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何红琼

邛崃市文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成都   611530

摘要】目的评价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在社区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4月~2023年11月在邛崃市文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就诊的社区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统计出7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卡波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无明显不同,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得到更有效的改善,P<0.05。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不良反应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治疗社区糖尿病选择阿卡波糖的控糖效果比二甲双胍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社区糖尿病;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治愈难度大,现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众多中老年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甚至降低其生活水平。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1]。在社区糖尿病管理中,药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是两种常用的口服药物,它们在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2]。为了进一步对比分析两种药物的各自效果和治疗优势,本文将收集我社区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目标,观察使用阿卡波糖或二甲双胍后发生的变化。

1资料及方法

1.1患者资料

病例选取于2022年4月~2023年11月,研究对象来源于邛崃市文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数量为70例,疾病类型为糖尿病,以单盲法为患者随机分组,其中35例分入对照组,男27例,女8例;年龄44~74岁,均值为(59.22±4.37)岁,病程1~9年,均值(5.12±1.08)年,BMI指数18~27kg/m2,平均(22.22±1.35)kg/m2;观察组35例,男女比例=21例:14例,年龄43~78岁,平均(60.34±4.41)岁,病程1~10年,均值(5.18±1.09)年,BMI指数18~28kg/m2,平均(23.05±1.38)kg/m2。比较以上资料,P>0.05,可在两组之间开展对比。

    入选标准:满足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近期未服用降糖、降脂药;年龄>40岁;糖化血红蛋白>7.5%;患者知情并已签署同意书;均为社区就诊患者;已获得社区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智力、精神障碍者;药物过敏体质;心脑血管疾病;凝血机制异常;合并严重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实质性脏器功能不全者;认知、交流障碍;不配合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石家庄华新药业生产的每片0.5g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国药准字H20140023)治疗,每天三餐后半小时口服,每次0.5g,连续口服治疗一个月;观察组接受阿卡波糖胶囊(生产商:四川绿叶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0mg,国药准字H20020391)治疗,口服初始剂量为50mg/d,每天三次,后期可逐渐增加用药剂量,每天总剂量控制在300mg内,疗程为一个月,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如果出现低血糖等不适可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检查,遵医嘱用药。

    两组患者对症用药治疗期间均按时血糖检测,根据血糖变化遵医嘱合理调整用药方案,并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干预,控制糖、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少食多餐,禁止暴饮暴食,多以新鲜的低糖果蔬、粗粮谷物、全麦面包为主;生活方面监督患者戒烟戒酒,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科学养生,减少熬夜时间,适当的增加有氧运动,科学锻炼身体,减肥减脂,控制合理体重。

1.3评估指标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量检测采集自肘静脉、经过高速离心处理的3ml外周血,检测指标为: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选择SPSS19.0,计量数据分布状态正常,描述以“x_±s”的形式,检验t值;计数数据描述以“n(%)”的形式,检验卡方值;差异若需存在统计学意义,则应P<0.05。

2结果

2.1 血糖指标

    见表1。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指标无明显不同,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得到更有效的改善,P<0.05。

表1血糖指标比较(±s)

分组

n(例)

FPG(mmol/L)

2hPG(mmol/L)

HbAl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5

10.88±2.42

6.05±0.71

15.44±2.57

8.01±1.28

11.28±3.42

7.07±1.04

对照组

35

10.65±2.29

7.96±1.11

15.37±2.63

11.46±2.09

11.91±3.23

9.01±2.59

t

-

0.408

8.576

0.113

8.328

0.792

4.112

P

-

0.684

0.000

0.911

0.000

0.431

0.000

2.2用药效果对比

见表2。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不良反应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P<0.05。

表2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低血糖

皮疹

胃肠道反应

并发症概率

血糖控制率

观察组

35

0

1

1

2(5.71)

32(91.43)

对照组

35

2

2

4

8(22.86)

25(71.43)

X2

-

-

-

-

4.200

4.629

P

-

-

-

-

0.040

0.031

3讨论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较为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由于其病因和症状表现,也被人们称之为“富贵病”,糖尿病的患病率高,无法彻底治愈,一旦患病需终身用药治疗,并且临床并无糖尿病的特效药,故而患者需要遵医嘱选择对应的降糖药科学医治。现阶段,临床关于糖尿病的治疗药物有很多种,最常用的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虽然二者均有各自降糖的功效和优势,但是关于如何选择药物治疗现依然存在一定争议。

    目前糖尿病治疗的常用降糖药有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二者均为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它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一般适用于2型糖尿病,尤其是伴随肥胖者和胰岛素抵抗患者效果更佳,但是本品会产生胃肠道不适、乳酸酸中毒等,其降低空腹血糖的效果更突出,故而更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和肾功能等[3]。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它通过抑制肠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适用于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后效果不佳者,本品对降低餐后血糖的效果更显著,能降低肠道对血糖的利用率,有效降低体内血糖浓度,并且此药对体重影响小,药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饭后服用的不良反应轻,故而用药效果更安全[4-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糖控制率(91.43%)高于对照组(71.43%),不良反应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经过治疗观察组的血糖指标得到更有效的改善,P<0.05,差异证实了选择阿卡波糖的降糖效果相比二甲双胍更具有优势,而且用药安全性有保障。

综合上述,临床治疗社区糖尿病选用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均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但二者相比阿卡波糖作用更突出,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戴昭芳.分析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81-82.

[2]陆霞芳,倪军,徐岩,等.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6):97-99+111.

[3]陈秋景,韦文合,刘玉妮.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3):107-109.

[4]杨桂梅.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20,33(5):1085-1087.

[5]陆浩锋.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治疗社区糖尿病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79-80.