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2
/ 2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蔡偲,刘芳通讯作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小儿肾病科

【摘要】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有效改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满意度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疾病,主要症状包括浮肿、大量蛋白尿及高血脂,病程较长且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对儿童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对治疗和预后产生了不良影响。心理护理干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核心,旨在通过精神抚慰和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照顾,帮助患儿保持良好心情,促进身体健康。为此,本文对我院7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70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观察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5-8.5岁,平均(5.51±3.32)岁。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5-10.5岁,平均(5.72±3.75)岁。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做好患者病情监护及用药指导,做好卫生清洁工作,做好其他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应持和蔼的态度与患儿和家属进行积极沟通,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以及对治疗的支持。同时,聆听他们的感受和困惑,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让患儿感受到温暖和理解。(2)心理教育:护理人员应向家属或者年龄较大的患儿提供关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疾病的性质、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增加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在与其聊天或者小游戏互动的过程中插入一些患儿能理解的治疗说明,帮助患儿树立治疗必要性的认知,提高治疗的积极性。同时,每天治疗完毕,回来人员应该对患儿进行表扬和鼓励,坚定其治疗的信心。(3)认知行为疗法: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患儿调整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可以与患儿一起探索他们的负面思维和情绪,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和应对策略。例如,护理人员可以为患儿讲述一些成功案例或者一些患儿感兴趣的英勇小故事,利用这些素材人物,鼓励患儿积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出院。(4)社交支持: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儿建立良好的社交群体,鼓励患儿间的互动交流,消除患儿的孤单感。利用治疗的闲暇时间可以组织患儿做些小游戏,听听小故事,播放一些动画片,缓解患儿由于治疗带来的惶恐不安的情绪,提高治疗效果。(5)其他护理:对患儿进行治疗前,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护理人员可以先和其做个互动小游戏,奖励患儿一些小礼品,然后以讲故事的口吻告诉患儿我们将开始一次勇敢的治疗之旅,引发患儿的好奇心,降低其排斥感,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针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以告诉其表现很勇敢,科室的叔叔阿姨都对他赞不绝口,增加患儿治疗的积极性。同时,提醒家属多鼓励、多理解患儿,一旦患儿出现不适,应及时上报医生。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SAS、SDS评分。(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SAS、SDS评分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更为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SAS、SDS评分(  ±s,)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35

55.13±4.49

35.01±3.98

57.25±4.79

35.29±4.06

对照组

35

55.10±4.41

42.38±4.35

57.28±4.75

43.98±4.35

t

0.028

7.395

0.026

8.640

P

0.978

0.000

0.979

0.000

2.2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 2  对比两组满意度[n(%)]

组别

n

不满意

一般满意

非常满意

满意度n(%)

观察组

35

0

3

32

35(100.00%)

对照组

35

10

10

15

25(71.43%)

X2

11.667

P

0.001

3 讨论

长期药物治疗会导致肾病综合征患者产生负面情绪,如果情绪积累过久,将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由于儿童还不能很好地调节情感,对儿童肾病综合症的护理应给予更多关注。然而,传统护理方法简单,难以个性化照护,对提升患者精神状态不足。因此,加强心理护理非常必要。

心理护理干预应站在儿童的角度上,根据临床护理经验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使其具有人性化特征。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5.13±4.49)、(57.25±4.79),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5.10±4.41)、(57.28±4.75),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35.01±3.98)、(35.29±4.06),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2.38±4.35)、(43.98±4.35),观察组患儿心理状态改善更为明显,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心理状况;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不满意人数为0例,一般满意人数为3例,非常满意人数为32例,总满意人数为35例,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本次护理不满意人数为10例,一般满意人数为10例,非常满意人数为15例,总满意人数为25例,满意度为(71.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提升肾病综合征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丽娟,承菊芳,杨洁,吴娉,盛玲玲. 罗森塔尔效应护理对肾病综合征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心理健康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5):97-100.

[2]贾晓晶.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和治疗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0):136-138.

[3]马燕.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观察[J]. 贵州医药,2021,45(6):986-988.

[4]刘红霞,邢明明,刘建燕.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12):104-105.

[5]杨东明. 教育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自我护理能力和治疗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5):203-204.

[6]杨东明. 家庭护理干预在小儿肾病综合征中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1):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