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研究

秦缘

湖北武汉黄陂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提高小儿危重病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收治的200例危重病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实施PCCNS,可以提高小儿危重病护理质量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护理;危重病;护理评分;效果研究

引言:小儿危重病一般会对儿童的健康和成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一旦未进行有效治疗及护理,就可能导致儿童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及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简单来说,小儿危重病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护理技能和判断能力,以提供个体化、全面化和连续性的护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根据患儿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指标,通过赋予不同的分值,综合计算出患儿的危重程度和护理需求的评分方法,不仅能反映患儿的生理状况,还能考虑患儿的心理社会因素和护理干预的效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可靠性,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疾病类型的小儿危重病患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两年在本院PICU收治的200例危重病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平均6.5±2.3岁,观察组的患儿年龄平均6.7±2.4岁。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危重病的诊断标准,如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等表现。(2)年龄在1~15岁之间,不限性别。(3)入住PICU时间超过24小时。(4)家长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遗传性代谢病等。(2)有严重的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癫痫等。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即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嘱,按照PICU的护理规范,进行基本护理,记录护理报告,评估护理效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即在患儿入住PICU后的24小时内,由专职护士根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的评分标准,对患儿进行初次评分,并记录在专用的评分表上,每天评分一次,直至出院或转出PICU。同时,应当根据评分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加强护理干预和协调工作,提高护理质量[1]

1.4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质量评价表,由两名资深护士对患儿的护理过程和护理记录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护理效果: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效果评价表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住院时间:指患儿从入住PICU到出院或转出PICU的时间,以天为单位。 

住院费用:指患儿在PICU的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药费、检查费、治疗费、护理费等,以元为单位。 

护理满意度: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患儿家长在出院或转出PICU前填写,分值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和百分比(%)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

观察组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在入住PICU后的24小时内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儿的重症护理评分情况

组别

入住PICU后24小时

出院或转出PICU前

下降幅度

对照组

65.7±11.9

38.4±9.3

27.3±7.6

观察组

68.3±12.4

32.6±8.7

35.7±9.1

P

>0.05

<0.05

<0.05

2.2两组患儿的住院及护理情况

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的住院及护理情况比较

指标

对照组

观察组

P

护理质量

64.2±6.8

72.4±5.9

<0.05

护理效果

12.3±2.1

14.7±1.8

<0.05

住院时间(d)

9.6±3.2

7.4±2.7

<0.05

住院费用(元)

15640±3240

12350±2870

<0.05

护理满意度

39.2±4.6

44.6±3.9

<0.05

3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在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提高小儿危重病护理质量和效果的影响,发现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是一种有效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可以提高小儿危重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2]。 

本研究发现,两组患儿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均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患儿病情改善更快,护理效果更好。也就是说,借助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能够有效地评估患儿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变化,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客观、可量化和动态的护理依据。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实施,不仅能够评估患儿的病情和护理需求,还能指导护理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定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加强护理干预和协调,提高护理质量。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计划、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护理记录、护理报告等方面做得更好,更符合小儿危重病护理的规范和要求。而在护理效果上,观察组同样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的提高,则必然会带来住院时间的缩短和住院费用的降低,消耗更少的医疗资源。这些结果表明,PCCNS的实施,能够提高小儿危重病的护理水平,改善患儿的临床结局,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小儿危重病的护理实践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护理评分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邓菁,段莉,薛珍.基于小儿危重症评分的个体化护理在PICU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3,30(04):124-126.

[2]凌莹,陈雯.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研究[A]第三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C].南京康复医学会,南京康复医学会,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