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曾招志

会泽县驾车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654218

摘要:针对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改革与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推动畜牧兽医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保障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已成为迫切需求。为真正促进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良性发展,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针对我国现行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策略

1现阶段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现状

1.1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举步维艰,主要原因在于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有关部门及领导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任何一个产业的变革与创新,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别是在中国,基层畜牧兽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的情况下。一方面,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畜牧部门的主观领导对改革的认识还不够透彻。基层畜牧兽医技术创新面临着主观上的抵触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害怕改革会冲击已有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畜牧卫生机构的基层领导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认同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的有利作用,也不愿意去应对工资分配制度调整后的繁琐的工作。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的监管与基层领导对其的关注不够,致使其仅仅是应付上级领导的视察,被动地进行工作,这就造成了基层畜牧兽医的技术管理效率低下。当前,我国畜牧兽医技术体系发展滞后,未能有效、有序地开展,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意义。

1.2畜牧兽医相关法律法规不够

中国目前已知的有关畜牧兽医的法律法规包括《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畜牧兽医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备的畜牧兽医工作法律制度,包括畜牧兽医管理制度、执业兽医管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处置、动物诊疗和畜禽产品卫生质量管理制度等。《动物防疫法》中有关动物疫病、寄生虫病的管理规定并未反映畜牧兽医行政机关对畜牧兽医工作进行全程卫生监管与高效管理,其可操作性还需进一步加强;我国《动物防疫法》和《出入境动植物检疫法》的职能定位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满足我国动物防疫工作需要。

1.3管理机构不完善

经过调研和分析,目前我国的基层畜牧兽医事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职能重叠。为了促进农村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层畜牧兽医行业进行了资金扶持与补助。但是,由于农村基层工作条件比较差、工资待遇不高等原因,部分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并不愿意留下来。人力不足,造成各部门功能重叠,职权不明。但是,各部门之间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组织,导致工作中存在着互相推诿、不作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运行效率。由于领导体制不完善,基层畜牧兽医业还沿用着传统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为现代化的基层畜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样一种落后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我国基层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需要,已成为制约基层畜牧兽医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策略

2.1完善畜牧兽医的相关法律制度

中国畜牧产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需要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并将其规范化。政府应积极推进与之配套的法规和政策,并逐渐构建起由中央到地方的层次分明的法规体系。尤其是地方法治建设,应根据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应结合实际情况,健全专业技术管理体系。为此,必须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以保证我国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健康发展。

2.2加强完善与优化现有畜牧业管理体制

加强并优化管理制度,保证基层兽医人员具备较强的自主工作能力,是畜牧兽医技术创新的关键。负责畜牧行业与其它部门的联系,与其它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确定各部门的职责,实行责任制。有关部门之间也应该互相监督,从而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践中,要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对工作态度积极,工作认真,对工作中的革新提供有价值意见的人员,视实际情况酌情给予奖金;对于那些懒惰,懒散,缺乏创造性的工作态度的人,要给予惩戒。既能调动有关部门的工作热情,又能促进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畜牧生产的各项指标都符合国家规定,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兽医检验检疫,提高兽医卫生技术水平,加强兽医兽医检验检疫工作的质量。通过开展有关的培训,增强和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实际能力和技能,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2.3加强机构建设

中国对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十分重视,先后颁布《动物防疫法》、《动物药品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兽医工作体制。但是,目前我国畜牧兽医技术管理部门存在着服务与运作功能不协调、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为此,在基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中,应建立完善的推荐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畜牧业的发展需要,设立畜牧兽医工作站,为当地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目前,我国基层兽医体制尚未完善,对其产生的效益并未进行深入的调研和研究,致使所谓的“改制”徒有其名。同时,由于忽略了基层兽医事业单位的社会属性,使得很多基础工作很难顺利进行,因此,我国畜牧兽医事业任重而道远。另外,由于疫病防治组织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疫病防治经费很难得到保障,从而加大了疫病防治工作的难度。

2.4加大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的资金投入

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的改革;只有有了足够的资金,才能吸引到优秀的推广人员,才能更好地推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相应的设备,对基层畜牧兽医的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极大地提升了其发展和创新的效率。国家和政府要制定有关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系统建设的有关规定,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使其在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法治的保障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2.5积极创新管理模式

国家应高度重视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给予充分的关注,以提升工作人员的热情,为优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推进奠定坚实基础。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为提高畜牧兽医工作效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投资力度,使国家在畜牧兽医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进而推动基层畜牧兽医工作的全面发展。

随着科技进步,先进技术在畜牧兽医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广大从业人员需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因此,强化对畜牧兽医技术发展的研究,对推动我国畜牧兽医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是我国畜牧兽医技术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要从个人角度出发,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积极引进相关领域专家,为其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注重在职人员培训,定期开展业务技能提升活动,并安排员工出国深造。

3结语

总之,兽医技术和畜牧业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状态。国家对基层治理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对其进行定期检查;应主动引进新科技人员,加强有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培训;完善兽医技术管理制度,强化部门合作,促进其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喻亮军.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J].农村科学实验,2018,(09):99+101.

[2]李瑾瑜.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结构体系创新构建[J].农村科学实验,2018,(04):105+107.

[3]张青.基层畜牧兽医技术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考[J].农业工程技术,2017,37(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