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探作业车辆运输安全驾驶员的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浅谈物探作业车辆运输安全驾驶员的影响因素

彭郁

成都市安丰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成都市  641400

摘    要

国家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使交通运输需求量激增,道路交通运力和汽车保有量巨增。人、车、路发展不协调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凸显,物探行业道路运输状况也如此。交通运输体系中人是根本要素,驾驶员是影响和决定道路交通安全关键因素。本文浅谈驾驶员心理、行为在道路运输安全中的影响,以推动行业车辆运输交通安全管理进步。

关键词 车辆运输    心理因素   安全行为

引言

物探行业快速发展,勘探作业野外施工车辆运输压力大。野外勘探作业点多面广分散、人员和设施设备流动性强、作业环境风险高、车型多、车辆运输战线长、路况差、道路设施残缺、天气突变等恶劣环境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难度大。数据统计表明:人的因素造成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96%,其中机动车驾驶员过失造成交通事故占87%,非机动车驾驶员占5%,行人、乘客占5%,其他人员占3%。对驾驶员心理、行为等因素分析和改变现状势在必行。

影响驾驶员心理因素主要原因

驾驶员心理状态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驾驶行为受心理活动直接控制和影响,是心理活动结果的外在表现,对车辆运输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

1.1 行车时间

长时间低速行车会使驾驶员产生疲劳、厌倦心理。乡村公路路况极差50KM路程施工车辆可能至少行驶2个小时。在可控的紧张状态下长时间低速驾驶使身体机能和心脏活动力下降,造成生理疲劳和心理厌倦、抗拒。表现为头脑不清醒、哈欠连天、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四肢酸软无力不受支配、应变力降低,不能准确判断和迅速处置应急状况。

1.2 外界人为影响

异常情况引发驾驶员烦躁、恐慌心理。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不顺心、不如意如夫妻感情不和,与朋友、同事产生矛盾或领导出车安排不如意等使驾驶员情绪低落、焦虑、抵触不满带着不良情绪出车。行车途中车内乘车人高声喧哗、行为鲁莽,行人和非机动车突然横穿马路或遇见突发交通事故等异常状况和人为干扰影响情绪,心里烦躁、恐慌等驾车时手眼不敏捷、配合不协调,不能眼明手快导致驾驶操作失控。

1.3 道路环境影响

道路环境差使驾驶员产生急躁、焦虑不安心理。车辆穿行场镇(尤其赶场天)和场镇附近路段狭窄拥堵,车型混杂车流量大、非机动车和行人(人多)乱窜行、道路设施残缺不齐、车辆相互干扰阻碍、超车占道、无紧急避让等缺失管理的道路环境使驾驶员心理急躁、焦虑不安,时间紧迫时如热锅里的蚂蚁。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或荒无人烟的路段,遇到特殊路况(路面坍塌、垮塌、滑坡、泥石流、洪水等)驾驶员会情绪紧张、焦虑无助;交通事故频发路段,车多、路面平滑狭窄、长距离连续弯道急弯、多次转弯产生持续紧张劳累;路况的突变(由好变坏、由坏变好)驾驶员心情如坐过山车,紧张、松弛状态交替转换使驾驶员脑眼手疲劳无法协调配合、动作迟缓操作不当。

1.4气候原因

行车途中天气恶变如雷电暴雨、暴雪、狂风、沙尘暴、大雾气温聚变或天黑等驾驶员会产生焦躁不安、无助烦闷、精神萎靡甚至出现恐惧、紧张等心理现象。在有害心理状态下驾驶员动作迟缓操作不灵敏。

1.5 驾驶员自身原因

自身性格急躁、争强好胜容易冒险冲动,遇险情时处置不冷静、冒进造成事故;身体欠佳,四肢软弱无力、反应迟钝、心情紧张、驾驶操作不稳或服感冒药后驾车困倦嗜睡等危险状态。

二 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车辆运输安全最直接、最关键因素。众多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占90%以上,因违章肇事占67%以上。其主要不安全行为表现:

2.1.主动不安全行为

主动不安全行为,指主观上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故意违章违规行为。野外施工道路环境交通监管缺失,驾驶员主动不安全行为极为普遍。

