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

吴夕

泰安斯菲克燃气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燃气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燃气工程项目中,燃气输配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工艺迭代、管龄增长、政策变化以及人民对于用气安全日益增长的期盼,对燃气输配管网的隐患排查与分级管理已经刻不容缓。研究确定影响燃气输配管网的隐患项目,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量化分级,相应制定不同的控制措施,可以提升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减少管网事故的发生。本文首先分析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其次探讨燃气工程项目中地燃气输配技术应用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燃气工程项目;燃气输配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燃气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燃气输配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燃气输配领域,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对于保障燃气的安全和稳定供应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控制系统存在着运行效率低、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和局限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燃气输配需求。而引入DCS技术后,可以实现对燃气输配控制系统的集中控制与监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

燃气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生活、工业以及商业用气需求。燃气输配技术是燃气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燃气的输送、储存以及分配等环节,对保障燃气供应的安全及稳定意义重大。在燃气输配技术中,燃气输送是重要一环,需要从生产地输送到用户。在此过程中,需要对燃气的输送距离、输送能力及输送方式等因素充分考虑。在燃气输送中,为保证安全,应该控制好燃气的压力、流量。燃气存储分为地下储存、储罐两种。地下储存是将燃气储存在地下的洞穴或者岩石中,储量大且安全系数高。储罐储存是将燃气存储在特殊的容器中,适合应用在存量小的情况。在燃气储存中,要对燃气库以及储罐的设计、维护等加强重视。燃气分配包含燃气调压站、燃气计量站等设施,燃气调压站是将输送过来的高压燃气调整为适合用户使用的低压燃气设施。

2燃气工程项目中地燃气输配技术应用措施

2.1优化通信网络架构

建立多节点和冗余网络结构,确保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及时性。采用网络监测和故障恢复技术,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2.2明确气量指标与用气规模预测技术

燃气输配量并非越多越好,同时也没有明确具体输送量。因此,应该对明确气量指标与用气规模预测技术合理应用。在燃气输配过程中,准确地测量和控制气量是确保供气质量、安全的关键,所以要明确气量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提升燃气收费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用气规模预测技术在燃气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广泛,通过准确预测用户的用气规模,合理安排燃气供应,避免供应失衡及资源浪费。同时对大数据技术科学应用,对区域内的实际应用气量深入分析,并将大数据的分析结果作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输送天然气,避免天然气出现浪费的问题,让广大居民的用气需求得到满足,消除燃气输配环节的各类风险因子。

2.3隐患判定方法的深入研究

(1)燃气输配管网的隐患排查整治,要始终坚持“风险至上、实时追踪、动态评价”的方针,各部门共同推进排查工作,加强数据收集与研判。总结历史经验的同时,要结合既有隐患与风险,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数据模型与评价标准,这些工作需要投入更多资源与时间。(2)对于“四新”技术应用在隐患整改上的效果,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应同步更新相关设计标准,应重新制定整改后的风险评价判定标准。

2.4增加管网地图的利用

管网地图作为一种新式应用工具可以很好地获取员工运行路线,自动计算员工执行燃气管网监控范围,获取相关结果数据,较好地为此类数据的分析奠定基础,并为智能管网的更新和完善提供运行平台。其中管网运行效率可从管网地图中获得影响因素:一是员工监控管网所需时间不一,若遇外界干扰则监控时间延长;其次,在监控中也会碰到因监控地点不同而导致监控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对监控地点处理得当,则对应的监控时间较短;三是外界环境干扰最严重燃气管网。这些影响因素,直接造成了燃气管网运行耗时长,效率低。影响管网地图作业覆盖范围的具体处理办法就是首先要找出管网中未作业的具体地点,找出管道使用精度进行分析,并以空间图层迭代技术为主,继而促进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合理管理人员的提高。

2.5供气安全技术

燃气泄漏是燃气输配过程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一旦发生泄漏,不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后果。因此,安全供气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为保证输配过程的安全性,可以应用智能泄漏报警系统、泄漏检测仪器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燃气泄漏,保障供气过程的安全性。同时采用高压输气管道、安全阀等技术手段,有效防止燃气输配系统的爆炸风险。燃气输配系统是燃气工程项目中的核心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供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故而,针对当前存在的输气管道陈旧、老化问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大输气管道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工作,采取定期养护排查的方式,对输气管道重点维护,若在检查维护中发现问题,需要及时检修,运用科学技术对管道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区域准确预测,确保能将危险控制在源头。

2.6管网本质安全的设想

(1)通过各种科技进步及材料方面的研究,研发新型管材,使管材具备类似人类神经的感应功能,受到一定外部压力或埋设环境参数改变时可以自动报警;管材夹层内自动修复材料,类似防爆轮胎的形式,如遇突发外损,可以马上进行自我修复,避免事故的发生。(2)从工程技术角度消除隐患的同时,也要完善燃气管网设施的保护机制,从立法角度加强人民群众对燃气管线设施的保护意识,从源头消除人为隐患。

2.7推广DCS系统的应用

尽管DCS技术在燃气输配控制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有一些中小型燃气输配站点没有采用DCS系统。因此,为了推广DCS系统的应用,可以进行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用户的认知和接受度。

3输配水管道施工效果

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管道系统的稳定性对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至关重要。相对位移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管道的抗震能力,位移过大可能导致管道破裂、损坏,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通过应用这种技术,能够提高管道的抗震能力,确保其在遭受外部扰动时仍能保持稳定运行。此外,施工质量的保障也是工程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采用这种技术,能够确保各个管口连接位置的相对位移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提高整体施工质量。这不仅有助于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也有利于维护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应用上述施工关键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管道的抗震能力和施工质量,对于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合而言,燃气工程项目中,燃气输配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促进燃气供应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燃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因此,加强燃气输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提高燃气供应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需要关注燃气的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确保燃气输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雪峰.燃气工程项目中的燃气输配技术研究[J].山西冶金,2023,46(1):60-61.

[2]王超.燃气工程中的燃气输配技术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7):67-69.

[3]周秋纬.长输燃气管道施工阶段的风险分析[J].价值工程,2022,41(1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