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不同促成栽培对其长势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5
/ 2

芍药不同促成栽培对其长势的影响

薛冰

乌鲁木齐市种苗场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光,耐寒,在中国北方各地可以露地越冬;夏季喜冷凉气候;喜土层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在黏土和沙土上虽然可开花,但是生长不良,在盐碱地和低洼地不宜生长。在我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朝、商朝、周朝之时已成为人们的观赏植物之一。发展到现代,在实际生产中一般分为药用芍药、观赏芍药两大类。药用芍药以根入药,是著名的地道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用量较大、用途广泛,每年均有大量出口。我国有10余种,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在华北和长江两岸也有分布,新疆有5种,包括2个栽培种,3个野生种。

关键词:芍药;促成栽培;生根处理

引言

芍药花大色艳、花型丰富,观赏价值极高,和牡丹并称“花中二绝”,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芍药在国际鲜切花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芍药鲜切花上市时间集中在5~6月,与传统切花相比,芍药花期短而集中,难以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极大限制芍药产业发展。我国目前芍药的促成栽培和反季节催花技术比较落后,芍药促成栽培存在成花率低、花茎小等问题,完整的催花技术体系和规程尚未形成。科学的栽植技术和管理方式是芍药促成栽培成功的关键。研究表明,芍药须根的吸收能力弱是芍药花蕾败育关键原因。

1.芍药促进栽培中存在的问题

在自然状态下,芍药生长在温带地区的高海拔地区(1100~3700m)。它们生长在干燥多风地区的陡峭、阴凉的斜坡上,开花受季节性生长所驱动:夏末,芍药花蕾在多年生的草本植株上生长,在暴露于冬季寒冷后才恢复发育。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使得芍药在春季,秋季甚至冬季时,在强迫条件下开花,需要通过低温来释放休眠。在长期休眠中,经过促成栽培处理的芍药种苗中,有88%至93%的休眠在5周内结束。但是,在芍药的促成栽培中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芍药的败蕾率问题,这也是严重控制促成栽培条件下,芍药生长开花的关键问题。

2.促成栽培对芍药生长的影响试验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3年生‘莎拉’‘巴茨拉’‘红富士’‘兰富士’4个芍药品种的块根,花芽数量12个以上;基质采用草炭、沙土以3∶1混合。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作为对照组的甲组种苗,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放置于室外,使其自然越冬。作为观察组的乙、丙、丁3组种苗,采用促成栽培的方式,其中,乙组种苗经冷库低温(0~4℃)处理后直接移入温室;丙组种苗不经冷库低温处理,仅施加赤霉素溶液150mL,浓度为100mg/L,频率为2天一次,施加3次后移入温室;丁组种苗经冷库低温(0~4℃)处理,施加赤霉素溶液150mL,浓度为100mg/L,频率为2天一次,施加3次后移入温室。温度控制温度15~30℃,湿度50%~70%。为了确保观察组三组种苗能够在同一时间移入温室,对3组种苗的处理需要设置一定的时间差。其中,乙组种苗仅需要低温处理,因此,在丙组和丁组处理完毕后可以直接移入温室;丙组种苗不需要低温处理,因此,需要晚于丁组种苗一天时间施加赤霉素溶液,确保在施加赤霉素溶液完毕后,能够同乙组和丁组同时进入温室;丁组种苗既需要低温处理,又需要赤霉素溶液处理,因此,乙组和丙组种苗需要等待丁组种苗完成后,同时进入到温室。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全部种苗在生长期期间,每周一次,分别使用硫酸钾、过磷酸钙、尿素进行施肥,浓度分别控制在1.92g/L、0.48g/L和2.40g/L。

