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7
/ 2

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汪龙资

武汉中路宇勤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15

摘要:数字化测绘是系统概念,属于依托计算机技术完成的高效的测绘手段,是数字化技术集成的成果,可推动工程测量的发展。新时期,数字化测绘不断完善,其在工程测量中的使用,为项目品质提供了保障。基于此,文章概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分析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现状,并探讨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保证建筑工程测量准确性能满足行业标准。

关键词:数字测量技术;建筑工程;运用

引言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工程人员可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建筑信息和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进而明确施工现场的基本信息。精准的测量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另外,工程人员要形成开放型思维,丰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价值。

1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指利用现代数码图像获取和处理的方法,将实际的地理转化为数字化的地理信息数据。其通过激光扫描、摄影测量、遥感技术等手段,采集地表的几何形状、纹理、颜色等数据信息,然后将这些数据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处理和展示。数字化测绘技术借助先进的测量设备和算法,能够实现对地表数据的快速、准确地采集和处理。相比传统的测绘方法,数字化测绘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及测量效率。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获取地球表面的三维信息,包括地表的高程、坡度、曲率等几何属性。通过生成精确的三维模型,可以更全面地描述地物的形态和空间关系。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够整合多种数据源(如航空影像、卫星影像、地面测量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这种数据融合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

2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现状

2.1数字化测绘技术数据处理复杂度高

在工程测量中,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通常需要采用相应的设备获取大量数据,包括激光扫描或摄影测量系统的使用。这些设备的购买和维护成本较高,数据采集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例如,使用激光扫描仪全面扫描建筑物的点云数据,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增加了工程测量的成本和周期。数字化测绘技术产生的数据量庞大,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这涉及点云数据的过滤、配准、三维重建等复杂的算法和流程。同时,对影像进行匹配和立体视觉处理也需要专业的软件和技术知识。这些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的复杂性提高了工程测量的技术门槛,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解读。

2.2GIS测绘数据的集成和共享困难

在地理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质量对后续的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受采集方法、仪器设备或数据源的限制,地理数据中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或不一致的问题。例如,卫星遥感影像可能受大气、云层或传感器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因此,确保地理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仍然是一个挑战。此外,在地理数据制图中,通常需要整合不同来源和格式的数据,以创建全面且一致的地图。然而,不同数据源之间的数据格式、坐标系统和数据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数据集成过程复杂且耗时。由于数据的所有权和保密性等问题,数据共享也面临一定的限制。这可能导致数据的重复采集和管理困难,降低了数据的可用性和效率。

3数字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

3.1在位移形变测量中的应用

位移形变问题是现代建筑工程测量常见的问题,结合以往建筑工程位移形变测量实际情况,发现其易受到各种外在因素影响,如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等,出现多样化问题,如测量体系缺乏连续性、测量准确度较低、测量数据分析不全面等,严重降低位移形变测量效果。针对该种情况,测量工作人员要积极引进数字测量技术,专项测量建筑位移形变,定期开展变形监测。在建筑位移形变检测过程中,要采用数字测量技术进行持续数字化测量,结合建筑形态变化特征,提前预测建筑物后期变化规律,适用于基坑大坝变形监测、建筑变形、桥梁隧道等方面。同时,数字测量技术能集中所有测量的数据信息,从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面着手,构建健全的数据模型,加强数据模型的价值性,提前预测建筑物形变特征和方向。

3.2在建筑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传统变形监测技术很难满足建筑工程实际监测要求,无法专项加工监测数据,存在明显问题,甚至严重妨碍变形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系统实施波段处理和图像截取后,就会得到地表处理图像,应对地貌信息进行分析,地貌信息主要包括遥感图像上的水资源、植被分布等方面,会以不同的色彩表现在图像上,而地面遥感图像也会因组合形式不同而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根据平原、山丘等不同地貌特征区分不同阶段层,保证分析的合理性。在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工作人员应采用不同的采集方式,严格按照有利于其将所有数据信息采集到数据库的行业标准,制定完善的数据采集措施。数字化测量技术支持TCpSocket协议的数据收集,当一种面向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本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时,它会将数据以字节流的形式传输到任何一台互联网机器上,发送方会将用户提交的字节流分成各种报文,并利用网络层发送出去,而接收方则会将报文接受后,经过重新排序后,再将其传输到用户的手中。

3.3绘制建筑工程图纸

施工图纸作为施工人员的必要参考资料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工程施工环节。施工图纸不仅能够影响施工质量,还会对建筑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后期建筑的交付环节。因此,在对工程进行施工前,工程人员必须对施工图纸进行准确的绘制,确保图纸符合建筑标准和建筑原则,对于图纸的精准化绘制可采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另外,在技术人员正式绘制图纸之前,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检测建设场地的周围环境,与图纸设计人员做好工作的交接,确保图纸绘制的可靠性。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会自动将采集的测量数据录入数据库中,工程人员则可通过使用该技术存储工程建设图纸,保护图纸的同时,提高信息共享的便捷性,其他部门的工程人员可通过登录数据库查看图纸信息,进而完成相关工作。

3.4建筑工程地形测量

在实际开展建筑施工之前,工程人员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保证相关设施和设备符合施工要求。工程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测绘技术事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整体的监测,充分了解施工现场周围和内部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完成施工现场测量工作后,系统会自动将采集的数据和信息上传至数据库当中保存。同时,利用系统数据分析功能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自动化分析,保证后续对数据的使用环节可以正常进行。地形测量的精准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工程人员务必事先利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对场地进行综合测量。在实际开展测量工作的过程中,工程人员可以将激光扫描仪等技术运用到工作当中,进而获得更加精准、误差更小的测量数据。

结束语

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为工程测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其不仅实现了测绘数据的高精度获取和处理,还提供了更加高效、自动化的测量方法。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工程测量领域的智能化发展,并为各类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更新。

参考文献

[1]肖锋.数字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评《建筑工程测量》[J].工业建筑,2021(8):236-237

[2]尚鹏鹏.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2(12):42-44.

[3]白玉.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2(2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