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细节中积累专利检索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在生活细节中积累专利检索经验

信欣 刘锁(等同第一作者)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天津 300304)

摘要在专利检索过程中,机械领域经常会遇到一些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原理显而易见的专利申请。而往往越是简单的结构越难以用关键词限定出合适的检索范围。本文从工作过程和原理出发,提出在生活中注重细节的积累,有利于在检索过程中找准检索入口,迅速确定检索方向。

关键词专利检索机械结构检索入口

一、引言

在专利检索过程中,机械领域经常会遇到一些结构比较简单、工作原理显而易见的专利申请。由于机械结构的撰写用词五花八门,检索过程中一方面难以确保充分全面地对同义词、近义词进行关键词扩展,另一方面该类简单结构所使用的零部件(例如连杆、滑槽等)往往能够用于多种装置中导致该类关键词检索噪音较大。因此,往往越是简单的结构越难以用关键词限定出合适的检索范围。此时通常采用分类号作为检索入口,使用效果类关键词从侧面进行描述,减少结构类关键词的使用并大范围浏览检索,通过不断调整检索方向来寻找相关现有技术。因此,最初检索入口的选择对检索效率的影响非常大。本文针对此类专利申请的检索入口的选择提供以下思路。

二、灵感来源于生活

对于该类结构简单的专利申请,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一般不会凭空想象出一些结构,其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灵感,在一些小结构的基础上作出改进或者转用。比如发明人发明一种汽车座椅,可能在发明过程中觉得日常的微波炉旋钮结构较为巧妙,于是将微波炉上的旋钮用作座椅调节的控制旋钮,又觉得防盗门的铰链比较结实,于是又将门铰链用作座椅的靠背倾斜铰链。

因此,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同样多留意一些普通的细节,多了解一些小物件的工作原理,同时在检索过程中从相同的角度出发,就能迅速确定检索方向、提高检索的质量效率。

【案例一】

案例一是一种用于将货车的驾驶室支撑在抬起状态的支撑结构(如图1所示),该支撑结构采用伸缩杆和特殊形状的锁定片(如图2所示)来实现驾驶室抬起后自动锁定在抬起位置,并在需要解锁时仅需继续向上抬起一定距离即可实现解锁,进而将驾驶室放倒复位。

分类号为B62D33/077(货车的上部结构与车架之间的连接装置)。

图1

图2

显然,该案例的特殊形状的锁定片是本案的重要发明点,也是检索的主要方向,但该特殊形状难以用关键词来形容,在本案给出的车辆领域的分类号下也未检到相关文件。

但在生活中,窗户的支撑结构中就存在类似形状的锁定片,尤其在一些办公楼的外开窗户中具有类似的支撑结构,如果在日常的开窗过程中能够注意到该结构并留意其工作原理,就能够迅速打开检索思路。

通过在淘宝网采用窗户支撑进行检索并得到相关产品后,在其淘宝名称里有该产品的专业名词:风撑。采用该“风撑”关键词以及利用该“风撑”关键词统计得到的分类号E05C 17/08(用特殊方法松脱的延伸在窗户与窗框之间的保持窗户打开的杆或类似部件,例如,通过进一步打开而自动松脱)即可检索得到相关现有技术。

【案例二】

案例二是一种在焊接管道内壁时提供保护气的装置,其认为现有技术的焊接保护气直接喷出过于集中,保护气不够分散和均匀,因此在保护气管路出口处设置了散气结构,在散气结构内设置的扇叶(原理示意如图3所示),该扇叶可在保护气吹出的过程中在保护气的带动下旋转,进而该旋转的扇叶可以将保护气分散的更加均匀。

分类号为B23K 37/00(焊接领域)

图3

显然该扇叶因被保护气吹动而发生旋转,发生旋转后又反过来将保护气打散的更均匀,是本案的发明点之一。

在生活中同样存在类似结构,比如最近流行的一款网红水龙头喷头,其淘宝名称为:防溅水龙头。借此灵感,在检索中使用水龙头的分类号B05B1/18(具有多个出口孔的洒水器)并结合扇叶、均匀等关键词直接得到相关现有技术。

【案例三】

案例三是一种车辆座椅的高度调节装置,其利用把手和锥齿轮等传动件带动转盘转动,在转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呈阿基米德螺线状的齿槽(转盘示意如图4所示),齿槽上啮合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上固定有摆杆,转盘的转动带动扇形齿轮转动进而带动水平放置的摆杆向竖直方向摆动从而顶起车辆座椅。

图4

显然,该案例的转盘以及转盘上表面开设的特殊形状的齿槽是本案的重要发明点,也是检索的主要方向。因此,该结构的专业名称就是本案检索的重要入口。在本案中该齿槽的名称为:阿基米德螺旋齿轮,显然这是申请人自造的一个词。

在生活中,具备类似特殊形状的齿槽出现在了三爪卡盘上。

通过在百度百科查阅三爪卡盘的工作原理可知该齿槽的专业名称为:平面螺纹。利用该平面螺纹进一步统计分类号并查找分类表得到B23B 31/163(通过一个或多个螺旋槽带动夹爪径向运动的卡盘)。可知,在分类表中利用“螺旋槽”形容该结构。因此,以上得到了两个专业名词:平面螺纹、螺旋槽。进而通过该关键词为入口结合高度调节得到相关现有技术。

此外,本案还有另一发明点,其为了将调节高度后的座椅锁定在该位置而在把手上设置了一锁定环,在需要调节高度时,将锁定环拔出即可解除锁定,此时可以旋转把手调节高度;当调节完成后,松开锁定环,锁定环复位从而将转轴锁定住,防止把手意外转动。

在生活领域中,哪里最有可能出现这种带锁定结构的把手呢?显然,在水井、卷扬等领域,人们利用卷轴将物品提升到一定高度后,如果意外松脱把手,显然需要一个安全装置来防止物品掉落。该卷轴具有专业名词:绞盘。通过绞盘统计分类号并查分类表得到分类号B66D 1/06(人工操作的绞盘中的防止手把意外转动和随之而来的载荷下降的安全手把),进而使用该分类号获得相关现有技术。

三、总结

随着专利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发明人开始将生活中的一些小结构应用于一些专业的领域或者特定的场景。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我们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细节结构的探索和积累,如此才能准确站位本领域技术人员,才能在检索中自信从容、信手拈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