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3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体会

廖芳勇

祁阳市人民医院   湖南祁阳  426100

【摘要】目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儿童多发疾病,可影响其生长发育,研究其临床诊断,并分析其治疗体会,以及为患儿的诊治提供借鉴。方法:66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抽签法分成2组,入组时间2023.02~2024.02,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n=33)接受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33)同时接受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及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临床诊断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数据近似(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TNF-αIgEFENOCD8+水平日夜咳嗽积分更低,CD3+CD4+FEV1FVCPEF水平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明确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提高其准确性,并注意区分类似疾病。同时,治疗该疾病时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及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可靠。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诊断;治疗体会;布地奈德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儿童时期发生频率较高的疾病,属于非典型哮喘[1]。该疾病临床症状通常仅为慢性咳嗽,未见胸闷、气喘等表现,但带有气道高反应特征[2]。因该疾病可反复发作,治疗周期长,对患儿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等可产生较大的影响[3]。因此,在发生时需要尽早治疗,以免进展为典型哮喘。但该疾病除慢性咳嗽,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在临床诊断中极易被误诊为慢性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使患儿得不到及时的对症治疗,甚至可导致其病情加重[4]。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以便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基于此,本研究以66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例,分析该疾病临床诊断,并探讨临床治疗体会,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6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以抽签法分成2组,入组时间2023.02~2024.02均接受基础治疗,对照组(n=33)接受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33)同时接受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及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一般资料,对照组/观察组:17例、女16/18例、女15例;年龄2~10岁,均数(5.34±0.62)岁/2~11岁,均数(5.29±0.56)岁;病程226个月,均数(12.38±2.54)个月/325个月,均数(12.44±2.36)个月。对比结果,P0.05)。

纳入标准:1)入组前1个月内未接受过同类药物治疗;(212岁以下儿童;(3)治疗配合度高;(4)家长知情同意;(5)可顺利交流、沟通,理解能力正常;(6)确诊咳嗽变异性哮喘。

排除标准:1)其他因素引起的咳嗽;(2)伴有免疫性、器质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3)重要脏器功能障碍;(4)对研究用药不耐受或存在禁忌证;(5)家长没有精力陪同参与调查。

1.2方法

1.2.1临床诊断

1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断为:①咳嗽已持续4周以上,以干咳为主要(或唯一)症状,基本不带有喘息、气紧、胸闷等表现,多于夜间与(或)凌晨发作或症状加重,咳嗽在运动、吸入冷空气后加重。②无感染征象,或者经过长时间抗生素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③经抗哮喘诊断性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④已排除其他可引起慢性咳嗽的因素;⑤存在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检测呈阳性;⑥支气管激发试验呈阳性,PEF(呼气峰流速值)日间变异率≥20%

2)鉴别诊断:注意与慢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性气管炎、慢性咽炎、支原体肺炎等病种鉴别。

1.2.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布地奈德(1mg+沙丁氨醇(2.5mg)雾化吸入治疗,2/日。

观察组:布地奈德(1mg+沙丁氨醇(2.5mg)雾化吸入治疗,2/日,联合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前者5ml/次,2/日;后者5mg/次,1/日,于睡前口服。

均连续用药1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气道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即:①抽取静脉血,提取血清,检测TNF-α(肿瘤坏死因子)、IgE(免疫球蛋白);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以呼出气体分析仪检测。②将血液标本进行抗凝处理后检测CD3+CD4+CD8+。③以肺功能检测仪检测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呼气肺活量)、PEF

2比较两组日夜咳嗽积分变化,依据咳嗽频率、持续时长、影响程度由轻到重分为0~4分。

3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依据各项检查结果、症状、体征等改善程度分为显效(90%以上)、有效(70%90%)、好转(30%69%)、无效(30%以下)。

1.4统计学方式

应用SPSS.21软件进行计算,其中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气道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数据近似(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TNF-αIgEFENOCD8+水平更低,CD3+CD4+FEV1FVCPEF水平更高P0.05)。见表1

1对比两组气道炎症因子、免疫功能、肺功能指标水平变化[n±S]

