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应用

王婉茹 王力

太和县人民医院,安徽 阜阳  236600

摘要:在我们国家不断进步,国内各个领域持续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也获得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并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中,为社会生产方式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背景下,许多医院也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调研,发现许多三甲、民营医院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方面仍有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成为制约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针对信息化技术,在目前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应用

引言

医院医疗设备指的是单独或组合应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材料、器具或其他物品、软件等。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工作、临床学科工作及科研、教学工作的基本要素,能够为多种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便利。近年来,信息化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大大促进了医疗设备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高。

1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重要性

医院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既能填补现有医疗设备的维修和管理的空白,又能极大地提高设备的维修工作效率,减少故障的发生。另外,建立自己的专业技术团队,既能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又能与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从而提升医院的整体设备管理。

2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问题

2.1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维程度较低

采购设备初期工作量大,整体情况混乱,采购医疗设备后需要建立医疗器械档案。医院的医疗器械档案尚未达到信息化管理,纸质器械档案已经积累。设备的初期维护是非常困难和乏味的。此外,许多高管已经厌倦了与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打交道。每年的投标量很大,不仅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审查,还需要与众多供应商进行沟通和会议。如果不遵守以下医疗设备的归档工作,很容易导致设备归档信息丢失。由于设备档案信息丢失,维护人员希望使用设备档案来完成设备维护。维护和保养的困难也影响服务质量。此外,目前大多数医疗器械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实际人力才能完成,设备信息化管理和维护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

2.2缺乏系统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

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很多医院都将大部分预算投入采购先进的医疗设备中,但却没有一套系统化、精细化、操作性强的医疗设备信息系统。当前,医院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尚在信息化管理的初期状态,缺乏完整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和策略,导致信息化建设难以规划和实施。仅用信息管理平台进行较为基础的工作,设备管理系统与信息化建设存在差距较大存在理论研究与管理滞后的矛盾。

3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应用

3.1在设备维护数据收集与报修管理中的应用

设备管理和维护的主要问题是维护技术和维护时间。系统维护应用程序、维护单元坐标、销售工程坐标、多重维护数据,因解决方案和以下维护周期都是详细的文件,服务效率很低。使用计算机系统维护医疗设备可以更好地管理医疗设备,在每个医疗设备上安装计算机系统,并管理唯一的识别号,这意味着更高的性能。设备维护系统还记录医疗设备的维护周期,并定期记录和分析统计数据和维护值。

3.2完善信息化设备管理系统

信息化统需要随时记录医院所购买的设备的详细信息,以及医院医疗设备的折损、更换、成本核算,具体应包括以下基本功能:(1)设备档案管理。建立设备档案数据库,记录所购设备的基本信息、安装地点、保修期限、使用情况等数据,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存档,方便设备的查询、管理和审核。(2)故障维修管理。通过建立设备故障维修处理流程,在发生故障时及时上报,并跟踪维修进度和结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3)预防性维护管理。建立预防性维护计划,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保养和维护,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4)资源配置与调配。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调配,确保医院设备得到最佳利用。(5)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平台对设备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质量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和稳定性。(6)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设备管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挖掘,为医院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管理依据。此外,还可以通过设备数据收集分析,可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故障预测,实现设备的智能化运营管理。

3.3射频识别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基于RF通讯的识别技术,它包括了RF卡和读取器,以及诸如电脑之类的辅助控制装置。它具有非接触性、自动性、适用于各种复杂环境、数据访问速度快、无干扰识别、实时查询、记录等优点。当将RFID技术用于医疗器械的管理时,读取器和写入器必须通过无线网络把所获得的数据传输到云端。然后,对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处理;同时,公司还为医疗器械的采购、调出、管理、盘点清理、数据备份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实现了医疗器械的可视化、定量化。在医疗器械的盘查中,RFID技术可以准确、快速、批量地对医疗器械进行盘查,从而大大改善了医疗设备的检查质量和工作效率。在流动监测管理中,利用RFID技术,在医疗器械室、科室等入口处设置读取器和写入装置,实现对移动的医疗器械的实时监测。在医疗器械的管理上,通过RFID读取器将医疗器械的信息写入到标签中,然后由后台系统自动产生一个电子账本,供用户查询。也能迅速输出所产生的报告,保证帐目相符。在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中,运用RFID技术可以发出与设备有关的维护信息,并能显示设备的维护情况,供维护人员查阅。这样既能减少因信息不精确引起的重复修、漏修等问题,又能对医疗器械的质量进行清查。为以后的二次采购提供参考。

3.4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医疗设备维修和质量控制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在医疗设备健康管理被纳入控制范畴,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科学化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通过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数字控制中心,能够最大程度对医疗设备质量进行管控,能够及时进行设备维修,对于设备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就可以通过质量控制中心的反馈数据进行评估,保障检测的各项指标符合实际规定要求,并且每台设备对需要建立电子信息档案,以便于更加直观地了解设备的实际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整体使用质量,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还需要进一步制定质量控制的方法,通过总结的相关经验,严格把控各个流程,进一步提升实际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基本的操作要求,在此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质控标准落实。

结语

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可显著提高整体设备管理水平,有助于改善医护人员设备使用满意度,提高设备经济效益。同时,可以显著改善管理质量,全面保障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提升医疗水平,为探讨基于医疗设备管理维护数字化系统应用于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维护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恒.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发展探讨[J].石河子科技,2022(1):71.

[2]刘延祥.新医改下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创新应用[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22(1):156.

[3]李国波,郑鹏翔,辛小兰,等.基于医院综合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医疗器械证件电子化管理[J].医疗装备,2022(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