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赵金龙

略阳县水利工程管理服务中心  陕西汉中 724300

摘要:农村供水是反映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国家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强调区域间发展的均衡性、协同性,为巩固拓宽脱贫攻坚各项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提高农村供水服务质量,推进落实供水水量、水压、水质等各项指标达标,以实现城乡同质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1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3-5年时间,初步建立工程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格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以及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明显提升,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水平全面提升,直饮水窖水、水柜水人口数量显著减少;农村供水水质总体达到当地县城供水水质水平;农村供水工程全面实现县域统管,供水保障程度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升,长效管护体制机制逐步确立。

到2035年,农村供水工程体系、良性运行的管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农村供水现代化。

2重点任务

2.1科学编制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

一是切实强化规划引领。加强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省市县应统筹协调,阶段任务明确,确保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三种模式覆盖全部农村供水人口,所有工程实现专业化管护。二是全面分析高质量发展基础和需求。在开展十四五省级农村供水规划中期评估基础上,对标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要求,全面摸清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建设短板和管理弱项,精准分析农村地区用水需求和趋势变化,研判发展方向。三是合理确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瞄准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生活用水的标准要求,以县域为单元,科学规划建设改造水源、水厂、管网及其附属工程,合理确定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和年度实施计划。

2.2大力完善农村供水多层次提升改造

一是优先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依托大水源、建设大水厂、接入大管网,在大型引调水工程沿线和大中型水库周边地区,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做到能联网尽联网、能扩网尽扩网、能并网尽并网。二是大力推进集中供水规模化发展。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大力发展集中供水规模化工程,以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为中心,尽可能辐射分散用水户,压缩分散用水户规模,充分发挥集中供水的规模优势和管理优势,提高用水户供水保证率。鼓励集中供水工程联网并网、联调联供,不断提升供水保障水平。三是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和改造。特别对于山区县,对于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改造尤为重要,要开展小水库、塘坝、蓄水池、机井等水源建设,加快形成以水库山塘为主水源或溪沟水井多源联供的供水格局,压减直饮水窖水、水柜水的农村人口数量。对不具备压减条件的,相应配套完善适宜的净化消毒过滤设备,实现达标供水,不落一户一人。

2.3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

一是强化水源保护。加强对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指导督促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标识牌设立和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强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水源保护措施。二是注重净化消毒。对分散工程,要通过水源保护、采用常规处理设施、安装一体化净水设备设施等对饮用水进行净化消毒,提升水质保障水平。三是加强水质检测监测。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工程要通过配套水质检测设备、建立水质化验室或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全面开展水质自检。同时加强对小型集中和分散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检测和监测巡检,并加强监管。有条件的农村供水工程,鼓励开展水质在线检测监测。

2.4健全优化农村供水高水平管理机制

一是全面落实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夯实农村供水管理地方人民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等部门行业监管责任、供水单位运行管理责任三个责任,健全完善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办法和经费三项制度,推进每处农村供水工程有制度管、有人管、有钱管。充分发挥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等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完善农村供水问题发现、处置、回访机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二是积极推进县域统管。依托水务供水或水投供水等专业化公司运维模式为主,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智慧管理平台,推进农村供水县域或片区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维护。三是完善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遵循覆盖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充分考虑农村群众收入水平差距,完善农村供水水价形成和水费收缴机制,充分征求农村居民意见,加快安装用水计量设备,推进用水计量收费,让农村群众用放心水,交明白费。四是探索完善监督机制。将供水责任人基本信息、维修服务电话、水价等制度,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创新和完善监督手段,强化信息化监管、远程视频监管、互联网+监管,强化农村供水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2.5强化管控农村供水高效能应急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平急两用的应急供水保障体系。要依托县、乡镇和供水管理单位,制定完善各级的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组建应急供水队伍,开展应急演练;将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范围内的小型供水工程作为备用水源,科学布局应急取水点;将农村供水应急保障纳入地方水旱灾害防御和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范围,依托地方水旱灾害防御等物资仓库,集中储备应急送水车、净水车、柴油发电机等应急物资,提升应急供水保障能力。二是完善应急保障运行机制。健全预防应对、应急响应等应急供水工作机制,发挥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作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做好水源调度、物资调配、应急抢修、储水节水等工作。完善信息发布和报送报告制度,加强信息共享,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三是做好应对洪旱灾害、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保供水工作。旱灾地区要精细调度抗旱水资源,落实应急调水、管网延伸、开辟应急水源、分时供水、拉水送水和节水储水等措施,解决好人畜饮水问题,确保极端干旱条件下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洪灾地区要加强水源清理、设施清洗、净化消毒、水质检测和环境消杀等工作,尽快抢修供水设施,恢复正常供水。抢修期间要设置临时集中供水点或拉水送水,确保群众基本生活饮用水需求。

3结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保证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提升农村供水保证能力和水平,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全面开展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前景光明,意义重大,需要各级协同努力,既定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雪莹,陈国光,刘昆鹏.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供水工作浅析[J].水利发展研究,2022,22(04):10-14.

[2]陈明忠.奋力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J].中国水利,2022,(03):5-6+11.

[3]刘华,李慧卓.农村供水工程运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甘肃科技,2021,37(19):101-102+117.

[4]高明堂.以新发展理念指引农村牧区供水高质量发展[J].内蒙古水利,2021,(0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