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分娩的体位、作用及优缺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1

自由体位分娩的体位、作用及优缺点

黎风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530000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位孕妈妈都希望自己能顺利安全分娩,那在分娩过程大家应该采取怎样的体位呢?现在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自由体位可以增加顺产的机率并且缓解孕产的待产过程腰疼,耻骨疼等问题,现带大家一起学习了解。

首先什么是自由体位呢?

自由体位指在待产过产程中,产妇自由选择令自己感到舒适的体位,如站、走、坐(包括正坐、反坐)、卧(平卧、半卧、侧卧)、跪、蹲、趴等姿势利用重力作用,帮助产妇减轻疼痛感,增加顺产机会。

其次自由体位的好处有什么?

1、促进胎儿与母亲骨盆轴一致,有利于胎头下降 、旋转与分娩

2、可以让孕产妇更舒适

3、矫正潜在或已经存在的胎头位置异常

4、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5、减少产后出血、减少会阴损伤

自由体位的好处那么多,那孕妈妈们要具体采取怎么样的体位?是不是每个孕产妇都可以行自由体位呢?请往下看

1、仰卧位

1-1优点:对产科处理(如器械助产)及新生儿处理方便,适合医务人员的需要。

1-2缺点:(1)使回心血量减少,产妇可出现仰卧位综合征。其结果可诱发胎儿宫内窘迫和产后出血增多。

(2)仰卧位分娩使骨盆的可塑性受到限制,从而增加难产的机会。

( 3)胎儿的重力失去应有的作用,导致产程延长,继发宫缩乏力。

2、侧卧位1-1优点:(1)增加骨盆径线,增加胎儿与胎体的活动空间,有利于胎头下降。

(2)比较省力,保存体力,减少疲惫,缩短产程

(3)腰背部疼痛减轻

(4)有利于会阴部的放松,减少会阴部撕裂

那我们孕妈妈应该怎么样具体侧卧呢?

孕妈妈先侧卧于床上,背部和床面呈垂直,双臀和膝盖放松,在两腿之间、背部各放一个枕头,这是正侧卧位。我们还要可以采取侧俯卧位,孕妈妈面向一边侧躺,上身侧趴于床上,下半身双腿分开,一腿弯曲呈90°,身体就像一个转轴,不完全地转向前方。侧卧位还有一个侧卧位弓箭步:孕妈妈侧卧位时,上面的脚用力蹬在陪伴者或者助产士胯部,宫缩时陪伴者前倾身体向产妇脚的方向轻微用力,使孕妈妈胯部和膝盖弯曲,将其腿保持在更弯曲的位置。该体位可改变骨盆性状,增加枕后位或倾势不均胎儿旋转的机会。

在待产过程如果孕宝贝在宫内与孕妈妈的方位不是很好时,侧卧位会不会让其改变宫内的方位呢?答案是会有可能的。比如当胎儿枕后位或者枕横位时,如果产妇是侧卧位,应该面向胎背和胎枕侧躺 (同侧侧卧) ,如果产妇是侧俯卧位,应该面向胎枕对侧躺(对侧俯卧)。

除了这两个体位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及个体位哦。

3、半卧位

孕妈妈躺在待产床上上身与床夹角>45°优点:缓解胸闷,气促等;当产程进展良好且孕妈妈喜欢这种体位时可采取该体位缺点:若胎儿枕后位或胎儿宫内窘迫不能采取该体位。

4、坐位

孕妈妈上身垂直或上身前倾坐于床上,椅上、分娩球上。

优点:(1)产妇用力得当,用力时与产轴一致,故比传统的分娩体位可缩短第二产程,

、           (2)   可减少新生儿窒息。

缺点:(1)产妇久坐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

(2)有急产倾向及进程较快的产妇不应采取坐式产椅分娩。

5、站位

孕妈妈站立,上身前倾趴在物体上,亦可同时左右摇摆骨盆(摇摆舞)。

   优点:(1)先露部直接压迫子宫下段的宫颈部,可反射地使子宫收缩强而有力,有效地缩短第二产程;

(2)有利于分娩机转的顺利进行,直产姿势,胎儿重力与产道方向一致,宫缩能使胎头在产道中旋转的顺利

缺点:有些孕妈妈行分娩镇痛后双煺无力或麻木时,站立起来易摔倒

6、手膝位

孕妈妈双膝跪于床上或地板上(带护膝)身体前倾,双手掌或双拳着地支撑自己。作用:当胎儿枕后位、宫颈前唇消失缓慢或产妇感觉该体位较舒适时可采取该体位。

7、膝胸卧位

孕妈妈双膝和前臂着地,胸部紧贴地板,双臀高于胸部,前臂支撑起身体重量。作用:该体位可预防脐带脱垂或发生脐带脱垂后减轻先露对脐带的压力。

8、蹲位

孕妈妈双脚站在地板或床上,双手扶住床栏或陪伴者协助采取蹲位或半蹲位。

优点:(1)骨产道横断面的面积可增加30%,可增大骨盆出口前后经线

(2)改善胎儿的血液循环,减轻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的程度。

缺点:(1)孕妈妈久蹲后,会阴部容易发生水肿

(2)产妇踝关结有严重损伤、关节炎或腿部无力时不能采取该体位

9、跪位

       孕妈妈跪于床上或地板上,膝下垫上软垫或戴护膝,上身前倾趴在床背、分娩球、陪伴者或其他支持物上。此姿势对于平卧位或者半卧位觉得腰疼的孕妈妈们较合适,同时陪伴者还可帮其按摩酸胀部位。

言而总之不管什么样的体位,只要孕妈妈们感觉舒服并能坚持都可采取,并且保证身体平衡与安全。当我们在给予体位支持时,陪伴者要注意孕妈妈安全,切勿用力过大,避免肌肉韧带损伤。可根据自身产程进展的需要采取相应的体位,如出现不适,及时与陪伴者或助产士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