项目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33

对照组(n=33

t

P

炎症因子

TNF-αpg/mL

治疗前

39.27±2.05

39.31±2.04

0.079

0.936

治疗后

18.91±2.97

25.24±2.05

10.076

0.000

IgEU/mL

治疗前

1612.38±225.24

1615.58±223.51

0.057

0.954

治疗后

667.28±165.39

1257.54±172.27

14.198

0.000

FENOPPP

治疗前

41.67±2.09

42.09±2.02

0.830

0.409

治疗后

20.63±2.47

27.04±2.73

10.001

0.000

免疫功能

CD3+%

治疗前

51.20±5.24

51.21±5.18

0.007

0.993

治疗后

66.26±5.21

60.20±5.96

4.397

0.000

CD4+%

治疗前

40.23±4.14

40.81±4.84

0.523

0.602

治疗后

48.16±4.21

43.25±4.15

4.771

0.000

CD8+%

治疗前

30.63±3.22

30.57±3.15

0.076

0.939

治疗后

26.26±2.44

30.31±2.67

6.432

0.000

肺功能

FEV1L

治疗前

1.22±0.15

1.17±0.12

1.495

0.139

治疗后

2.11±0.36

1.82±0.31

3.506

0.000

FVCL

治疗前

1.09±0.44

1.10±0.51

0.085

0.932

治疗后

1.79±0.52

1.35±0.48

3.571

0.000

PEFL/s

治疗前

2.18±0.58

2.25±0.42

0.561

0.576

治疗后

3.81±0.77

3.16±0.64

3.729

0.000

2.2对比两组日夜咳嗽积分变化

治疗前,观察组日夜间咳嗽积分分别为(2.89±0.42)分、(2.40.61)分;对照组为(2.91±0.37)分、(2.30.57)分,两组分值近似,(日间t=0.205P=0.838;夜间t=0.206P=0.837),(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夜咳嗽积分分别为(1.14±0.41)分、(1.27±0.16)分,对照组为(1.70.52)分、(1.69±0.32)分,观察组分值均较对照组更低,(日间t=5.378P=0.000;夜间t=6.743P=0.000),P0.05)。

2.3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显效、有效、好转、无效分别为13例(39.39%)、10例(30.30%)、9例(27.27%)、1例(3.03%),总有效率96.97%;对照组分别为7例(21.21%)、8例(24.24%)、12例(36.36%)、6例(18.18%),总有效率81.82%,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X2=3.995P=0.046),P0.05)。

3讨论

3.1临床诊断分析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特殊的哮喘类型,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且持续时间长,无其他特异性临床表现[5]。该疾病的病因目前还在进一步研究中,多数认为是遗传、环境共同作用所致。庞英等人[6]的研究中发现其影响因素在于06个月喂养方式、变应性鼻炎史、哮喘家族史、食物过敏史,预防时应予以考虑。现阶段,该疾病通过对应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高的误诊、漏诊概率。该疾病患者多表现为持续4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带有气道高反应,抗哮喘治疗效果显著,通常无其他特异性症状[7]。临床上常将疾病误诊为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例如:(1)慢性支气管炎,常表现为长期咳嗽,与本病类似,但还伴有咳痰、肺部湿啰音,且抗哮喘药物的治疗效果不如本病;(2)嗜酸粒细胞性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与本病相似,但无气道高反应特征;(3)慢性咽炎,带有刺激性咳嗽,与本病相似,但咽部充血且带有痒感,通常晨起时加重,经抗感染治疗效果显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在临床诊治中需要注意与类似疾病鉴别。

3.2临床治疗体会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与其他哮喘治疗原则相同,本研究中对两组患儿采取不同的用药方案,比对发现,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TNF-α、IgE、FENO、CD8+水平、日夜咳嗽积分更低,CD3+、CD4+、FEV1、FVC、PEF水平、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可见,联合使用布地奈德

+沙丁氨醇雾化吸入及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布地奈德属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效果较好,可使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稳定性提高,并降低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以起到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沙丁胺醇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能有效地抑制组胺等致过敏性物质的释放,防止支气管痉挛。西替利嗪为抗组胺药物,在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孟鲁司特钠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并且在改善患儿肺功能上有一定疗效[8]。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的症状,并提高其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缺乏典型症状,临床诊治中易出现误诊、漏诊,需要明确其临床诊断标准,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联合使用布地奈德+沙丁氨醇雾化吸入及口服西替利嗪、孟鲁司特钠,可改善患儿各项临床指标水平,促进其进一步康复。

【参考文献】

[1]白英杰,郭凯,黄姗姗,. 祛风宁肺散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6):737-740.

[2]范爱红,代育中,陈翔,. 清肺止咳片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对呼气峰流速及诱导痰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8):1500-1505,1510.

[3]赵海峰.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0):1713-1715.

[4]赵孟强,李青,张凤亚,. 疏风止咳方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20):2255-2258.

[5]赵娟丽张会侠刘建军. 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钠/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及气道炎症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21,32(5):603-606.

[6]庞英,朱书瑶,江南静,.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21,32(7):958-962.

[7]周杏,骆京津. 误诊为慢性咽炎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23,36(2):27-29,40.  

[8]周炳文,王莎莎,颜世军.三药联合治疗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和气道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22,17(2):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