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白蚁防治面临的困难挑战及防控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基层白蚁防治面临的困难挑战及防控举措

李蓉,姚汉强,陈朝明

(桐庐县房地产管理处,浙江,桐庐,311501)

摘要: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无所不噬,无所不损。其迫害具有隐藏性、普遍性、重大性,防治白蚁工作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以基层白蚁防治人员视角,浅析基层白蚁防治工作面临的重视度不够、防治资金短缺、蚁害不易察觉、综合防治理念缺乏等问题,提出强化宣传、提高重视、统筹协调、提升综防技术应对措施,旨在为基层白蚁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蚁;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S436.8  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白蚁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和须舌蝇、蜱、蚊、粘虫并称世界五大害虫。其对人类生产生活进行肆无忌惮地侵害,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无所不噬、无所不损。白蚁防治要坚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区域控制原则浅析基层白蚁防治存在问题,提出应对防控举措,旨在为基层部门应对白蚁突发状况、实现白蚁防治工作提质增效提供参考意见。

2.白蚁现状及危害表现

2.1白蚁危害现状

据相关报道,我国已发现的白蚁有470余种,全国约40%的国土有白蚁的分布[1]。浙江由于浙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足,适合白蚁孳生繁殖,属于我国白蚁危害较严重的地区。浙江目前已发现41762种白蚁[2],危害房屋建筑的白蚁主要是散白蚁Reticulitermes,其次是乳白蚁Coptotermes;危害园林植被的白蚁主要是土白蚁Odontotermes,其次是乳白蚁;危害山林果园的白蚁主要是土白蚁,有些地区也发现大白蚁Macrotermes危害的现象;危害水利工程的白蚁主要是土白蚁,在丘陵地带大白蚁的分布密度也较大[3-5]。传统村落深受白蚁危害,传统村落由于多数位于郊区、山区,古建筑、古民居多为木结构房屋,适宜白蚁生存繁殖[2,6]。浙江省传统村落白蚁危害率为93.55%[2],其中81%的传统村落和88%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白蚁危害程度为严重或中等以上[7]

2.2白蚁危害表现

白蚁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破坏,由于其隐蔽在木结构内部破坏或破坏其承重部位,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导致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白蚁不仅危害木结构,而且它分泌的蚁酸也可以腐蚀金属。因此,新建房屋必须进行白蚁预防处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白蚁栖居土坝,当汛期水位升高时,常常出现管漏险情,更烈者则酿成塌堤垮坝。白蚁对农作物、林木及园艺作物的危害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白蚁还能危害图书、文物、织物、武器、帐册、钱币、地下电缆等,造成重大损失。

3基层白蚁防治面临的困难挑战

3.1白蚁危害不易及时发现。白蚁危害比较隐蔽,受到白蚁侵害的物体,外表形似完好,里面却百孔千疮,居民家中的白蚁危害很难察觉待发现损失已相当严重。基层对白蚁的认识率较低,以某县2023年白蚁防治为例,全县共受理白蚁防治案件291起,其中101起经鉴定人员鉴定为非白蚁危害。

3.2白蚁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虽然浙江省明确规定新建房屋需要将白蚁预防证明归入工程档案,但建设单位前期申请办理施工许可证通过网络电子系统进行申报,该系统无关于申请新建白蚁防治业务的相关前置条件或模块,导致很多建设单位都未及时申请新建房屋白蚁防治,造成新建房屋白蚁防治施工延后。

3.3白蚁防治经费投入不足。新建房屋虽然财政拨付一定经费可满足白蚁监控初装经费需求,但是后期检查维护经费不足,长期不维护,反而为白蚁筑巢提供场所。传统村落作为白蚁防治危害重灾区,多数村落管理不善,发现白蚁后为节约资金采取局部治理的方式进行防控,未能进行全面控制,导致蚁害复发。

3.4错误防治方法导致蚁害加重。虽然现在白蚁防治提倡环保白蚁防治技术,但有些居民发现家中白蚁分飞,往往会使用杀虫剂喷洒、火烧、热水冲烫等方法自行处理。表面上似乎杀死了白蚁,实际上白蚁受惊而逃,转而危害房屋其它部位,造成危害面积的扩大,同时杀虫剂的使用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

3.5白蚁综合防治理念尚需加强。日益复杂的建筑环境提高了白蚁的适应性,加大的白蚁防治工作的难度。首先是房屋建筑逐渐由木制结构、砖木结构向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渡,变化过程中白蚁的适应能力逐渐提升。其次是房屋内部装修、特别是别墅等豪华装修房屋的木制结构紧密,导致白蚁防治工作难度加大。白蚁防治率明显偏低,在湖南省163个传统村落的防治率仅有40.49%,且都是发现白蚁后进行局部治理,均为开展过持续性、系统性的整体防控,导致治理不彻底,蚁害时常复发。

4.基层白蚁防治应对措施

白蚁防治须根据其种类及危害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对应的治理方法,对白蚁危害严重的应实施白蚁综合治理,白蚁危害一般的实施危害点白蚁灭治,基本无蚁害的实施动态监测,为快速、精准、高效实施白蚁白蚁防治工作做好以下几点:

4.1加强宣传,提升蚁害识别度。防治人员要主动下基层、进社区,发放居家白蚁防治宣传资料,面对面向社区居民科普防治知识,通过一次次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白蚁预防意识。

4.2预防为主,加强基层重视度。白蚁治理重在预防,园林工人要及时清除园林中的枯树、死根等,消除白蚁孳生场所。在树木修枝、整形等操作中,避免造成大的伤口,在中耕,整地及其他人为活动中,不要造成机械损伤,已形成的伤口,应涂刷防蚁药剂后再涂水柏油等防护,阻断白蚁入侵树木路径。

4.3落实经费,提供资金保障。统筹协调财政等相关部分,将传统村落白蚁预防和灭治纳入财政补助资金支持范围,提升新建房屋白蚁预防经费,多渠道筹措白蚁防治经费,建立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做好防治经费专款专用。

4.4专业教育,提升防治技术。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采用环保型白蚁防治技术。每年4~7月分飞繁殖期,利用趋光性设置灯光诱杀,消灭有翅成虫,防止新群体产生。借助当下先进的科学技术给探测工具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探测效率,利用BIM、三维激光扫描、智能化监测系统、物联网感知技术、信息化管理平台、自动化控制装置等方法,提高综合防治效率。

参考文献:

[1]全国白蚁防治中心.中国白蚁防治专业培训教程(2019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283-336.

[2]赵京阳,于保庭,宋晓钢.浙江省传统村落白蚁危害情况调查[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7,23(4):378-381.

[3]宋立.浙江白蚁[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70-84.

[4] 胡寅,宋晓钢,于保庭,任庆伟,周寅强.传统村落白蚁防治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3.29(4):370-373.

[5]姜丽红,邹湘武,欧阳政等.常德市白蚁种类、分布及其危害调查研究[J].中华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7.28(5):461-465.

[6]侯林林,马平飞,阮建新.丽水市传统村落白蚁危害情况调查[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20.26(6):576-578.

[7]魏光华.保护历史建筑 浙江向白蚁群宣战[EB/OL].中国建设新闻网.2020.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