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的设计与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的设计与保护

刘铎

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在我国众多建筑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工作都存在弊端和不足之处,导致安全隐患频繁出现,资源被大幅浪费,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困扰,直接威胁到建筑企业的整体正常发展。因此,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让人们规范用电,降低损耗,保护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线路保护

引言

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耗大,节约系统能耗对实现建筑节能十分有益。从当前情况来看,建筑行业能耗过大已对其可持续发展形成阻碍,提高建筑节能性成为产业转型的重点。在此情况下,深化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能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由此可见,探讨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至关重要,具有现实意义。

1供配电线路设计与保护的重要性

供配电线路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中尤为关键和重要,能够使用户用电更加安全与稳定,科学合理的配电线路设计不但可以为人们带来用电保障,也能使电力系统的整体参数趋于稳定,在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上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也是施工建设的一大重要环节。就保护层面来看,有序开展供配电线路工作,可以在维持线路稳定的基础上彰显出现实优势,也能节约相应的资金成本,使线路的寿命得以延长。总的来讲,供配电线路的设计与保护工作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上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影响因素,要高度重视和关注起来。

2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和保护现状

2.1缺乏统一管理标准

大部分配电线路环境较为复杂分布区域较广,很多实地检修过程中会受当地气候、天气、地域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人员的维修难度。除此之外,大部分设备维护与检修人员并没有一套标准的技术水平要求,这就导致了很多维修工作会因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不足而无法彻底解决某些故障,致使很多故障反复发生且找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为电力企业整体效益造成巨大损失。

2.2人为因素

在具体维护管理过程中,部分负责维护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自身技能水平不高、专业素养较差,不同工作人员之间素质参差不齐,难以充分满足智能化电网的发展需要,对专业要求较高的技术知识理解不够透彻,难以做到灵活应用新技术、新理念,难以在故障出现的第一时间就使用自动化、信息技术来分辨故障的类型或者故障分布的大概位置、形成原因等,所掌握的供配电线路管理知识不够充足,导致维护管理工作实际效果不佳。

2.3供配电线路负荷超载

大型建筑物所需要的电能需求非常大,如果只是单一的供配电线路,很难支撑起结构复杂的用电系统,导致无法正常运作。若在此阶段多融入供配电线路,就会出现电能分流,致使施工成本呈上升趋势快速增长,建筑施工企业相关部门常常选择一些与负荷不相配的线路型号。例如,将铜芯换成铝芯或者缩小电缆导线型号,达到减少资金投入的目的。对于存在的问题,设计工作人员要重视起来,在规划层面上保证供配电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依照建筑结构电能的实际状况完成分流设计,主要目的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在现实工作运作中,相关人员应采取正确举措响应控制系统,从根源上熟知建筑结构对电力的基本需求,展现出供配电的科学性,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3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和保护的有效举措

3.1选取对应的保护元件

建筑物电气保护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漏电保护。根据调研了解到,各个建筑物内运用的设施设备有很明显的差异。为了能够展现出稳定性和安全性,施工工作人员应运用上下级保护系统,在配电室以及楼层内安置出相对应的保护设备。如果想要维修工作更加便利,施工工作人员要在建筑室内布设好漏电保护装置,比如开关设备等,存在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断电做好阻止,发现熔断器被烧毁要聘请专业电工完成维修,针对部分配电室中的大功率电器,需要及时关闭开关,采取有效举措对其解决。选取保护元件时,考虑问题要全面,不仅关注电流和电路的关系,还要充分熟悉相应动作。正常环境下,应选择动作电流小于30mA、动作时间不超过0.1s的用电设备,再选用短路保护器完成保护工作。

3.2配电设备的使用培训

一些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人为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力设备原因造成的。即使是高性能的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因此,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而对一些未使用的设备要合理管理与保养,避免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由于电力设备的不断更新,技术不断提高,所以,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并要求员工在对设备使用过程中,将设备的使用情况及保养方法进行总结并记录,为以后的使用积累经验。

3.3注重材料质量控制,及时进行线路升级

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本身的运输性能取决于材料质量,以及各类设备与器材组成线路的各个关键节点。为保障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应科学控制材料质量,及时完成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升级工作。①合理更换低性能、低质量的设备与器材。电力企业应重视对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检查工作,在线路改造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器材、技术落后的设备和不良材料,提高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技术等级和质量标准,彻底消除线路潜在运行隐患,从根源上提高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水平。②加快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力工程智能化建设。电力企业应通过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构建供配电与用电工程线路的故障预警机制,通过计算机实时监测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一旦发生故障及时预警,迅速确定故障位置,从而加快故障处理效率,保障线路运行安全。同时,应大力引进智能化设备与智慧型器材,对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进行整体技术升级,确保线路的供配电能力、负荷量和运行时间均能满足各场景用电需求,提高供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负载能力,尽可能避免超负荷运载现象。

3.4能源配置与优化

从现实角度来看,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以节约电能、减少能耗为根本目标,所以在采取节能措施时也应该关注发电能源选用。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将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为建筑供配电系统运行供能是关键。基于此,节能设计人员必须重视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做好此类能源的优化配置。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建筑供能。这一环节需要以太阳能电池板为载体实现太阳能与电能之间的有效转换,通过有效利用光电技术和光热利用技术实现这一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而且太阳能技术日渐成熟,但此类能源应用深受季节、环境、地域和气候影响,稳定性不强,在使用中需要谨慎选择。

结束语

供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常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要保证供配电线路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就需要供电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多方面、全方位的配合和努力,积极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提高供配电线路应对故障的能力,从而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荣.关于电力供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分析及故障排除技术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23):77~78.

[2]宋元明.探讨低压供配电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四川水泥,2021(01):57~58.

[3]胡景刚.浅谈10kV供配电线路的运行问题及维护[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