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8
/ 2

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

谢华

湖北交建检测有限公司  湖北  430077

摘要:为保证高速公路改扩建后新旧路基路面结合处的施工质量,首先,分析了新旧路面基层拼接方法;然后,讲述了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新旧路基;路面结合;施工技术

引言

早期建设的高速公路车道数量较少,已无法满足当前交通流量发展需求,存在严重交通拥堵情况。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需对高速公路进行改扩建,拓宽高速公路的宽度。在改扩建过程中,路基的加宽、新旧路基结合处施工对于路面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讲述了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应用。

1新旧路面基层拼接方法

1.1分离加宽模式运用

分离加宽模式进行新旧路面基层拼接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整体拆迁和施工量较多,但对高速公路正常运行影响较低,能够保障车辆安全通行。同时,具体施工阶段,不需要考虑新旧路拼接带来的影响,实现灵活把控施工进度,并且施工难度较低。

1.2两侧拼接加宽模式

相对于其他拼接方法,两侧拼接加宽模式角度组织难度较高,需要从道路两侧入手,施工流程比较复杂,任务量较多,需要对施工方案展开合理优化,才能保障作业效果。同时,施工过程将占用大量的空间,应提前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取得用地许可,并要拆除高速公路旁排水设施和护栏等。但不需要拆除绿化带和分隔带,不需要对互通匝道线性进行大规模调整。

1.3单侧拼接加宽模式

相关调查显示,单侧拼接加宽模式属于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对地形要求较低,占地面积较小,不需要拆除原有设施,整体资金投入较少。同时,采用此种模式展开施工时,可以保证另一侧道路正常通行,工程管理难度较低,但需要重新设置道路排水装置,合理拆除上跨桥梁,并利用大量的时间调整互通匝道。

2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的应用

2.1科学处理各个路段和原有路基

为了提高新旧路基路面结合处施工效果,应注重对原有路基和各个路段的处理,明确各个环节施工要点,制订相应的作业方案。具体而言,在对原有路基展开处理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粉煤灰路段处理。本工程原有路基存在大量的黏土封层,厚度超过150cm,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路段路基厚度处于不均匀状态,还发现路基存在粉煤灰。对此,为了保证后期作业顺利开展,要求施工人员完成路段台阶开挖施工后,喷洒适量的水泥砂浆,砂浆厚度控制在2-3cm。其二,土质路段处理。进行此路段处理时,应确保填筑和开挖同时进行,开挖一级填筑一级。整个填筑阶段应遵守相关要求,先铺设最下层,之后逐渐向上。另外,通过对不同路段进行施工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新旧路基的连接性,防止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出现。实际施工阶段,需要重点处理未达到路床底标高要求的部分,展开持续性开挖作业,并要做好碾压和填筑施工。处理路肩墙路段时,施工人员应仔细清理边坡表层土壤,为台阶开挖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开挖施工应与填筑施工一致,每间隔30cm铺设一层土工格栅。整个铺设阶段应遵守以下注意事项:保证线路横断面和长孔方向一致;确保下承层的压实度和平整性符合要求;铺设作业完成后由监理人员检查,并在48h以内覆盖。此外,当路基填筑宽度不超过3cm,可以运用中等砂石或碎石作为填充材料,再运用小板夯实。不仅如此,整个路基开挖阶段应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若发现挡墙与路肩墙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需要立刻展开填土作业,再按照具体施工要求设置土工格栅,从而降低沉降问题发生概率。

2.2路基拼接

为减少施工对原有路基结构的影响,本次施工由下至上对台阶进行开挖,严格控制台阶地面至路中心的横向坡度为3%。加宽路基填筑前,在垂直坡面方向上对旧路基边坡和加宽路基的基底予以30cm的清坡,在基底位置以12km/h的速度冲击碾压20次左右,最大程度规避新旧路基间的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考虑到目标路段路基填料中含有粉质黏土和砂土,施工中严格控制台阶高度,对于非粉煤灰路基,坡脚位置第一台阶的宽度为150cm,高度为100cm,上部台阶宽度为100cm,高度为66.7cm,每开挖一阶随即填筑一阶。路床底面台阶结合处施工时,路基距路床底面70cm时,将其是作为一个台阶进行开挖回填,对于距离在70cm的,则将其分为40cm和>30cm的两个台阶实施开挖回填。路床位置则以高度为80cm的单独台阶进行开挖,开挖范围为原路基土路肩外缘至路中线80cm处。另外,为强化现场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抗剪强度,保证路基结构稳定性,在路基填筑环节下铺设一层土工格栅于基底位置,铺设宽度为6m的钢塑格栅于路床底部,使用U型钉对其做好固定。若路段填高高度在80cm+路面高度以下,则对旧路基边坡予以40cm清坡,开挖宽度为150cm,高度为80cm+路面厚度的第一级台阶。若清表施工后仍然未达到路床标高,则继续开挖至路床底部,规避差异沉降问题出现。对于原有路基材质组成不同的路段,施工工艺流程如下。①新旧路基均为土质材质:对旧路基予以40cm清坡处理,由上到下施工,保证第一级台阶宽度为150cm,高度为100cm;后面台阶宽度为100cm,高度为66.7cm,随着开挖工序进行跟进填筑工序,同步进行坡面清理与开挖台阶工序,填筑路基前,在最后一阶台阶处铺设整体式高强土工格栅,在路床底部铺设钢塑格栅;②旧路基为粉煤灰土质:在长期冲蚀影响下,路基厚度将表现出一定的不均匀性,对宽度为100cm台阶进行开挖时将导致粉煤灰暴露,因此施工时对路段开挖的同时予以水泥砂浆喷洒,形成封闭层。新旧路基结合处补强处理。本次施工新旧路基结合处台阶边缘的补强处理采取液压夯实。对于新建路基每1m填筑厚度,对其相邻拼缝立面的2m范围内予以夯实补强3遍。在夯实前利用1m×1m白灰方格线明确夯实范围,先对外侧方格进行夯实,在对内侧方格进行夯实,随后对两列方格的交点位置进行夯实补夯。

2.3路基面排水施工

为保证公路路基路面结构稳定,结合公路沿线地质情况与周边环境,以防、排、疏、集等形式,对全线路基面落实排水施工。排水设置包括:排水沟、截水沟、蒸发池等。此外为保证路基排水效果,在施工时于路基下完善排水设置,以渗沟排水法对地下水位较浅位置进行排水施工,渗沟底部宽度满足地下水最大流量的排水需求。考虑到路面排水效果也将影响路基稳定性,在施工时填方路段实施集中排水,挖方路段实施分散排水,为避免雨水下渗,在土路肩内设置横向和纵向的排水盲沟,并将复合防渗土工布在路面结构层侧面与分隔带底部铺设,以免中央分隔带水对路面结构层和路基产生侵蚀损害。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各个地区的高速公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促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日渐增多,引起社会广泛重视。实际作业过程中,新旧路基路面结合处施工处理属于重点和难点内容,常常出现强度不足、拼接不严密等情况,因此,需要施工团队灵活运用相关施工技术,科学制订作业方案,严格检测施工材料,进一步提高改扩建施工质量,促进城市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学强.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23,13(04):145-147.

[2]刘科,曾琨.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4(16):123-125.

[3]李满.高速公路新旧路基结合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