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6
/ 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于星

身份证号码:432925198308260023

  摘要: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总是与水道之间保持较多的联系。滨水区是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起点,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开放区域的重点,但滨水区也是生态环境中较为敏感与脆弱的地区,因此,做好滨水景观设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滨水景观设计;景观空间

  引言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和美学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三个方面,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进行深入探讨。

  2.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理念

  2.1生态优先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关乎城市环境、生态健康与居民生活品质,面对环境挑战与美好生活追求,应坚持生态优先,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具体包括:1)生态敏感性评估与保护,识别并尊重保护生态敏感地带、物种栖息地、生态功能区,避免干扰,必要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2)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科学配置植物群落,营造多样化生境,恢复湿地,保留原生植被,引入乡土植物,减少外来种,设置生物栖息设施。3)水质保护与水体净化,合理岸线设计,水系连通,植被缓冲带,采用生态护岸技术,引入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等设施,改善水质,提升水生态健康。4)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将滨水区域作为海绵体,设计雨水花园、湿地、透水铺装等,增强雨水吸纳、净化能力,缓解内涝,补充地下水,融入绿色能源设施,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化。5)亲水空间设计与公众参与,设计多样亲水空间满足公众需求,设置解说、科普、互动设施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维护管理,形成共建共享氛围。总之,滨水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优先,尊重自然规律,保护水域生态,促进生物多样性,创造宜人亲水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美丽、宜居、可持续城市环境构建。

  2.2文化传承

  滨水景观乃城市独特风景线,兼具城市风貌名片与文化内涵载体之功能。设计时,深挖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历史、彰显城市精神至关重要。具体策略包括:①梳理地域文化脉络,提取文化符号融入设计,构建文化解读窗口;②保护与活化历史文化遗存,以创新手法融合古今,营造感知与体验场所;③借鉴地方艺术,植入各类景观元素,提升艺术氛围与文化魅力;④打造主题文化节点,以景观叙事展现城市故事与精神;⑤预设文化活动空间,配套服务设施,确保活动安全有序;⑥鼓励公众参与,倾听民意,增强公众对景观文化的认知与归属感。如此,方能塑造底蕴深厚、活力四溢的滨水空间,有力推动城市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

  2.3公众参与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公众需求,通过广泛调研、搭建参与平台、实施咨询反馈、科学整合意见及持续评估满意度等措施,实现设计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确保其成为高品质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与城市形象。

  3.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3.1整体性原则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与城市整体规划协调,确保与其它区域形成统一风貌。为此,设计时应遵循总体规划原则,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分区、空间结构、交通布局、生态保育等,确保滨水景观设计与城市发展框架一致,考虑其作为城市主轴线、公共活动中心、生态涵养区等功能定位。同时,尊重城市文脉与地域特色,挖掘历史故事、文化符号、建筑风格、自然景观等元素,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形成地方特色景观语言,保持与周边环境视觉联系与空间过渡。此外,衔接城市交通与慢行系统,满足多方式出行需求,设置接驳站点、过街设施、停车区域等,融合绿道、步道、骑行道等慢行系统,形成连续、舒适的滨水游憩线路。协调城市色彩与材质搭配,保持与城市整体色调、建筑风格、绿化景观一致,避免突兀,通过色彩规划、材质对比、光影效果等手法,营造与城市环境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注重与周边构筑物材质过渡与衔接,形成细腻、和谐的景观质感。兼顾城市夜景照明设计,纳入城市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考虑与周边建筑、桥梁、道路等灯光协调性,避免过度照明或光污染,通过合理照明布局、灯具选择、光影效果,营造宁静、优雅、浪漫的滨水夜景氛围,成为城市夜景亮点。综上,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遵循总体规划原则,尊重城市文脉与地域特色,衔接交通与慢行系统,协调色彩与材质搭配,兼顾夜景照明设计,形成与城市整体风貌和谐统一的滨水景观,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与市民生活体验。

  3.2功能性原则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准确把握滨水区的功能定位,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健身等多元化需求,是提升滨水空间活力、吸引力与使用价值的关键。以下几点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策略:

