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30
/ 2

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及其对策

程可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要: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对于保障企业健康运行、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国企内部审计在独立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旨在分析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对策

1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立性是确保审计工作客观、公正、有效的关键。国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载体,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尤为重要。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导致审计结果失真、监督作用弱化。因此,深入研究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促进国企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现状分析

2.1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部分国企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存在不合理之处,如隶属于财务部门或其他业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受到业务部门的干扰,影响其独立性。此外,一些国企内部审计机构的层级较低,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独立性,难以有效履行监督职责。

2.2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不足

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保障审计工作客观公正的基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存在利益关系,或受到上级领导的干预,导致其在审计过程中难以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

2.3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国企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其独立性。当前,一些国企内部审计制度存在缺陷,如审计程序不明确、审计标准不统一、审计结果处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都可能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失去独立性,影响审计效果。

3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成因分析

3.1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

国企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一些国企中,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内部审计机构难以获得足够的支持和保障,影响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3.2内部审计文化缺失

内部审计文化的缺失也是影响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因素。部分国企缺乏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缺乏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支持和重视,导致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的地位较低,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外部监管不到位

外部监管的不到位也是导致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问题的一个原因。目前,对于国企内部审计的监管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检查和审计,但这种监管方式往往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难以全面有效地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4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4.1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为提高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至关重要。首先,应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摆脱日常业务活动的干扰,从而保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将内部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企业最高管理层或董事会,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权威性和决策权,确保审计建议得到有效执行。此外,加强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形成企业内部合力,共同应对风险和挑战。

4.2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保障

确保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对于提升审计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应建立健全一系列保障机制。首先,实行内部审计人员轮岗制度,定期更换审计对象,降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长期接触而产生利益关系的可能性,减少潜在的风险。其次,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深刻认识到独立性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和道德标准。同时,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审计知识和技能,能够客观公正地履行审计职责。此外,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违反独立性要求的审计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4.3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确保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核心环节。首先,制定明确的内部审计程序和标准至关重要,这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清晰的指引,确保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其次,规范审计工作流程和结果处理也是关键所在,这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连贯性和有效性,防止因流程不清晰而导致的操作失误。此外,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机制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对审计工作的定期评估和改进,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提升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最后,要确保内部审计制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和监管要求,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国企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4加强企业治理结构改革

深化企业治理结构改革是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具体而言,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职能是关键一步。董事会作为企业的决策机构,应明确其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和支持职责,确保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有效地开展工作。监事会则应发挥其监督职能,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法规要求和企业实际需要。同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决策机制也至关重要。通过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决策透明度,可以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降低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干扰。此外,构建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此外,还应加强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定期交流、信息共享等方式,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形成共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合力。

4.5培育内部审计文化

积极培育内部审计文化是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举措。内部审计文化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首先,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宣传和推广至关重要。通过企业内部网站、宣传栏、员工培训等渠道,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理念、职责和作用,提高全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良好氛围。其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创新、勇于担当。对于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应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使其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后,通过培育内部审计文化,可以强化内部审计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一个健康、积极的内部审计文化能够推动企业持续改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6强化外部监管与协作

加强外部监管与协作对于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政府部门作为监管主体,应加大对国企内部审计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工作,政府部门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国企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完善。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审计机构等外部力量的沟通与协作也是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途径。行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可以为国企内部审计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动其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审计机构则具有专业的审计知识和经验,能够为国企内部审计提供客观、公正的审计服务,帮助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5结语

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问题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通过优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保障、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加强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培育内部审计文化以及强化外部监管与协作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内部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相信国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国有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宗建岳. 増值型内部审计职能发择与目标实现[J]. 财会研究,2014(8) : 62-65.

[2]刘荣. 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増值的均衡分析[J]. 中国内部审计,2012 (8): 35-37.

[3]万文钢,余天京等. 内部审计増加组织价值实务研究[J]. 中国内部审计,2015 (2):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