盲目自信、自以为是。年轻驾驶员易胆大妄为,我行我素,认为野外道路无交警检查,便无视交通规则,无视违章行为的严重后果。

骄傲自大,争强好胜。工龄长驾龄长、业务能力强、有经验的个别驾驶员遇险情时自满浮躁错失处置良机或面子思想作祟逞强冒险不计后果操作失误。

  盲目从众,见机行事。他人行车违章,自己盲目跟风,被动遵守交通规则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检查时表现规矩、遵章驾驶,无检查时频繁违章。

  明知故犯、侥幸行为。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意识,明知故犯是驾驶员主要违章行为,如规定不允许弯道超车,但心存侥幸仍会弯道超车,侥幸行为是典型习惯性违章。违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一定是违章。

  惰性行为、无所谓态度。懒惰怕麻烦、图方便省事、凑合将就无所谓。不怕冒险违章,就怕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发现车辆毛病如制动器失效、方向失控、轮胎磨损严重、灯光不全等懒得修理继续驾驶病车无所谓。对违章无所谓,如不系安全带、人货混装、超载驾驶、左手方向盘右手手机等。心中无交通安全,行为频繁违章多为事故高发者。

无视违章,任意妄为。逆行掉头、违法超车、倒车占道、抢道是常见违章行为,野外行车环境无摄像头、无交警检查,无违章成本。图方便违章逆行,占道与正向或逆向行驶车辆发生碰撞、追尾;任意掉头、随意倒车或右侧急停、违法超车;抢道超车既挡自己或别人车辆视线,又阻碍和影响前后车辆,高频次违章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2.2 非主动不安全行为

非主动(无意或过失)不安全行为,被动过失行为,指无意识或过失的不安全行为。当意识到错误行为就会及时加以纠正。

技术生疏,缺乏经验。低龄驾驶员或驾驶技术不熟练者,对突发紧急情况,束手无策,惊慌失措操作不合规失误;缺乏驾驶经验,面对突发情况不知如何处理,乱操作处置不当造成事故。

    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工作、生活遇到烦事或喜事,驾车时要么心情烦躁、神志不安、手忙脚乱、顾此失彼,要么过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情绪极端不稳定,思想分散、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不安全行为。

    好奇心理。年轻男性驾驶员对车外异常状况敏感好奇易被吸引,如出现漂亮女性、多人围观、发生车祸等,好奇观望而分散注意力;对陌生车辆车况不熟悉,新鲜好奇乱捣鼓不按规程操作造成违章或发生事故。

  工作枯操,厌倦行为。驾驶是单调枯燥重复动作,野外执勤、搬家、运转设施、设备,常年奔波在外,生活乏味孤独出现身心疲劳、厌倦行为、心情沉闷引发不安全行为。

环境干扰,判断失误。因天气、气温、地形、路面、时间、灯光照明等环境因素超出驾驶员感官功能极限时,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判断和操作失误。

不良驾驶习惯。选位停车不当,习惯性在道路停车修理,车前后无警示标志,或随意停车解手问路、检查车等,当视野不好时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驾车时与乘车人闲谈、单手掌握方向盘、抽烟、打接电话等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操作失误。

疏忽大意行为。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或道路设施提示。

身体原因导致不安全行为如突发疾病或疲劳使大脑意识水平低下,无法有效支配四肢操作或视力较差听觉失常引起判断不准,反应迟钝、操作不当。

结 论

本文对物探行业野外施工车辆驾驶员心理、行为不良因素影响进行浅显分析,为制定可操作的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了方向。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控制和减少不安全行为,提升驾驶员综合素质才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对野外运输车辆在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和施工环境中保证运输安全有实际指导意义。由于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应用PGS监控系统功能结合现代化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管理机制,全面保证道路交通运输安全。

【 参考文献 】

1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http://www.qhtelecom.com.cn/htm/aqsc/aqjsl/20070604154121.html

2 吴毅洲 陈鹏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其预防 电子版

3 浅析驾驶员安全心理因素

http://www.safehoo.com/Essay/Traffic/200810/18928.s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