供依据。

1.3观察指标

(1)护理礼仪知识考核成绩。依据护理礼仪与行为评分标准对护士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与临床考核两部分,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考核成绩越好。(2)护士综合素质。应用自制护士综合素质评价表评价两组护士综合素质情况,包括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作风、精神面貌。

1.4统计学处理

所用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明显。

2结果

2.1护理礼仪知识考核成绩分析

表1显示,观察组护理礼仪知识考核成绩评分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1:护理礼仪知识考核成绩分析表(±s,分)

组别

理论考核

临床考核

观察组(n=31)

94.28±2.62

93.62±2.18

参照组(n=31)

92.85±2.38

91.84±2.74

t

2.249

2.830

P

0.028

0.006

2.2护士综合素质分析

观察组护士综合素质评分均较参照组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2:护士综合素质分析表(±s,分)

组别

工作态度

工作能力

工作作风

精神面貌

观察组(n=31)

93.28±2.03

94.92±2.74

92.03±3.07

92.85±3.41

参照组(n=31)

91.85±2.19

92.73±2.63

89.96±3.15

90.73±3.29

t

2.666

3.210

2.620

2.491

P

0.009

0.002

0.011

0.015

3讨论

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护理模式的多样化和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迫切需求是与时俱进的重要方向。礼仪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素质,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是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护理礼仪是指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准则,旨在确保患者得到尊重、关爱和专业的护理服务,护理礼仪不仅包括仪表仪容,还涉及沟通技巧、态度、职业操守等方面。护理礼仪培训对于提升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维护医疗机构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护理礼仪能够营造温馨、亲切的医疗环境,使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2]。此外,护理礼仪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患者需求,提供更为个性化和综合的医疗服务,最终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综上所述,护理礼仪对护理职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开展护理礼仪培训,不仅能够增加护士对于护理礼仪知识的了解,还可促进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护理职业形象,可促进护理事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冬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护理礼仪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23,39(20):87-90.

[2]玉湘萍.护士礼仪培训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4):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