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方法分析

李艳萍

653024199107250022

摘要:经济效益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要想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建筑企业不仅要争取回报率更高的项目,还需加强内部控制,完善成本管理及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控中,实施标准化跟踪审计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从而显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方法

目前,业界对于将全程监控审计融入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对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表示了高度认可,并已经开始在实践中探索。然而,由于许多建设项目周期漫长且质量要求严格,这与审计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实际工程造价管理的需求之间存在显著冲突。因此,深入剖析全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实际影响,以实例为基础,评估其在工程项目中如何通过有效运用实现成本控制,以提升投资效益,显得尤为关键。这将有助于全程审计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发挥其应有的角色。

1跟踪审计在项目施工过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程的施工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比较复杂,工作量比较大,耗时比较长。这一阶段是对建设单位、材料供应商和其它参与主体的审计。对施工企业进行审核,重点是对施工方案审核、施工许可申请情况等方面进行审核。在材料供给的审计中,要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材料、设备等,并对材料和设备的可靠性和质量进行审核,保证资金在材料上的投入效率。对其它参与方进行审核,主要是检查相关各方的相应管理体系,以及它们的实施是否与成本管理目标相结合,比如,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合同是否相符;项目测量数据的完整性等。所以,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进行跟踪审计,所涉及到的审计内容很多,对工程成本的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跟踪审计根据工程建设阶段的不同内容,建立了相应的审核监督体系,从而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计量和审核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成本管理起到了导向和监督的作用。通过追踪审核,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系统的追踪,可以分析、辨识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事故,并预先制定应对方案;如果是建设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则要通过对其价格和选择标准的核查和监督,在这个过程中,跟踪审计人员会重点关注工程的建设要求和所涉及的材料和设备的市场情况,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工程成本计划,也就是优化工程材料和设备的供给方案和渠道,以减少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消耗费用。从而达到项目成本的最优化。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工程变更,就必须对其进行成本审计。

2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控制方法

2.1设计概预算审计的要点

跟踪审计应重点审计设计概预算是否按照批准的概预算,在满足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对比,制定限额设计目标;审计工程计价依据、拟选施工方案、工艺是否合理,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是否准确。跟踪审计还应通过项目的积累,逐步建立建设项目工程造价指标的数据库,将拟建项目与历史同类项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而提升跟踪审计效率、质量。

2.2建立健全标准化跟踪审计机制

审计人员需建立健全标准化跟踪审计机制,结合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和推进进度,将标准化审计机制落实到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以充分发挥全过程标准化跟踪审计工作的作用。也就是说,标准化跟踪审计机制能够为审计人员提供工程造价预结算数据,助力审计人员选择科学的工程造价管控方式及跟踪审计策略。

2.3工程量清单的审计

2003年国家颁布了《工程量清单计划标准》,提出建设项目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现了量、价分离,极大地推动了建设业的发展。《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第4.1.2条款规定:招标工程量清单必须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由招标人负责。如果项目规模比较大,对应的工程量清单分部分项的条目也比较多,少的几千条,多的有几万条,比较考验招标人编制工程量清单的水平。如果工程量清单出现错项、错量、漏项、分部分项特征描述不清等问题。给投标人提供不平衡报价的机会,引起工程索赔,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例如,某办公楼主体工程,施工图中圈梁、构造柱的钢筋采用的是施工工艺中国家图集的植筋工艺,但工程量清单编制用的工艺是预留钢筋,导致后期结算引起了施工单位的索赔;另外,安装工程照明线缆的镀锌套管,在特征描述中仅仅描述了20mm的管径,没有说明壁厚,在材料进场时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壁厚的选择产生了争议。

跟踪审计首先审计工程量是否存在错量、漏量以及特征描述是否清楚;其次审计工程量清单项的划分是否合理;措施项目是否与拟选施工方案一致;最后还应通过市场对人、材、机进行调查,结合定额审计上控价是否与当前社会平均生产水平基本持平。

2.4搭建标准化审计信息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标准化跟踪审计的工作效率,建筑企业应积极引入大数据处理及信息共享技术,在企业内部架设局域网,搭建工程造价全过程标准化审计信息平台,开通线上审计的数字化渠道,创新审计工作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造价管控的标准化水平。

2.5进度款支付的审计

按照国家法规和《建筑施工合同》的约定,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按时间节点支付工程进度款。施工单位为了加快资金周转,采取超工程进度申报工程款,如果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审计不严,容易出现工程款超付现象,导致在竣工结算时施工单位不愿意进行核对,竣工结算难以开展,超付款项难以追回。

该阶段跟踪审计应审计《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约定的进度款支付比例是否合理,既不能低于国家法规约定的最低比例,支付比例也不能太高,避免出现超付的风险;还应检查工程施工进度与进度款是否保持一致,并向建设单位出具《进度款审计意见书》,避免施工单位超报工程进度款,虚占建设项目资金。

2.6对项目竣工决算进行跟踪审计

在后续的审计流程中,关键步骤是对已实施分期审计的工程项目进行全面复查,尤其关注工程竣工后的造价核算调整,这包括了因现场动态变化或调整所引发的成本变动。对于项目的最终结算和财务结算,我们实施严谨的审计以确保其公正、精确、合法且完整无遗漏。审计团队会深入剖析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详实材料,如合同文本、招标投标文档、工程蓝图、变更记录、计量数据以及单价评估等,以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执行进度。核实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是否基于准确、公正的依据,其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法规,以及项目整体的完整性。我们会细致比较工程实际结算与合同初始定价的异同,考察工程的工期、施工标准是否严格遵循合同条款,以此评估执行效率和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需进一步提高对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标准化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并结合市场环境与企业的未来发展,制定一系列优化措施,以进一步发挥标准化跟踪审计工作的价值,达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收益的目的,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黄金焕.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预测方法[J].安徽建筑,2022,29(11):189-190.

[2]李万泉,王小娟.建筑工程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J].建筑与预算,2021(4):14-16.

[3]王珊.建筑工程审计方法探讨及造价跟踪审计方法初探[J].财富时代,2020(6):147-148.

[4]周小芳.关于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跟踪审计的实施分析[J].时代经贸,2018(3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