2. 3测定指标及测定方法

在不同试验组的芍药盛花期,使用卷尺测量每盆芍药的株高和花的直径,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地上5cm处的茎粗,使用SPAD-502叶绿素仪检测叶片的SPAD值,使用天平称量小叶鲜质量、整花鲜质量,每组测量5盆。在芍药盛花期统计其着花量,在芍药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统计其败育蕾数。单枝坐蕾数=每盆的主蕾数+每盆的侧蕾数/每盆的坐蕾枝数;成花率(%)=每盆的开花数/每盆的成蕾数×100;总败蕾率(%)=败育蕾数/每盆成蕾数×100;各级败蕾率(%)=各级败育蕾数/每盆的成蕾数×100。参考周逸龄对败育蕾的划分标准,根据蕾径的大小将芍药败育花蕾划分为如下等级并统计各等级的败育情况:Ⅰ级败育蕾的蕾径为2~4mm;Ⅱ级败育蕾的蕾径为4~8mm;Ⅲ级败育蕾的蕾径为8~17mm;Ⅳ级败育蕾的蕾径≥17mm。分别取各促成栽培处理组中的正常蕾和Ⅱ级败育蕾,于-80℃的温度条件下保存,各处理组等量混样,用浓硝酸-高氯酸加热消化法对植物样品进行消化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其P、K、Ca、Mg、Si、B、Cu、Zn、Fe等元素的含量。于芍药盛花期取样,分别测定全株干质量和根、茎、叶、花的干质量。采用烘干称重法测定其干质量,105℃下杀青30min,80℃烘干至恒重,称其干质量。每个试验组各随机取3盆进行测定,试验数据取其(平均值±标准误差)。

2.4数据处理

采用Excel2003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处理及柱形图、饼形图绘制。

2.5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芍药根系各生理指标的影响,处理1的莎拉、兰富士、巴茨拉和红富士产生须根的数量平均分别为7.5条、10.6条、8.2条和9.2条,而处理2的莎拉、兰富士、巴茨拉和红富士产生的须根条数分别为118.25条、104.6条、77.6条和110.2条,处理2的4个芍药品种须根发生数量分别是处理1的15.8倍、9.8倍、9.5倍和12.0倍,并且处理2的各芍药品种须根最长根长和平均根长叶都高于处理1,原因可能是先进行春化处理芽的休眠被打破,在高温下萌发后具有较强的顶端优势对芍药须根的发生和发育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在春化处理之前在合适的温度培养更容易产生须根。

2.6促成栽培对芍药败蕾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芍药花蕾较小且颜色暗淡,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芍药败蕾率较高,差异显著。在观察组中,丁组败蕾率最低,同乙组和丙组差异显著;乙组和丙组败蕾率差异不大。对比四组芍药种苗的始花期、蓓蕾率、成花率和叶片起始率。

2.7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研究证实在自然栽培下的芍药败蕾率更低、花朵更大、成花率更高,但同时,花期也更晚,不能满足非芍药花期的市场需求。采用促成栽培技术后,芍药叶片起始率上升、花期提前,能够满足非芍药花期的市场需求,但同时,由于促成栽培技术强行打破芍药种苗的休眠,使得芍药种苗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影响到芍药的育蕾和成花,导致促成栽培种植下的芍药叶片败蕾率增加、花朵减小、成花率降低,这是促成栽培的不利的一面。在三种促成栽培处理中,种苗不经冷库低温处理,仅施加赤霉素溶液的方式能够获得最早的始花期,将芍药花期提前到1月份;种苗经冷库低温(0~4℃)处理后,施加赤霉素溶液的方式,是所有促成栽培中,叶片起始率最高、败蕾率最低、花朵最大、成花率最高的。因此,综合研究结果,建议在实践中采用经冷库低温(0~4℃)处理后,施加赤霉素溶液的方式能够获得芍药栽培的最大效益。同时,建议在萌芽后追加液肥,以便进一步的降低促成栽培导致的败蕾率。

结束语

总之,芍药成花率的高低和成花质量是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而根系的吸收能力在芍药促成栽培中至关重要,须根的多少是芍药切花质量和数量的重要影响因素。虽然伊藤芍药‘巴茨拉’在须根极少的情况下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但是在成花质量方面却明显不高,且在开花后期呈现吸水能力不足、经常萎蔫的现象,这极大增加了芍药促成栽培的管理难度,影响来年芍药的成活率。

参考文献

[1]李晓燕.芍药走红国际鲜切花贸易[J].中国花卉园艺,2019(11):58-59.

[2]姜楠南,房义福,温立柱,等.促成栽培对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20,38(2):215-221.

[3]沈春宇,田代科,曾宋君.芍药组植物的分布和栽培格局及其促成栽培研究现状[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姜楠南,房义福,温立柱,等.促成栽培对芍药生长开花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20,38(2):215-221.

[4]刘旭青.古代农耕谣谚的文化意蕴[J].农业考古,2019(6):2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