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王永伟 朱剑锋

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新疆 阜康 831500

摘要:社会发展,各个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面临故障、磨损和性能下降等问题。因此,机械设备维修成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持生产效益的关键环节。详细探讨了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维修管理策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潜在的故障,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机械设备维修;重要性

引言

机械设备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不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机械设备均发挥出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尤其是化工、矿山、制造等企业,机械设备的运行时间长、面临高温高压环境,一旦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对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维修保养是对设备进行检查与处理,能预见设备潜在的风险,及时消除故障隐患,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本文结合实践,探讨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技术及管理措施,供同业人员参考。

1机械设备维修的重要性

对于机械设备而言,故障是必然会发生的。因此,进行机械设备的维修十分重要,良好的维修技术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时间,进而改善机械设备的性能。在工业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现代化趋势不断加深,想要提升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需要大量引进机械设备进行工作,替代人工操作。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机械设备很可能会发生故障,如果存在故障,就会使企业的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运用机械设备维修技术进行故障维修,运用现代化的诊断技术,提升维修的效率,确保机械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进行机械设备运用时,要有效进行养护维修工作,及时排除隐患,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目前机械设备的使用效果来看,机械设备的维修成为各个行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确保机械设备的良好运用才能促进企业经济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

2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

2.1维修技术薄弱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机械构造越来越复杂,从事设备维护保养人员综合技能低下,缺乏对设备维修保养认识,无法满足对较为复杂的机械设备维护保养需求,导致机械设备未能有效按照规定的保养周期维护。另外,能独立从事设备维修的人员逐渐减少,基本上都是设备出现故障之后,才安排专人维修。由于人员技能水平不足,必须安排到外部维修单位处置,这就增加了维修保养成本。经过维修后,设备操作人员只注重机械能否正常工作,而不关心是否维修规范,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导致机械故障多发,使用率下降,维修频率增加,最终使设备过早报废,同时还造成维修保养配件积压浪费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不仅是人员技能的不足,还有对维护保养机制的不重视。

2.2机械设备的维修不及时、不规范

(1)设备的维修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一些企业重使用轻保养,没有制定维修章程,增加了设备故障的概率,甚至会导致设备提前报废。(2)设备的维修检测不及时。由于很多企业的维修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设备的具体操作、性能、维修知识掌握不全面,加上预防维修意识淡薄,导致不能完整地执行维修的操作流程,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关注表面,未深入进行,只维修发生故障的部分,并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策略

3.1培训和技能提升

提供维修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是保证维修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培训和技能提升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械设备知识。维修人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和常见故障类型。他们应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修手册,并能快速理解和解决故障。(2)维修技术。维修人员需要具备各种维修技术,包括检修、更换零部件、调整和校准设备等。他们应掌握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熟悉各种维修流程和操作规范。(3)故障诊断与分析。维修人员需要学习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能够通过观察、测试和数据分析等手段准确判断故障原因。他们还应了解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方法,能够迅速解决各类故障问题。(4)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维修人员需要具备安全意识,了解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他们应遵守设备的操作规范,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完整性。

3.2使用先进的维修诊断技术

目前,机械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中使用频率最高、最有效的方法是振动诊断技术,其具有适用范围广、信号处理方法多样等特点。获得振动数据是进行振动故障诊断的依据,需要根据设备自身的特点确定诊断对象,然后确定测量参数和测量点位,测量参数。测量点位的选择需要靠近中心、刚性良好、水平方向等可以全面反映机械振动敏感点的位置。通过安装传感器、科学地设置参数来获取数据,最后设置测点报警,对于数据异常的设备进行报警提示。

3.3加大维修人员技术培养力度

要想提升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需要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进行人才选拔的过程中注重先进维修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确保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的培训,确保维修人员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维修技术,提升其技术水平。除此以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奖惩考核方法,提升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维修人员表现优异,要进行表扬或者奖励,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水平有待提升,需要进行技术的教育和培训,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处罚,使其能够端正态度,形成积极的工作氛围。

3.4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

工厂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转时,零部件本身就存在无形的磨损,这就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应加大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监管力度,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与每天设备使用情况联系在一起,严格执行厂家提供的设备操作规范使用设备,定期做好设备的点检工作,并对点检结果做好记录。操作人员只有全方面了解设备每天的整体使用状态,才能在使用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做到立刻停机检测,将不良苗头扼杀摇篮中,确保设备使用不受影响。

3.5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

要想确保机械设备维修技术的有效运用,就需要制订质量管理责任制。对于机械设备而言,维修质量是重要的核心,是进行生产技术活动的重要部分。在维修的过程中,遵守维修的规章制度是十分重要的,在维修过程中,要根据相应的标准开展维修工作,进而提升维修质量。要想确保机械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有效落实维修制度,就需要实行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在产生问题以后就要及时解决,避免出现问题没人处理的情况,不会因为解决问题的责任归属而导致混乱,影响生产。在责任制的实施中,健全的责任制是确保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

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只有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才能提高效率、降低能耗,避免发生严重故障。本文介绍了设备维修保养的技术方法和管理措施,自动化维修保养系统平台的应用,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实际维保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练红刚,郑浩.机械加工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技术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2,58(2):143-145.

[2]黄艳林.矿山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技术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21(16):93-94.

[3]吴雪松.浅析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1(3):51-52.

[4]刘庆.现代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4):1-2.

[5]郑培果.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J].内燃机与配件,2017(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