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3
/ 2

电力工程中的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研究

左一帆

河南四建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力检修技术中的变压器检修和开关设备检修,以及电力施工技术中的变压器附件组装、电缆连接与安装敷设和接地施工等方面,探讨了电力工程中的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检修;施工技术

引言:

电力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作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力检修技术和电力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1.电力工程中的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研究

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是电力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检修技术主要包括变压器检修和开关设备检修,通过定期检修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隐患,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电力施工技术主要包括变压器附件组装、电缆连接与安装敷设、接地施工等,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保证电力工程质量的基础。电力企业应加强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2.电力检修技术

2.1变压器检修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变压器检修的主要内容包括绝缘检查、油质分析、局部放电测试、温度测量等。通过综合分析变压器的运行数据和检测结果,可以准确判断变压器的健康状态,制定科学的检修计划。在检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检修质量。检修后,要进行全面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变压器能够安全稳定运行[1]

2.2开关设备检修

开关设备是电力系统中的控制和保护设备,对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开关设备检修的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特性检查、动作电压和电流测试、绝缘电阻测量等。通过检修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开关设备的机械和电气故障,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检修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检修后,要对开关设备进行调试和校验,确保其动作正确、灵敏可靠。

3.电力施工技术

3.1变压器附件组装

变压器附件组装是变压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变压器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变压器附件主要包括油枕、套管、油位计、呼吸器、压力释放装置等。在组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附件与变压器本体的连接牢固、密封性能良好。油枕是变压器油箱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补油和吸收油箱热胀冷缩的作用。油枕要与变压器油箱焊接牢固,焊缝要饱满、均匀、无裂纹和气孔,并做好防腐处理。油枕上要安装注油口、排油口和放气口,并配备相应的阀门和盲板,确保密封可靠。油枕的容积要根据变压器容量和油箱尺寸合理设计,一般为油箱容积的10%~20%。套管是变压器重要的绝缘和引出装置,起到将变压器绕组引出线与外部电缆可靠连接的作用。套管要与变压器绕组引出线连接牢固,连接处要绝缘良好,并做好防潮、防尘处理。套管的选型要根据变压器电压等级、电流大小和绝缘等级合理选择,常用的有瓷套管、油浸纸套管和复合套管等。套管安装要垂直、牢固,防止歪斜或松动,必要时加装支撑或固定装置。套管的爬电比距和外绝缘长度要满足设计要求,避免闪烁或放电。油位计是监测变压器油位的重要装置,通过油位的变化可以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有渗漏或放热等异常情况。油位计要安装在变压器油枕上,并与油枕内腔连通。油位计要选用磁翻板式或玻璃管式,刻度要清晰、准确,并标注高低油位警戒线,油位计的材质要耐油、耐高温,密封性能要好,防止油气泄漏。

3.2电缆连接与安装敷设

电缆连接与安装敷设是输配电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电缆连接要采用压接或热缩终端头等可靠的连接方式,连接处要包扎严密、绝缘良好,防止受潮或短路。热缩终端头是利用高温使热缩材料收缩,从而将电缆绝缘层、屏蔽层和外护层可靠密封的一种连接方式,具有安装简便、密封性能好、防水防潮等优点。压接终端头是利用机械压力将电缆芯线与接线端子牢固连接的一种方式,压接质量要求高,要采用专用的压接工具和模具,压接后要检查压接点的电阻和拉力,确保压接牢固可靠。电缆终端头与设备的连接要使用镀锡铜编织软导线,导线截面积要与电缆芯线截面积相匹配,并采用螺栓或螺母紧固。电缆芯线与软导线的连接可采用压接管或焊接的方式,压接管要选用与电缆芯线材质相同的金属管,如铜电缆选用铜管,铝电缆选用铝管等,压接后要包裹绝缘胶布。焊接时要采用与电缆芯线材质相同的焊料,如铜电缆选用锡铜焊料,铝电缆选用铝焊料等,焊接处要捆扎牢固、绝缘良好。电缆敷设要选择合适的电缆沟或电缆桥架,电缆沟一般采用混凝土浇筑或砖砌结构,沟内要铺设砂石作为电缆支撑和保护层,沟壁和沟盖要防水、防潮、防腐蚀。电缆桥架一般采用热镀锌钢制或玻璃钢制成,具有强度高、载荷大、防腐蚀性能好等特点。桥架的规格和跨距要根据电缆芯数、电流大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

[2]

3.3接地施工

接地施工是电力工程中的重要安全措施,对防止触电、消除静电和释放雷电能量具有重要作用。接地施工要严格执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等相关标准和规范,选择导电性能良好的接地材料,如热镀锌扁钢、镀铜圆钢等。人工接地提要埋设在远离建筑物和人员活动区域的地下,埋设深度要满足冻土层以下0.8m的要求。接地体表面要做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常用的接地方式有垂直接地和水平接地两种。垂直接地是将接地体垂直打入地下,适用于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水平接地是将接地体水平埋设在地下,适用于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避雷针和避雷带是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与接地体可靠连接,并与建筑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雷针要安装在建筑物的最高点,高出建筑物0.3~0.5m,并与接闪器连接。避雷带要沿建筑物外墙敷设,环绕建筑物一周,并与避雷针和接地体连接。接地引下线要选用截面积足够大的导线,如镀锌圆钢或铜绞线,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并与主接地网连接。引下线敷设要尽量避免急弯或反折,弯曲半径要大于导线外径的5倍。引下线与主接地网的连接要采用焊接或压接的方式,连接处要做防腐处理。变配电室、控制室等重要场所的设备外露金属部分以及金属管道、桥架等,都要进行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移动设备和仪表的外露金属部分也要可靠接地。接地施工完成后,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4欧姆。测试时要在接地体埋设处和引下线末端设置测试点,并做好标识,定期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完整性[3]

4.结语

电力企业应高度重视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电力系统做出应有的贡献。只有不断提升电力检修及电力施工技术水平,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推动能源革命和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伟,韩旭.电力工程中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4,(05):52-54.

[2]牟洵,赵凤帅.建筑电力电气工程中线路安装与施工技术分析[J].光源与照明,2024,(01):177-179.

[3]张彬.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地基施工处理技术[J].产业创新研究,2024,(02):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