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与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羊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与防治

李志  

曲靖市师宗县高良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655700

摘要:羊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羊的常见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生该疾病,病羊很可能出现咳嗽、发烧等临床表现,在情况严重时,病羊甚至将死亡,从而损害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因此为实现对羊支原体肺炎进行有效预防,本文通过调查和分析文献,将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及流行病学作为切入点,并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措施进行重点分析,以期可以为羊支原体肺炎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羊;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防治

引言

在养羊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由于羊支原体肺炎对养殖户经济利益具有严重影响,故而该疫病逐渐受到关注。基于此,养殖户有必要进行深入学习,在羊群饲养过程中时刻关注羊的实际情况,做好对羊支原体肺炎的了解工作,掌握其病原和流行病学,明确常见临床表现,并将一系列防治措施落实到饲养管理中,以提升疫病防治水平,保证羊群健康,对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和流行病学

1.1病原

经过分析文献可以发现,羊支原体肺炎的病原是山羊支原体羊肺炎亚种,这种病原的主要特征是体积较小,形态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经过革兰氏染色可发现结果是阴性,而在姬姆萨染色中,其将表现出良好着色。在体外对其培养的情况下,将是专性需氧菌,且在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将表现出荷包蛋的形状。此外,通过理化因素对这种病原进行刺激时,该病原将表现出敏感性,尤其对于红霉素,其敏感度相对更高[1]。除红霉素外,四环素可以对该病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青链霉素则不会对其产生作用。

1.2流行病学

在感染条件为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山羊和绵羊将成为山羊支原体羊肺炎亚种唯一可能进行感染的动物,目前暂时没有这种病原感染人类的相关报告。在分析羊支原体肺炎后,可发现其常见的传染源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发病羊和带毒羊。此类羊在分泌和排泄时,形成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将携带不同程度的支原体,如其和健康羊没有进行隔离,很可能造成健康羊感染。除上述内容,如健康羊和患病羊发生间接或直接接触,例如接触过病羊使用的用具,健康羊将有大概率发生感染,从而危害健康。此外,山羊支原体羊肺炎亚种在流行病学中,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季节性,如果天气较为寒冷,则感染的可能性较大。环境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感染,例如若饲养环境较差,羊支原体肺炎出现的概率将增加。

2羊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

如果导致羊感染羊支原体肺炎的因素属于自然感染条件,则山羊支原体羊肺炎亚种的潜伏期将达到5天到21天左右。而通过分析该疫病,可发现其导致病羊出现的临床表现可根据不同病程,分成3个种类,分别是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具体如下。

2.1最急性型

在发生感染后,病羊的体温将上升,可能达到42℃左右。此时病羊的进食量将明显减少,精神状态将出现异常,呼吸频率将显著增加,部分病羊可能因身体痛苦,从而发出鸣叫。如果病羊没有及时得到治疗,病情将不断恶化,导致病羊出现呼吸困难的问题,且鼻子将表现出黏液状,伴有少量血液,咳嗽加重。若此时检查病羊的肺脏,将听到明显的捻发音和浊音[2]。此外,随着病情继续发展,病羊将卧地不起,表现出严重的呼吸困难,四肢将伸向外侧,且全身将抽搐。在病情恶化到一定程度,将可视粘膜发绀,充血,并表现出目光呆滞。不久后,病羊将死亡。

2.2急性型

患有该种类型的羊支原体肺炎时,病羊在初期,将表现出体温明显增加的问题,此后将发生湿性咳嗽,流出浆液形状的鼻汁。在患病的4天后,病羊的湿性咳嗽将转变成干咳,流出脓性的鼻汁,且颜色上将表现出砖红色或铁锈色。此时在检查病羊的肺部时,将听到明显的摩擦音。在按压病羊胸壁的情况下, 病羊将表现出躲闪的现象。部分病羊将出现张口呼吸的现象,并极度衰竭,腹部表现出震缩,还有病羊可能流泪,随后倒地不起,口腔出现溃疡和坏死的问题,腹部膨胀,腹泻,且身体可能发生皮疹。死亡前,病羊的体温将降低。这种类型的羊支原体肺炎病程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达到1周到2周左右,部分病程较长的可以达到4周左右。此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病羊将死亡。

