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正负压治疗应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护理及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0
/ 2

耳正负压治疗应用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护理及效果对比

李妍 徐建花(通讯作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东 广州 510630)

【摘要】目的:分析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耳正负压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5月-2023年05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51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诊断为咽鼓管阻塞或分泌性中耳炎。对上述患者采取耳正负压治疗,且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4.12%,其中显效为62.75%,有效为31.37%,无效为5.88%。患者自我感觉有所改善,相关检查耳内镜和纯音听阈均有所改善。患者护理后的ETDQ-7评分相比较护理前较低(P<0.05)。 结论: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耳正负压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此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耳正负压;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阻塞;分泌性中耳炎;护理;治疗有效率;ETDQ-7

咽鼓管具有调节鼓室内气压、保持其与外界气压平衡﹑清洁、防御及防声等功能。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气体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黏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1]。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黏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听力即随之受到影响。耳正负压治疗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治疗中可获得不错的效果,但治疗期间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的疗效。为此选取2021年05月-2023年05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51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耳正负压治疗的效果。结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21年05月-2023年05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51例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存在咽鼓管功能障碍,其中咽鼓管阻塞25例,分泌性中耳炎26例,男性6例,女性45例。年龄20-70岁,均值范围(54.24±2.12)岁。上述患者无其他严重性疾病者,精神疾病者,认知障碍者,基础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采取邦耳适电子咽鼓管吹张器进行治疗,此吹张器安全无痛快速,根据研究对象年龄,均选择2档标准模式进行吹张。首先含一口适量的水,接着用手指堵住一侧鼻孔,其次把吹张器的治疗头对准另外一侧鼻孔,保持密封好,按下电源按钮,开始向鼻腔导入气流约5秒,然后把水吞咽下去,吞咽完毕再松开电源开关。一侧鼻孔做3次,接着换另外一侧鼻孔重复上面步骤。如无特殊,整个治疗过程约2分钟,疗程为7天。

1.2.2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咽鼓管功能障碍,这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产生影响,以致于出现负面情绪,为此需要给予其心理干预。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治疗方法、护理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给予其鼓励和安慰,为其列举既往治疗成功案例,以提升其治疗信心,消除其负面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2)病情观察:对患者的各项指标予以密切观察,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吞咽后如耳部感觉不到压力变化,需先检查鼻部和口腔是否密封不漏气,如无漏气,增加导入气流的时间和分段吞水。依然感觉不到压力变化需告知医生,再遵医嘱进行处理。

(3)饮食护理:告知患者日常饮食中应以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用药护理: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告知正确的用药方式和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对不良反应的处理。

1.3 疗效标准

1.3.1治疗有效率

对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其中患者的症状消失,咽鼓管功能恢复症状判定为显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咽鼓管功能改善理想判定为有效,患者症状及咽鼓管功能无任何改善判定为无效。计算方法:(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评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鼓管功能障碍症状采取ETDQ-7评分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高,则鼓管功能障碍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用于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于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所计算出的P<0.05时则提示进行对比的对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

患者经治疗护理后,治疗有效率为94.12%(48/51),其中显效为32例,占比为62.75%,有效为16例,占比为31.37%,无效为3例,占比为5.88%。患者自我感觉有所改善,相关检查耳内镜和纯音听阈均有所改善。

2.2两组ETDQ-7评分对比分析

患者护理前ETDQ-7评分9-26分,均值(21.23±1.43)分;护理后ETDQ-7评分7-15分,均值(11.23±1.43)分。t检验值:(t=35.313,P=0.001)。患者护理后的ETDQ-7评分相比较护理前较低(

P<0.05)。

  1. 讨论

咽鼓管作为连接中耳和鼻咽部之间的骨肌性管道起着调节中耳压力,廓清中耳异物和防护作用。其功能障碍在中耳疾病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咽鼓管部位深在隐蔽,解剖结构狭窄复杂,加之人们对咽鼓管生理功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多年来耳科学家一直在尝试用多种手段解决咽鼓管功能障碍问题,但是结果常常不如人意[2]

本次研究中在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采取邦耳适电子咽鼓管吹张器治疗,邦耳适电子咽鼓管吹张器的治疗原理是通过电力提供稳定、持续的、可控的气流压,当患者做吞咽动作时,气流会被传送到咽鼓管,抵达中耳,从而消除中耳负压,达到消退中耳积液,同时可以提高耳膜活动度,改善耳膜内陷或者粘连的情况。同时本次研究中在患者采取正负压治疗中,给予患者采取优质的护理干预,分别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用药护理干预[3]。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治疗后,治疗有效率为94.12%,其中显效为62.75%,有效为31.37%,无效为5.88%。患者自我感觉有所改善,相关检查耳内镜和纯音听阈均有所改善。患者治疗后的ETDQ-7评分相比较治疗后较低(P<0.05)。 提示在耳正负压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可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咽鼓管功能障碍症状。

综上所述,咽鼓管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耳正负压治疗中给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此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汪洋,聂红玉,李小英.咽鼓管球囊扩张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咽鼓管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08):910-913.

[2]李庆亮,吕芸,张玥钰,等.咽鼓管功能障碍评价方法及治疗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3):110-114.

[3]陈妙霞,江雅,李慧娟,等.医联体模式下护理管理实践探索[J].中国护理管理, 2017, 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