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30
/ 2

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技术研究

 刘佳俊 肖新宇 闫朋飞 段世昭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作为其主要交通工具,其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技术展开深入探讨,旨在提高动车检修水平,保障动车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动车检修;故障诊断;预防技术

1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动车作为高速铁路的主体交通工具,其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人们的出行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保障动车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加强动车检修工作。故障诊断和预防技术作为动车检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动车检修水平的关键所在。本文将重点探讨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技术。

2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技术

2.1振动诊断技术

振动诊断技术在动车检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车作为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其各个部件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信号携带着部件的工作状态信息,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判断部件的运行状态。在轴承的故障诊断中,振动诊断技术尤为重要。轴承是动车轮对的关键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动车的运行安全。通过测量轴承座的振动加速度、速度或位移等参数,可以获取轴承的振动信号。对这些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提取出与轴承故障相关的特征频率。例如,轴承的磨损会增加振动信号中的高频成分,而裂纹或剥落则可能导致特定的谐波或冲击信号的出现。通过对这些特征频率的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轴承的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除了轴承之外,振动诊断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关键部件的故障诊断,如齿轮、轴箱和转向架等。这些部件在动车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特定的振动信号,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部件的故障状态。然而,振动诊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例如,动车运行环境复杂多变,振动信号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对振动信号进行深入分析,提取出与故障相关的特征信息。

2.2油液分析技术

油液分析技术是动车检修中的另一种重要故障诊断手段。油液是动车关键部件的润滑剂和冷却剂,其性能参数和成分直接反映了部件的磨损和润滑状态。通过检测油液的性能参数和磨粒含量,可以有效地判断部件的磨损和润滑状态,进而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在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中,油液分析技术尤为重要。发动机是动车的心脏,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动车的运行安全。通过检测曲轴箱润滑油的成分和性能参数,可以分析出油液的污染程度、水分含量、酸碱度、金属磨粒和橡胶颗粒等成分。这些成分和参数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发动机的磨损和润滑状态。例如,金属磨粒的含量增加表明发动机存在过度磨损的情况,而酸碱度的变化则可能表明油液的氧化和污染问题。除了发动机之外,油液分析技术还可应用于其他关键部件的故障诊断,如液压系统、传动系统和制动系统等。这些部件在动车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磨损和润滑问题,通过油液分析技术可以有效地判断其运行状态。然而,油液分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例如,油液成分和性能参数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油液更换周期、油液品牌和使用环境等。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油液进行检测和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故障诊断手段,如振动诊断技术,进行综合判断。

2.3温度检测技术

温度检测技术是动车检修中用于判断关键部件运行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部件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其温度变化,因此通过测量部件的温度参数,可以间接判断其运行状态。在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的故障诊断中,温度检测技术尤为重要。牵引变流器是电力机车的重要部件,负责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列车运行。在变流器工作过程中,由于电流的热效应,散热器表面温度会发生变化。通过检测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可以分析其热工况,进而判断牵引变流器的工作状态。当牵引变流器正常工作时,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明牵引变流器存在故障。例如,过高的温度可能表明变流器内部元件存在过载或短路等故障,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表明冷却系统存在异常或变流器未正常工作。为了准确测量温度参数,可以采用红外测温仪等设备进行非接触式测温。这种测量方式具有快速、准确、非接触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监测牵引变流器的温度变化,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

3动车检修中的预防性维修技术

3.1定期维修保养

定期维修保养是预防动车故障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对动车关键部件进行检查、清洗、润滑和更换易损件,可以预防潜在故障的发生,确保动车的安全和稳定运行。为了确保保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保养周期。这个周期的制定应考虑动车的运行里程、运行环境和使用情况等因素。例如,在动车的运行过程中,随着运行里程的增加,关键部件的磨损和老化也会加剧。因此,需要根据运行里程制定相应的保养计划,确保关键部件得到及时的维护和更换。此外,运行环境和使用情况也是制定保养周期的重要因素。例如,在恶劣的环境下运行的动车,其关键部件的磨损和老化速度可能会加快。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保养周期,以确保动车的正常运行。

3.2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

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是动车检修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运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捕捉动车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参数。这些传感器和设备如同动车的“神经末梢”,不断将收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地面系统。地面系统接收到这些数据后,会运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进行深度分析,实现对动车关键部件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故障诊断。这意味着,任何潜在的故障隐患都无处遁形,系统会及时发现并发出预警。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预防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检修方式往往是在故障发生后进行修复,而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则能在故障发生前就进行预警,为维修保养提供有力依据。这不仅能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还能提高检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因此,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是动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动车检修工作向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3视情维修保养

视情维修保养是一种预防性的维修技术,根据动车关键部件的实际工作状态和使用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维修保养工作。这种技术的核心是运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对关键部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措施。这种维修方式的优点在于针对性和预防性。传统的维修方式往往是定期的、固定的,而视情维修保养则是根据部件的实际状态来进行的。通过实时监测和性能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避免故障的发生。要实现视情维修保养,需要具备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检测技术。例如,红外线测温仪、振动检测仪、油液分析仪等都是常用的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提供实时的、准确的数据,帮助维修人员判断部件的状态。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根据部件的状态和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措施,确保关键部件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这不仅有助于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还有助于提高动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4结语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修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保障动车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进一步加强动车检修工作,提高故障诊断和预防性维修技术的水平。未来随着智能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动车检修中的故障诊断与预防性维修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李强,动车牵引电机故障诊断与检修技术综述[J]. 电力系统与清洁能源, 2022, 40(8): 58-65.

[2] 陈欢 基于机器学习的动车牵引电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J]. 电机与控制, 2020, 41(2): 36-42.

[3]周州. 动车牵引电机故障检修技术研究及应用[J]. 交通科技, 2018, 22(1): 45-52.

[4] 王钟. 动车牵引电机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智能化方法研究[J]. 机车电传动, 2023, 41(4):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