  3.2.1深入研究市民需求

     在设计前期,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网络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市民对滨水区功能的需求与期待,了解他们在休闲、娱乐、健身等方面的喜好、习惯、时间安排、设施需求等细节,为功能定位提供详实的依据。特别关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的群体需求差异,确保功能设置的全面性与包容性。

  3.2.2明确功能分区与流线设计

     根据市民需求调研结果,结合滨水区地形地貌、景观资源、可达性等因素,科学划分休闲、娱乐、健身等不同功能区域,确保各区域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设计合理的步行、骑行、车行流线,确保人流、车流的高效、安全、舒适通行,避免拥堵与冲突。同时,设置清晰的导向标识系统,方便市民快速找到所需功能区。

  3.2.3丰富休闲娱乐设施

     提供多样化的休闲设施,如观景平台、亲水平台、休闲座椅、遮阳亭、儿童游乐设施、艺术装置等,满足市民散步、观景、聊天、阅读、亲子活动等需求。设置丰富的娱乐设施,如音乐喷泉、水幕电影、户外剧场、游船码头、水上运动设施等,为市民提供观赏、游玩、表演、运动等娱乐体验。同时,考虑季节性、时段性需求,设计可灵活调整或临时布置的设施,如夏季的沙滩泳池、冬季的冰场、节假日的主题活动场地等。

  3.2.4完善健身运动设施

     结合滨水区的环境特点,设置各类健身运动设施,如慢跑道、自行车道、健身器材、瑜伽平台、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台等,满足市民跑步、骑行、球类运动、器械锻炼、户外瑜伽等健身需求。同时,考虑特殊人群需求,如设置无障碍设施、老年人健身区、儿童游乐区等,确保健身设施的全民覆盖。

  3.25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注重滨水区的绿化景观设计,种植多层次、多季相、多色彩的植物,形成丰富的植物景观与生态效益。设置适量的遮阴树种、草坪、花坛、水景等,提供阴凉、舒适的休憩空间。注重噪声控制,合理布局噪声源,设置隔音设施,营造安静、和谐的环境。提供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夜间活动的安全与便利。设置公共卫生设施,如洗手间、饮水点、垃圾桶等,保持环境整洁。

  3.3美学原则

  滨水景观设计对提升城市形象与营造宜居环境至关重要。遵循美学规律,突出层次感与空间感,是打造优质滨水景观的核心。为此,可采取以下策略:①运用艺术构图法则(如黄金分割、对比统一、节奏韵律、均衡稳定),指导整体布局与细节设计,形成视觉焦点、韵律感与空间流动深度;②构建多层次景观,利用地形、水体、植被及构筑物创造立体景观结构;③设计空间序列(入口、过渡、高潮、结尾),形成有节奏的故事性体验;④借助视觉透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增强空间深度与层次;⑤重视光影效果,利用自然光与人工光营造丰富光影,提升夜间景观;⑥融入艺术元素(雕塑、壁画等),增添趣味性,提升艺术文化内涵。以上手法旨在营造宜人视觉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满意度。

  4.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4.1生态修复

  通过积极实施植被恢复与水体净化等生态治理措施,滨水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并由此促进了景观质量的整体提升。具体而言:

  4.1.1植被恢复

  植被是滨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微气候、防止土壤侵蚀、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滨水区,植被恢复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适宜植物种类:根据滨水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特征、水文状况以及生态修复目标,科学选取本地乡土树种、耐湿植物以及具有较强净化能力的水生植物。这些植物能够适应滨水环境,快速建立稳定的植被群落,同时有利于恢复和保护本土生物多样性。(2)植被布局与配置: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合理规划植物配置模式,构建多层次、结构多样、功能互补的滨水植物群落。这包括沿岸带状种植耐水湿乔木,形成生态防护林带;河滩地布置芦苇、菖蒲等湿地植物,发挥其净化水质、固土护岸的功效;浅水区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花卉,增加景观观赏性。(3)生态修复工程:针对退化严重的滨水地带,开展裸地覆绿、湿地重建、河岸生态护坡等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草本、灌木、乔木,配合生态袋、格宾网等工程技术手段,稳固河岸,减少水土流失,加速生态系统的自然恢复进程。

  4.1.2水体净化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滨水景观的美观度与生态健康。实施有效的水体净化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滨水区水质,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存环境,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为清新的滨水休闲空间。具体措施包括:

  (1)物理净化:利用自然沉淀、人工浮岛、水生植物床等方式,通过吸附、拦截、沉淀等物理过程去除悬浮物和部分营养物质。例如,人工浮岛上种植的水生植物能吸收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有助于抑制蓝藻暴发,改善水体透明度。(2)生物净化:依托湿地生态系统强大的生物降解能力,通过构建人工湿地、增殖有益微生物、引入滤食性水生动物(如贝类、鱼类)等方式,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转化有害物质为无害或低毒物质。生物净化方式既提升了水体自净能力,又丰富了滨水生物多样性。(3)源头控制与截污纳管: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负荷,对周边社区、工业区排放的污水进行截流处理,确保达标排放或接入污水处理设施。同时,对雨污合流区域进行管网改造,实现雨水、污水的有效分离,防止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滨水区域。

  4.2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滨水区空间布局,旨在构建开放、通透、连续的景观,提升可达性和吸引力。为此,应遵循开放空间设计、通透视线设计、连续性空间设计、可达性提升、吸引力营造等原则。其中,开放空间设计要求滨水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社区等无障碍连接,减少封闭设施,保留开敞绿地、水面等,设置观景平台等设施,拉近人与水距离。通透视线设计强调避免视线阻隔,充分考虑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带对视线的影响,保持视线通廊畅通,精心设计景观视域。连续性空间设计要求打破碎片化格局,通过设计连续慢行系统,将滨水区与城市公园、绿地等串联,保持景观元素连续性,提升空间整体感。可达性提升要求优化交通组织,设置公交站点、停车场、无障碍设施、标识系统等,确保市民便捷、安全到达。吸引力营造则通过丰富景观元素、活动内容、服务设施,如特色雕塑、文化艺术活动、餐饮服务等,打造璀璨夜景,满足市民多元化需求,提升滨水空间活力与魅力。综上,合理规划滨水区空间布局,形成高品质公共空间,提升城市形象与居民生活质量。

  4.3设施配置

  根据滨水区的功能需求,合理配置各类休闲设施与亲水设施,是提升其使用价值与舒适度的关键。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4.3.1功能需求分析

     在配置设施前,首先需要对滨水区的功能需求进行深入分析。这包括了解市民的休闲活动偏好、年龄结构、家庭构成、文化背景等因素,识别不同群体对滨水空间的需求差异。同时,结合滨水区的地理条件、景观特色、周边环境等实际情况,明确其主要功能定位,如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生态保育等,为设施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4.3.2休闲设施配置

     根据功能需求分析结果,合理配置各类休闲设施。如为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可设置观景平台、休憩座椅、遮阳亭、花坛、草坪、儿童游乐设施等;为满足运动健身需求,可设置慢跑道、自行车道、健身器材、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等;为满足文化教育需求,可设置雕塑、壁画、艺术装置、科普标识、解说牌等;为满足生态保育需求,可设置湿地保护区、鸟类观测站、生态解说中心等。

  4.3.3亲水设施配置

     亲水设施是滨水区的一大特色,应充分考虑市民亲水、戏水的需求,配置适宜的设施。如设置亲水平台、栈道、观鱼台、垂钓区等,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水面,感受水的灵动与宁静。对于水质较好的区域,可设置沙滩、涉水区、游泳池等,供市民戏水、游泳。同时,配备救生设施、警示标识,确保亲水活动的安全。

  4.3.4人性化设计

     设施配置应注重人性化设计,提升使用者的舒适度。如座椅、遮阳设施应布局合理,便于人们休息、观景;健身器材应考虑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的需求,设置不同难度、类型的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应确保安全、趣味,兼顾家长的看护需求;卫生间、饮水点、垃圾桶等公共服务设施应分布均匀,方便使用;无障碍设施应齐全,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结论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传承和公众参与的理念,遵循整体性、功能性和美学原则,采用生态修复、空间布局和设施配置等方法,实现滨水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为构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海明;王浩林.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营造研究[D].2020.

[2]贾楠.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河道中的应用[J].居舍,2019(13):111-112.

[3]陈祈春.城市规划中河道水环境生态综合治理探究[J].居舍,2020(2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