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摘要: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软土地基的处理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挑战。软土具有压缩性大、强度低、水分含量高等特性,给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诸多问题。采用有效的软土处理技术对保证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路基软土处理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其效果评估,通过分析现有的处理技术,对比其优缺点,提出更加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案,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旨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路基软土处理、施工技术创新、效果评估、环保

引言

软土地基因其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和稳定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软土处理方法如预压法、置换法等虽然在某些项目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环境污染等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探索更加高效、经济、环保的软土处理新技术和新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不同的软土处理技术,着重研究其施工技术的创新及效果评估,以期找到更优的解决方案。

1. 路基软土处理技术的创新

1.1 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一种有效的软土处理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深入软土层内部进行处理。在施工过程中,专用的搅拌设备深入软土层,将固化剂与软土充分混合,以提高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1]相比传统方法,深层搅拌法具有施工速度快、效果明显等优势。通过深入软土层,该方法能够充分改善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使其具备更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且,由于施工过程中对地表影响较小,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符合环保要求。

1.2 真空预压法结合堆载预压

真空预压法结合堆载预压是一种在传统预压法基础上进行改进的软土处理技术。通过施加真空压力,该方法能够加速地基中水分的排除,有效提高处理效率。尤其适用于大面积软土地基的加固工程,能够显著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结合堆载预压,可以进一步增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应对大面积软土地基的处理需求。

1.3 生物酶土壤稳定技术

生物酶土壤稳定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软土处理技术。该技术利用生物酶改善软土地基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土壤的强度和稳定性。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酶技术具有环保性更强的优势,因为它不会改变土壤的自然结构,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在实际应用中,生物酶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能,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2]这种新兴的地基处理技术为软土地基的处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4 PHC管桩施工技术

PHC管桩施工技术由于具有抗弯性强、施工简便的优势,在高速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有效地利用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基不仅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还能使工程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PHC桩又被称作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桩,由于混凝土桩体强度高,并且耐击打能力强,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施工噪声,成本相对较高,但施工耗时短、易于施工和检测,因此,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

2. 软土处理效果的评估方法

2.1 地基承载力测试

通过现场或室内模拟加载测试,评估处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判断软土处理效果的直接方法。地基承载力测试是评估软土处理效果的直接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测定处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在现场或室内进行模拟加载测试时,可以通过施加不同的荷载,观察地基的变形情况和承载能力表现。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直观地了解软土处理前后地基的变化情况,判断处理效果的优劣。这种测试方法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能够为工程质量的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2.2 沉降观测

长期监测处理区域的地面沉降情况,评估软土处理技术对减少沉降的效果,对于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沉降观测是评估软土处理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长期监测处理区域的地面沉降情况。通过设置监测点位,定期对地面沉降进行测量和记录,可以客观地了解软土处理后地基的沉降情况,并评估处理技术对减少沉降的效果。长期的监测数据能够反映软土地基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为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依据。沉降观测方法具有实时性强、数据可靠等特点,是软土处理效果评估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2.3 环境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评估软土处理效果的综合考量,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软土处理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地下水、土壤、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工程的环保性。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软土处理工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保护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3]环境影响评估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能够为软土处理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3 强化软基处理的建议

3.1 提升技术水平

施工技术是提升高速公路软基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施工单位工作人员的素质存在明显的不足,对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施工技术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对于合格的员工,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否则不予施工。在施工前,需要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以及进度。

3.2 强化对设备的投入

高速公路软基的建设,离不开对设备的使用,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控制设备的引进以及维护流程。要优化设备的引进过程,要对供应商的资质以及产品的质量进行合理的评估,在满足施工需求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的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在设备使用时,技术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指导,严格按照说明书来进行操作,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满足高速公路软基的建设需求。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严格按照要求来定期地维护设备,提升机器的使用精度以及寿命。

3.3 选择科学的软基处理方式

对于软基的处理,需要严格地遵循规章制度,且要遵循建设的原则,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保证处理的科学性,在施工设备以及操作技术方面,使用软土路基需要满足结构特性,同时要保证成本投入的可行性原则。在处理过程中,要保证经济的可行性,运输以及工期是保证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重要因素,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和第三方物流的协作和沟通,建立明确的运输制度,保证运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对于软基的建设,需要严格按照工期的设计来执行,保证最佳的施工质量。

结论

路基软土处理技术的创新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比分析,深层搅拌法、真空预压法结合堆载预压、生物酶土壤稳定技术等创新技术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它们不仅能有效提升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能,还具有施工快速、成本相对较低、环境友好等优点。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更多高效、环保的软土处理技术将被开发和应用。对软土处理效果的评估也同样重要,通过地基承载力测试、沉降观测、环境影响评估等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处理技术的效果。最后提出软基施工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高速公路软基建设提供借鉴,使其不断提升建设施工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桑长峰.公路路基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交通世界,2021,(15):130-131.

[2]李大虎.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20,(11):78-80.

[3]李成军.研究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处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7):34-35.

[4]费载德,李广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J].运输经理世界,2023,(33):22-24.

[5]郭秀娟.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06):281-282.

[6]许建丽.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23):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