2.3慢性型

如果发生该种类的羊支原体肺炎,病羊通常全身不会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3]。其大致症状如下:体温升高,约40℃;表现出轻度的咳嗽;出现腹泻;部分情况下可能出现浆液状的鼻汁。虽然该类型引起的症状较轻,但如果养殖户没有予以重视,饲养管理较差,则病羊很可能因抵抗力较差,从而导致病情加重,使慢性型转变成急性型,情况严重时,甚至将转变成最急性型,导致病羊死亡。

3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防治

3.1诊断

在饲养过程中,要对病羊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以进行初步诊断。如果要进行确诊,则需要实施实验室诊断,例如血清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在临床表现方面,这种疫病和巴氏杆菌引发的羊肺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养殖户必须学习好相关知识,学会如何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从而导致病羊死亡

[4]。在诊断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病原分离鉴定,这种方法可以对病羊的肺脏进行无菌采集,将胸腔积液送到实验室,以供检测。送到实验室后,检测人员将对送检的病料进行制备涂片,并在姬姆萨染色完成后,对其进行观察,如果发生感染,检测人员将发现形态多样化的菌体,从而确诊。

3.2防治

临床上,暂时没有可以对羊支原体肺炎进行有效治疗的特异性药物,而是通过接种疫苗,以达到免疫的目的,进而减少羊群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养殖户要对疫苗接种予以重视,及时接种。此外,在发现病羊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时,养殖户可以进行对症治疗,例如消炎、止咳等。除上述内容,在日常饲养管理中,养殖户需要对羊的引入予以关注,不得在流行国家或地区引入,且在引入羊的过程中,要对新引入的羊和原有羊群进行隔离,隔离饲养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要围绕引入的羊展开检测工作,明确其是否携带山羊支原体羊肺炎亚种,直到确认引入的羊不存在相关症状,且检测结果表现为阴性,才可以结束为期至少6个月的隔离饲养,将其与原有羊群进行混合饲养。如果检测后,发现结果是阳性,养殖户必须立即进行处理,禁止该羊进入饲养场。完成上述工作的同时,养殖户要对原有饲养管理方式进行完善,优化羊群的生活环境,适当减少对羊群的饲养密度,增强羊舍的通风性,提升保暖效果。要确保羊舍内始终有新鲜的空气,并尽可能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羊群的影响,避免羊群出现应激反应[5]。养殖户要提高对羊舍卫生情况的关注度,做好卫生管理,减少其他病原在羊舍内存在的可能性,避免混合感染现象发生,从而影响疾病治疗,损害经济利益。如果羊群内有羊发生感染,养殖户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及时控制病情,减少病羊的病程,并防止其传染给健康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日常饲养中,养殖户还要不断学习和羊支原体肺炎防控相关的知识,持续完善采取的饲养管理方法,以实现有效预防羊支原体肺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羊支原体肺炎对羊的健康具有直接影响,且可能导致病羊死亡,所以养殖户要重视这种疫病,加强学习,了解和该疫病相关的知识,优化对羊群的饲养管理,做好疫苗接种,加强对引入羊的检测,改善羊群的生活环境,并在羊患病后,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养殖场出现传染的问题,进而保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敏堂.羊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与防治[J].中国动物保健,2023,25(06):52-53.

[2]杨建森.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畜牧业,2023,(09):111-112.

[3]刘兰英.羊支原体肺炎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22,21(07):111-113.

[4]田应敖,杜典策,陈磊.羊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2,(04):134-136.

[5]李贵增.羊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0,(07):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