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王良

 同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  3120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建筑设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建筑设计的方式,还带来了创新和效率的提升。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信息化技术对于建筑领域的影响较大,可有效促进管理思维理念、管理模式等朝向信息化方向变革创新。基于此,本文分析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与技术实现策略展开了思考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信息化技术

引言

建筑设计管理工作是建筑设计顺利进行的基础,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设计管理平台上的应用,对促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

建筑信息化通常以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为基础。通过大量的现场数据分析、信息整合,实现整体推进,高效运作。信息化数据是建筑业信息化转型的产物,使数字技术在住宅建筑业得到推广和使用。在目前住宅建筑中,新技术、智慧工地、智慧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目前许多住宅建筑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并使用多种智能项目管理软件,利用这些项目管理软件,实现了人员管理的信息化,业务管理的流程化,施工管理的标准化,有效解决了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了工程信息化水平,也推进了住宅建筑企业信息化的转型发展。目前,建筑数字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BIM、5G传输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施工管理等各个要素都可以利用这些新技术实现规模化和集成化、可视化。实现协调发展,实现住宅建筑各类资源的有效整合,管理信息也将开始实现互联互通,住宅建筑将在建筑数字技术推广应用中实现华丽转型。信息化转型必将带来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建筑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必将推动住宅建筑的不断发展。

2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2.1设计方案中的应用

将信息化技术中的开放和共享功能与云服务器、云数据库等相关技术结合,通过云数据库的功能,可以记录每一次设计方案的改动,实现设计方案的版本管理。设计人员可以轻松地追溯每一次的修改和更新,便于回退到之前的版本或者对比不同设计方案的差异。在云端建立多样化的预制构件数据库,将每一次的预制构件设计方案与搭配方案记录其中,有助于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积累。这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参考和借鉴,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云端数据库会持续累积建筑设计方案和预制构件信息,形成庞大的数据资源。通过合理利用这些大数据信息,设计人员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洞察和启示,优化设计决策,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2.2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也属于建筑设计管理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程管理中最主要的包括计划管控和质量管控。计划流程管控除了编制,更重要的是注重计划跟踪、执行、异动处理及反馈。质量管控是决定项目完成质量的关键因素。设计质量管控需要动态监控,其质量管控流程做到事前控制、过程跟踪、事后检查,主要从以下五大维度:①设计条件及政府审批要求风险点;②业主功能需求;③甲方技术标准执行;④各专业设计重点难点;⑤多专业交叉冲突点。通过科学的数字信息化流程管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编号及跟踪处理,保证所有问题都能得到闭环解决,并将该体系从设计延续至施工阶段,最后交由成本核算效益,使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更加精细化、有序化。

2.3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该建筑工程施工前,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可创建建筑三维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对于施工计划方案中的各项内容,均可投放至管理平台中。如果发现施工环节存在问题,即可在模型中准确定位,对施工进度管理内容进行优化调节,促进进度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此,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三维技术等创建三维模型,并由此制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虚拟动画,在动画模拟分析中找出施工环节中所暴露出的实际问题,综合考虑项目建设要求、施工顺序等,确定相关问题,将所有问题划分为多个类型,并采用针对性应对策略,据此优化建筑工程建设方案,并将信息数据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基础,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此外,在对施工进度数据进行分析时,应当注意不同工种的施工作业面有所不同,分别对施工环节人力资源需求量与工期进行准确预估。

2.4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数据驱动的设计:信息化技术使得建筑设计可以更加依靠数据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设计师可以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类数据,包括项目背景、用户需求、环境条件等,为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这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了解项目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提出更合理和创新的设计方案。三维建模和可视化:信息化建筑设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可以将设计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设计师可以实时查看和调整设计。这使得设计师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设计效果,并与客户进行沟通和互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BIM技术将建筑设计与建筑信息整合在一起,实现设计、施工和运营的全过程管理。在设计过程中,BIM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各个环节,从而提高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BIM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的设计信息和数据,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创新和优化方案。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和体验设计,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时查看和改进设计。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设计与现实环境相结合,提供更丰富的设计体验。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使得设计师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改进设计,创造更有创意和创新的设计方案。数据分析和仿真:信息化建筑设计利用数据分析和仿真软件可以模拟和分析建筑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设计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仿真的结果,评估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化方案。

2.5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①场地布置。可应用信息化技术,创建施工场地三维模型,对施工现场狭窄问题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便于开展施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现场勘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明确施工场地布置情况,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创建三维场地,对各类构件的数量、价值等进行计算。再采用信息化技术平台中的汇总功能,将施工场地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利用公式编辑计算出施工现场各类材料的用量、价格,不仅能够提高施工场地布局规划的合理性,同时还有利于开展成本控制。②资源配置。在施工资源配置方面,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成本控制中,并利用相关技术软件,对施工环节所应用的各类构件的市场价、定额价以及工程量进行统计,从而为后续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为保证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应当采用专业系统软件对不同工序中各类原材料、构件、人工资源、机械设备等的需求量进行准确计算,再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其予以展现[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规划、施工与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建筑企业应当提高对于信息化技术的重视度,并与工程管理进行有效融合,促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变革,提升建筑企业工程管理水平,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因此,信息化工程管理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工程管理中,需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技术,持续探索并总结经验,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源.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居舍,2020(36):121-122.

[2]梁俊文.信息化在建筑控制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20(10):64-65.

[3]萧震宇.信息化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1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