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安装、维护专业技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安装、维护专业技能研究

陶永泽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农垦供电分公司西三供电所  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摘要配电线路的运行与检修是保障电力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其安装与维护工作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极强,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本文针对安装、维护,主要研究了安装高压跌落熔断器、安装直线单横担及杆顶支架、架空配电线路及设

备运行维护、配电线路施工的专业技能问题。

关键词:配电线路运行;检修;安装维护;专业技能

引言

随着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城市中的电力需求也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安装、维护专业技能有助于提高配电线路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减少故障和停电时间,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也有助于提高配电运维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研究的基础上,要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复,并通过定期检查来排除问题故障。

1配电线路运行与安装维护

1.1安装高压跌落熔断器

在电力系统中,跌落熔断器是一种重要的保护设备,主要用于隔离故障、限制短路电流,并在过载或短路时自动断开电路,从而保护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人员安全。为确保安装过程的安全和效率,需要准备以下主要设施设备:10kV跌落式熔断器一组,规格与被控制变压器匹配,确保熔断器能够在需要时准确、快速地动作;熔丝三根,规格与跌落式熔断器匹配,用于在短路或过载时熔断,切断电流,保护电路和设备;横担一根,规格为63×6×1800mm,用于固定跌落式熔断器,确保其在风、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U型抱箍一副,规格为φ210mm,用于将跌落式熔断器牢固地固定在横担上,防止其因振动或外力而脱落。在安装前,首先了解地形、气候等条件,根据勘查结果选定安装位置,使用吊物绳将横担吊装至指定位置,确保横担水平、稳固,并使用U型抱箍将其固定在电杆上。安装时,将跌落式熔断器放置在横担上,使用专用工具调整熔断器的角度和位置,使其与电路方向一致,并确保动作灵活、可靠;根据熔断器的规格,选择合适的熔丝进行安装,确保熔丝与熔断器紧密连接,无松动现象。安装完成后,进行电气测试,验证熔断器的动作性能和可靠性。

1.2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维护

登杆工具是架空线路维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线路检查时,工作人员需要依靠脚扣、安全带、升降板等工具安全、快速地登上电线杆。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工作人员需要时刻面对高空坠物、意外碰撞等风险,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正确佩戴安全帽,确保其发挥最大的保护作用。在架空线路维护过程中,螺丝刀、剥线钳、电笔等常用电工工具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螺丝刀和剥线钳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处理导线,确保接头的质量和效率,电笔能够检测线路的通电情况,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这些工具的使用熟练度,直接影响到线路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架空线路中,常用的导线规格为70~120mm,这些导线在档距内的接头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目前,架空线路中常用的接头处理方法包括压接和插接法,压接法是通过专门的压接工具将两根导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具有连接牢固、导电性能好的特点。在进行压接前,工作人员需要清洁导线表面,检查压接工具,压接过程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接头的质量和安全。插接法是通过特殊的插接装置将两根导线连接起来,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一些临时性或紧急性的线路连接。

1.3配电线路杆上作业

针式绝缘子作为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和更换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不容忽视。拆除旧的针式绝缘子吊下要使用绝缘操作杆和专用夹具,作业人员要熟练地使用夹具夹住旧绝缘子,并通过绳索缓慢吊下,整个吊下过程用时不超过10分钟,确保作业的高效性。新绝缘子在吊上前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使用绝缘绳索将新绝缘子平稳吊起,作业人员准确地将其放置在预定位置,吊上过程用时控制在8分钟,保证作业的高效和熟练。调整绝缘子位置时,作业人员要使用专用工具对绝缘子进行调整,使各绝缘子安装垂直牢固,符合安装标准。整个更换过程中,工具使用方法要正确,无误操作现象,操作顺序合理,符合操作规程要求,避免了不必要的风险和延误。绳结操作是确保绝缘子平稳吊起和吊下的关键步骤,作业人员可采用双套结的方式确保绳索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2加强输配电线路的检修保护的措施

2.1健全输配电线路责任制度

健全输配电线路责任制度既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电力服务质量的必然要求。在理论基础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输配电线路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与义务,确保责任制度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借鉴安全管理理论,通过风险评估、隐患排查、事故预防等手段,强化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明确各级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职责;遵循电力行业的技术标准与规范,确保输配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等符合技术要求,提升输配电线路的整体性能与可靠性。基于上述理论基础,笔者建议要加强对输配电线路责任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增强各级责任主体的法律意识与责任意识;要明确各级政府、电力企业以及个人在输配电线路建设、运行、维护等各环节的责任主体与职责,确保责任清晰、任务明确;要建立健全监督与考核机制,对各级责任主体的履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与考核,确保责任制度的有效执行;要鼓励和支持输配电线路技术创新与升级,提升输配电线路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与影响,从而确保输配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2.2配电线路中接地故障的检修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线路的接地故障是一种常见的电气故障,这种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可能引发火灾等严重事故。因此,检修人员要迅速赶到现场准备对接地故障进行检修。检修人员可采用测量电路电流的方法,使用钳形电流表对线路中的各个载线杆塔进行电流测量,比较各杆塔的电流值后,如果发现某杆塔的电流值明显高于其他杆塔,表明该杆塔附近很可能存在接地故障。为了进一步确认故障位置,检修人员要使用绝缘电阻表对导线进行绝缘性能测试,当发现某处导线的绝缘电阻值远低于正常值,结合之前的电流测量结果,可以确定该处导线为接地故障点。为了确保检修的准确性,检修人员还可以采用转移负荷的方法进行进一步检测,首先将故障区域的负荷转移到其他正常线路上,然后观察故障线路的电流变化,在负荷转移后,检修人员再次使用钳形电流表对故障线路进行测量,当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时,故障线路的电流值明显降低,证明该段线路存在接地故障。当找到接地故障点后,要及时进行修复,使线路恢复正常供电。

2.3加强设备检修

为确保配电线路高效、可靠运行,必须对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年限、历史故障记录、外观检查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可采用设备老化评估指数对设备老化程度进行量化评估,DAEI指数越高,表示设备老化越严重,需要更加频繁的检修和维护。通过安装智能负荷监测装置实时监测线路负荷变化,计算负荷率和负荷不平衡度,LR反映了线路负荷的利用率,LUB反映了线路负荷分布的均衡性,当LR超过80%或LUB超过10%时,应及时调整负荷分布或增加线路容量。通过定期进行绝缘电阻测试、介质损耗测试等手段评估线路的绝缘性能,采用绝缘性能评估指数对绝缘性能进行量化评估,IPEI指数越低,表示绝缘性能越差,需要加强对线路的绝缘处理或更换老化设备。根据线路运行状况和设备老化程度,每年要对线路进行至少两次全面检查,重点对老化严重的设备和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区域进行加密检查,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对线路进行针对性的季节性检查,如夏季高温时增加对线路负荷的监测,冬季寒冷时加强对线路绝缘性能的检查。

总结

总而言之,配电线路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加强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能有效降低电力运行故障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配电线路运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实践操作中合理利用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安装维护专业技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 林翳. 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的安装、维护专业技能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7):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